[沈雲驄]經營媒體這檔事,非誠勿擾
[沈雲驄]經營媒體這檔事,非誠勿擾

過去這兩三年,媒體似乎成為購併市場寵兒,繼臉書共同創辦人休斯買下老牌雜誌《新共和》之後,貝佐斯也買了《華盛頓郵報》,馬雲則吃下了《南華早報》。最近金沙賭場老闆艾德森也點名要買《拉斯維加斯評論報》…… 這些買主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叱吒風雲,對媒體迎向數位化的想像有著英雄救美的共通情懷。

但,他們真的可以做到嗎?

年輕又帥氣的休斯(Chris Hughes),是祖克伯在哈佛大學的室友,兩人後來聯手創辦臉書,攻陷了你我手機與電腦之後,成了全球大富豪。富比士最新的調查,才30歲出頭的他,身價超過130億台幣。這種人,想也知道當然是媒體寵兒。

圖說明
圖說:Chris Hughes(照片來源:USV,經過裁切)

可惜,他做錯了一件事,如今反而讓他成了媒體圈搖頭不已的人物。

這件事,就是他最近宣布,要把四年前才買下的老牌雜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脫手,不玩了。消息傳出,美國媒體一片譁然。

譁然的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創辦於1914年的《新共和》,雖然發行量不算高,卻是備受重視的自由派媒體,從當年支持美國打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六年前力挺歐巴馬,然後不久前又猛攻川普,都在美國政壇發揮了一定影響力。過去幾任總編輯,全都是媒體界敬重的老將。沒想到,休斯這年輕人才接手四年,突然說不玩就不玩,讓老牌雜誌裡的老媒體人,情何以堪?

休斯說,想賣的主要原因,是他低估了在這個「變遷快速的環境下,把一家傳統老公司轉型為數位媒體的難度」,「已經賠了2千萬美元」,夠了。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反而引來更多責罵聲浪。首先,有人找出當年休斯買下《新共和》時的談話,他明明說「快速變遷的環境,是重新打造《新共和》的絕佳機會」,而且「不著眼短期獲利」,「要確保《新共和》能活下來」,怎麼一轉眼,落差如此之大?

還有人幫他敲敲計算機,就算真砸了2千萬美元,四年平均下來,每年500萬美元。問題是,在他接手之前,《新共和》雖然也賠錢,卻從來沒賠過那麼多──有記錄可循的大約一年燒了300萬美元,後來縮小到大約年虧100萬美元。休斯之所以大賠,根本是自己好大喜功所致,例如砸錢重新裝潢辦公室,大手筆辦派對,周旋於名人之間。換言之,錢全花在滿足他個人虛榮心上,但最後倒楣、得再度面臨被賣掉命運的,卻是《新共和》的員工。

然而,這畢竟是《新共和》的家務事,企業界哪天沒在上演?之所以引起譁然,其實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理由,就是:這起事件驚醒了一場「科技英雄救媒體」的美夢。

如果連創辦臉書的哈佛高材生都沒輒,那老媒體想開創新生機,還能靠誰?

這幾年來,一般傳統富豪買媒體,總被懷疑目的不單純,擔心新老闆把手伸進編輯部,操弄新聞干預言論,例如最近金沙賭場老闆艾德森要買《拉斯維加斯評論報》,就罵聲震天。但科技大亨要買媒體,大家似乎不怎麼擔心這一點,反而寄予期待。總覺得這些出身科技業的富豪除了有錢之外,還身懷某種不為外界所知的煉金術,能讓媒體脫胎換骨。貝佐斯買《華盛頓郵報》,馬雲吃下《南華早報》,疑慮不是全無,但更多老媒體人都期待著,能從此搭上科技的順風車,吃香喝辣。

這也就是為什麼休斯才短短四年就想脫身,讓人特別難以接受。咦,你不是搞網路、搞社群起家的嗎,不是比老媒體人懂年輕市場、懂新科技嗎,怎麼居然也束手無策呢?如果連創辦臉書的哈佛高材生都沒輒,那老媒體想開創新生機,還能靠誰?

當然,休斯搞不定《新共和》,不等於別人也不行。但放眼望去,又有哪家老媒體被科技大亨買下之後,真脫了胎,換了骨?沒錯,《華郵》在貝佐斯入主之後,推出了幾項不錯的策略,例如大力發展付費訂戶,好幾度的網站流量還超越《紐約時報》。但這些策略嚴格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新點子,別的老媒體同樣在做類似的嘗試。

換句話說,休斯事件逼著媒體工作者們不得不承認:科技大亨口袋有錢,看來並沒有讓媒體振衰起敝的祕方。正如《新共和》的前任老闆馬丁.裴瑞茲(Martin Peretz)對休斯的評論:擁有豐厚的財富,並不等於具備經營媒體的基本條件。媒體轉型是一場漫長的戰役,別寄望什麼科技富豪青睞,下定決心捲起袖子,好好經營內容與服務讀者,才會有贏得勝利的一天。否則,老是提心吊膽沒自信,還是跟著休斯,退出算了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在資訊爆炸的投資時代,面對琳瑯滿目的投資選項,你是不是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其實「選對工具」比「努力研究」更有效率。長期深耕金融科技的鉅亨買基金,早已洞察基金投資領域中資訊分散、選擇障礙、操作繁瑣的痛點,透過科技與使用者中心的系統設計,致力打造更方便、效率的智能投資體驗。

