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縱——第二人生更精彩
程天縱——第二人生更精彩
2016.06.25 | 創業

古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微信群裡、臉書粉絲頁上大家喊他一聲Terry老師,他傳遞創客的道,授創意的業,解創業的惑,他是程天縱。

新創圈總有股年輕的自信與自豪,想在創業圈獲得認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被視為老一輩的人。矽谷就曾被點名年齡歧視,有不錄用超過30歲人的潛規則。在台灣,產業位高權重的「大老」更宛如票房毒藥,但程天縱除外。

程天縱這個名字,台灣、中國科技圈都很熟悉,他曾是中國惠普總裁、德儀亞太區總裁,退休前一份工作是鴻海集團旗下富智康(FIH)行政總裁,現在的他以深厚的專業及熱情跟創客、創業者互動,成了最受歡迎的創業導師,連他自己可能都沒想過,60歲以上的人有一天也能成為網路社群的意見領袖。

沒有利益糾葛,只以真誠待人

在中國,不少企業家或高階經理人都在微博、微信上直接與網友交流,在台灣卻很少見,鮮少人可以像程天縱一樣,為了了解新世代,主動出擊,「先跟他們互動說要免費演講,一個一個拜訪,還請人家吃飯,在微信圈裡潛水,學習年輕網民的用語。」因他而生的「Terry&Friends」(簡稱T&F)創業社群,成立快兩年,上頭已經聚集了超過1萬人,社群裡分工細緻,像是機器人組、工業設計組、兒童產品組、海外眾籌組等,還會辦球賽、登山等休閒活動,以及類似尾牙的年會,六七百人同場歡聚,規模就像是一家小型企業,但都是成員自主發起。

T&F規模越來越大,現在的程天縱每天得花超過三小時回覆微信、經營臉書,親自動筆不假他人,創業團隊只要上網跟他預約時間,他就願意當面跟你聊,談商業模式、聊管理、牽人脈,甚至還幫忙找資金,輔導團隊全是義務,不收費也不投資。如果要說T&F為何能快速在短期形成超強的凝聚力,最大的關鍵應該是沒有利益糾葛,只以真誠待人。

他不像多數企業家耐不住性子,別人說幾句話就急著打斷,他總是先安靜聽完對方的論述或疑惑,然後一針見血點出盲點,或是彼此討論觀點,只要他有空,他絕對回答完每個人的問題。他在社群寫文章,也沒忘記偶爾放上出差的美景、美食照片,讀了他的文章不僅充實知識,連視覺、味蕾都被餵養了。

不過,在網路世界難免有酸民,言論又尖又刺,有回程天縱寫了篇談管理跟實踐的文章,就有網友在底下留言叫他回去念好管理學再來,只見他回覆四字──謝謝指教。看到酸民留言不會發怒嗎?「不會,每個人都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他說,「你知道人在哪兩種情況會性情大變嗎?一是當你在開車時,很容易變得不耐煩,就是美國人說的路怒(Road Anger),另一個就是上網的時候。」既然明白網路的特性,他自然不會掉入陷阱與人論戰,就像武林大俠,兩三下就讓人見識他的高度與氣度。

從科技產業的專業經理人變成了網路紅人,退休人生依舊豐富,但他對「網紅」這個稱呼倒是還不太適應,「這麼老當網紅,好像有點不倫不類。」他笑著說。當了30多年的專業經理人,他心中一直有兩個原則,專業經理人一是幫忙收拾殘局的,二是幫老闆抬轎子,那就要懂本分,「光環不是我個人,而是來自服務的企業。」雖然現在他角色轉換,是為人解惑的老師,只要演講有他,絕對滿場,文章有他,網路點閱率就高,聚光燈離不開他,名氣不比從前低,但他還是秉持著低調性格,認真的說:「我不想成為網紅。」

告別職場生涯的黑洞

做導師、輔導團隊,感覺好像是團隊收穫比較多,但對他來說,是從創業團隊身上「補課」、「學了很多」,因為外人看似精彩豐富的職場生涯,卻是他的黑洞期,「我人生有兩個黑洞,一個是在惠普中國,另一個就是在富士康。」

1992至1997年,程天縱被惠普派往中國,受限於當時的政經環境,在北京的六年他幾乎斷了國外與台灣的接觸,「看不到外國的雜誌,讀不了台灣的報紙,那時台灣出了什麼新公司,通通不認識。」另一個黑洞就是被關在工廠五年的富士康時期,工廠生態相當封閉,代工廠更是離市場遙遠,全聽客戶命令行事,很難感受到外界的變化,無法接觸到誕生型的產品,這對追求學習至上的他是相互違背的,「這兩個黑洞讓我錯失了軟體和互聯網的機會。」反倒是現在與年輕人互動活絡,了解團隊的技術、商業模式,看著中國互聯網飛快且創新的發展,這是教學相長的收穫。

