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新歷史!全球數位音樂收益首次超越實體音樂
寫下新歷史!全球數位音樂收益首次超越實體音樂
2016.04.19 | Google

曾經,大部分的人都是透過實體媒介來接觸音樂,像是CD,但是這個情況似乎漸漸在轉變。根據全球市調機構IFPI報告表示,2015年數位音樂收益佔整個音樂市場45%,寫下歷史上首次超越實體音樂收益(佔39%)的紀錄。

圖說明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根據全球音樂市場市調機構IFPI(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最新2015年報告顯示,音樂唱片收益整體成長了3.2%,到達150億美元;數位音樂的收益成長了10.2%(但數位下載下跌10.5%),而實體音樂銷售則下跌4.5%。目前市場比例來看,數位音樂的收益首次超過實體音樂銷售的收益,顯現音樂產業的市場變化。

而在數位音樂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訂閱制服務,去年音樂訂閱服務全球收益從5890萬美元,成長至20億美元,而訂閱音樂服務用戶數也成長了66%之多,來到6800萬人,光是2015年一年,就有2700萬個新訂閱用戶。

YouTube成標靶!爆剝削音樂人利潤

而在這次市場報告中,IFPI也點出數位音樂服務對音樂人回饋的平衡問題,尤其是YouTube。YouTube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線上音樂平台,讓各地用戶到此平台搜尋、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每月YouTube上就有8億人在觀看音樂MV,但是,平均每個用戶到YouTube上聆聽音樂,音樂人卻只會獲得1美元不到的收益(以Spotify 2014年的資料為例,每個用戶平均可為音樂人帶來18美元)。

對此,YouTube表示,從過去資料來看只有20%用戶願意為音樂付費,而「YouTube的存在,是幫助音樂人與版權擁有者來從這其他80%用戶中,賺取利潤。」Google,YouTube的母公司,也已經支付超過30億美元給整體音樂產業。

隨著數位音樂管道在音樂市場的占比愈來愈大,音樂人與版權擁有者不再能夠像過去一樣,以幾張唱片銷量來計算收益,線上音樂服務與音樂人如何找出現在音樂市場的相互價值、收益平衡點,也是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資料來源:billboardThe WrapIFP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