除了有全站基金終身 0 手續費的吸睛誘因,更重要的是鉅亨買基金解決了投資人的實際困擾;透過動態篩選熱門基金、自動化投資工具等創新功能,將過去需要專業知識和複雜操作的投資流程,簡化為直覺易懂的數位體驗,逐步改變了傳統的基金交易模式,讓理財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人人可及的日常選擇。

這次鉅亨買基金全新改版 App 正式上線,更進一步強化平台體驗。以看得懂、找得到、學得快的設計精神,整合多項創新功能,讓基金投資輕鬆上手、事半功倍。無論是理財新手、基金老手,或有多個家庭帳戶需要管理的財務大臣,透過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即可一站掌握市場情報、熱門標的、專業策略與帳戶總覽。

其中,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更力助投資人掌握高手秘笈,有機會跟著前輩練功,一步步練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眼光。

功能全開箱!一站搞定找基金、看標的、管帳戶

打開鉅亨買基金 App,最直覺的感受就是:乾淨、精準、快速。設計邏輯不複雜,透過快搜、熱門標的、帳戶整合與自選捷徑設計,將過去繁瑣的基金投資流程化繁為簡,打造一個隨時可啟動、易於操作的投資入口,讓資訊不再分散,動作更精準。為降低基金學習與決策門檻,即使尚未開戶,仍可下載App使用以下亮點功能:

一、基金搜尋:輸入關鍵字如「高股息」、「ESG」、「科技」等,即可快速列出相關標的。配合風險等級、配息頻率、基金品牌、幣別、投資區域等條件篩選,搭配報酬率或績效排序,為投資人有效縮短挑選時間。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快速輸入關鍵字,一鍵篩選條件,精準找到符合需求的基金。
圖/ 鉅亨買基金

二、夯股基金:針對市場熱門題材,使用者可點選最多五檔熱門持股,如輝達、蘋果等,快速查詢各基金的持股比例,並依喜好排序篩選。對於想掌握趨勢卻擔心判斷失誤的投資人而言,「夯股基金」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參與方式,透過專業基金經理人篩選與靈活操作,幫助新手建立題材導向的選基邏輯,同時分散個股波動風險,不漏接每一波趨勢財。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APP下方「找基金」中選擇「夯股基金」,再進行持股篩選,即可點選熱門持股,掌握基金布局,輕鬆跟上市場趨勢不怕踩雷。
圖/ 鉅亨買基金

三、首頁自訂:App 首頁支援「快捷功能」自訂,用戶可釘選「投資儀表板」、「定期定額查詢」、「追蹤清單」、「歷史交易」等常用模組,打造專屬操作首頁,一目了然。

獨家「大師榜」看懂行家怎麼買,用策略練投資

想知道高手怎麼配置資產、為何績效穩定領先?鉅亨買基金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為市場上少見的「社群式基金學習機制」,主打以「透明數據」與「解鎖追蹤」的方式,讓用戶可以實際參考高手的操作邏輯。

只要是已開戶會員,就能在首頁下方開啟「大師榜」功能,從每日更新的績效中,篩選出表現突出的高手帳戶,並依報酬率、AUM規模、投資方式(單筆投資或定期定額)與年齡層等條件進行排序比較。

鉅亨買基金
大師榜揭露高手投資組合,可依績效、規模等多條件篩選,輕鬆找出適合參考的對象。
圖/ 鉅亨買基金

看見感興趣的大師後,即可選擇追蹤,最多可追蹤 50 位;若想查看其前五大持有標的與近期申購紀錄,則可使用即享券解鎖。而即享券則可透過任務或活動獲得。

除了即時榜單,App 另設有「名人堂」,聚焦季度與年度績效穩定的代表性帳戶,適合進行中長期追蹤。所有已追蹤與解鎖紀錄,也整合在「我的專頁」中,便於隨時復盤與管理。此外,平台還支援多帳戶綁定與一鍵切換,讓家庭理財配置更直覺、清楚,亦能搭配大師榜策略靈活操作。

對投資新手而言,這項功能不只讓投資更有依據,也是一套練習市場判斷、進階布局的工具。善用大師榜,從觀察、到解鎖、再到內化策略,循序建立自己的判斷力與投資思維。

鉅亨買基金
點擊會員專區,在「會員權益/獎勵領取」中每週即可領取即享券,解鎖大師榜投資組合。
圖/ 鉅亨買基金

三分鐘開戶,鉅亨買基金終身0元手續費

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不只是投資資訊平台,更整合了策略學習、操作效率與資產管理功能,從搜尋、觀摩到實際執行,每一步都為投資人設計。

想掌握市場、練出判斷、做對決策,就從下載App開始,為自己打開一個更有效率的投資未來。目前 App 用戶只要完成開戶,即可享「全站基金終身0手續費」,從此投資每一步都更划算。

App 下載:https://anuefund.tw/bk7Yi
立即開戶,搶先加入行家行列:https://anuefund.tw/jbp5b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