圖說明
攝影/郭涵羚

預言「產品4.0」大勢所趨

看盡科技趨勢、企業經營起落,程天縱預言下一個產業機會是「產品4.0」。什麼是產品4.0,得先從1.0了解起。產品1.0是指手動的工具產品,像是錘子、馬車等,後來進展到產品2.0,進入了「動能」時代,利用各種新的能量來傳動和驅動的產品,例如汽車、火車、家電,現在則是產品3.0階段,特色就是「智能」,IT、ICT、網際網路、軟體等技術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而下一個階段產品4.0就是2.0+3.0的變形體,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將大型電腦整合電池、齒輪的Tesla,中國知名無人機公司大疆,特徵都是智能加動能,未來還可整合人工智慧,當然還有跨領域、跨技術的機器人。

當各國都有少子化問題、邁向高齡社會後,不僅工廠需要機器人,家庭或服務機器人的需求同樣看好,為了透析機器人以及為新創團隊尋找技術合作,程天縱跑了趟日本拜訪相關業者,他預言:「服務型機器人將是繼智慧型手機之後最大的市場!」

不過,目前服務機器人的智力最多可達到人類的四到五歲,行動力則是一到兩歲,另一方面,家電如電視機、洗衣機的設計是給「成年人」來使用,所以現在就要機器人服務人類是很困難的。如果家電業者能「退步」一點將操作、設定簡單化,讓小孩也可以使用,甚至是專門設計給機器人操作:同時,機器人的智力必須提高到八到十歲,兩端一升一降達到交會,服務機器人就可以開始走進千家萬戶,這是真正的市場需求,不僅只是機器人,還有各種給機器人操作的家電,這將是非常巨大的商業機會。

他也認為,「智能領域的技術演進太快,他人想要學習相對容易,但動能涉及了材料、工藝、傳動、驅動等龐雜領域的技術,追趕相對困難。」日本憑藉其在動能領域的深厚基礎,很有機會在產品4.0時代重返世界核心舞台,一掃這幾年的困頓。

「在機器人領域,台灣其實很有利。」論智能,IT是台灣的強項,在製造和應用都有很好的表現;在動能部分,台灣在機械結構、工具機、CNC也累積了多年的經驗,如果台灣不想要再度失去翻身機會,「把兩項好好整合,就是我們的機會,同時想想怎麼跟日本和大陸的業者合作。」

雖說台灣有優勢,但他也不諱言台灣在邁入產品4.0階段將遇到阻礙,一是儘管台灣雖具備智能與動能的基礎,卻都不是最強的業者,而且互聯網思維是台灣的弱點;二是科技的進步遠比政策修改來得飛快,政策遠遠跟不上產業的腳步,第三就是教育方式需要改變,這三股力量將會拖慢台灣的速度。

兩個科技大夢緊繫未來

退休之後,他的生活依舊忙碌且充實,不過心中沒有壓力,問他下一步還想做什麼事?他沉默了幾秒,吐了一口氣說,心中有兩個希望可以實現的願景,「不為賺錢,而是對未來科技發展的看法。」

首先,將T&F打造成一個架構在互聯網上的生態系統,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專業,方案公司、資金平台等,就像以前的山寨手機生態系統一樣,從做模具一路到組裝都有,平台要豐富完整有彈性。另外,就是看到產品4.0理論的實現,目前產品4.0的進步速度仍走得緩慢,因此他不斷做教育推廣,也到日本尋找合作夥伴,希望為新創團隊穿針引線,與外國優良的技術整合,把環境、資源建立起來,加速產品4.0的實踐。

「不同的階段喜歡不同的角色,領會了不同位置的成就感。」他說,我們的人生經驗是年輕人無法快速養成的,就像動能技術無法快速累積一樣,難在我們不了解年輕人的看法、最新科技的走向,他開玩笑的說,很多台灣CEO連微博、Twitter都不知道,只忙著固守本業,如果能向年輕人學習,那麼台灣會超強。「誰說60幾歲不能創新!」因為程天縱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

圖說明

程天縱
現職|創客創業導師
出生|1952年
學歷|交大電子工程學系、Santa Clara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經歷|中國惠普總裁、德儀亞太區總裁、鴻海集團富智康行政總裁

程天縱退休後依舊忙碌,輔導團隊、經營社群是現在的重心,了解年輕人的想法以及網際網路的多樣發展,是教學相長的收穫。

本文出自:@@BOOKID:126764@@

關鍵字: #開發者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