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首次創業公開課:沒有一種變態的執著和熱愛,後面孤獨的道路你走不下去
馬雲首次創業公開課:沒有一種變態的執著和熱愛,後面孤獨的道路你走不下去
2016.09.12 | 科技

昨日,湖畔大學在喜馬拉雅推出首部線上公開課《湖畔三板斧》,官方稱首次公開阿里巴巴17年創業心法,希望透過分享經典課程,培養和幫助更多創業者,讓更多創業公司活得長久。

據了解,湖畔大學由馬雲、柳傳志、馮侖、錢穎一等企業家和學者共同創建,其辦學思路為「開放、共享、共創」,早在2015年3月的第一屆開學典禮上,校長馬雲就表示,「企業家是需要天賦的,一旦發現要花時間去訓練、打磨,湖畔大學就是要去發現、訓練和培養企業家。」

馬雲-20150303-林衍億攝影-001.jpeg
圖/ 數位時代資料照片

根據9月份課程表顯示,馬雲主講的兩節課為 「我們會教些什麼?」 和「使命,在生死攸關的時候發生作用」。第一馬雲在演講中提到使命會在公司生死悠關、重大利益抉擇面前會發生作用,企業的願景需要隨著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變化,並且制度可以強化價值觀,阿里的員工業績需要和價值觀一起考核。

以下為馬雲首堂課演講實錄:

使命需想明白三個問題

經過多年以後,你一定要想明白,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能放棄什麼?這三個問題決定了你這家企業,在教育學上稱之為使命。你要想做戰略,離開了這些問題,一切都是空的。所以第一天,你要把戰略的基礎理一理。人要活的長,活健康了,活快樂了就三件事情。企業也一模一樣。

如果你沒有準備好,給你10萬、5萬、1萬個員工,你是非常不快樂的。但可能2個人你會非常快樂。所以做戰略,第一個問題,先想明白: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能放棄什麼。我把這稱之為「使命感」。只要是一個組織,他要能生存下來,一定是有一個堅強的使命。

限編輯使用_通用電氣 GE_Jonathan Weiss : Shutterstock.com_43
圖/ Jonathan Weiss / Shutterstock.com

我跟阿里巴巴招來的員工講兩間公司,一間是GE(通用電氣),一間是迪士尼。GE在100多年前創建這家公司的時候,那時候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他們公司第一個使命就是「讓天下亮起來」。那個時候的電燈泡,大概只能亮兩分鐘、三分鐘,燈泡裡面的鎢絲馬上就燒沒了。所以每個人進來,從老闆到員工,到管傳達室的,都希望這兩分鐘的亮,能做到二十分鐘。招進來的人,都是認同這件事情。GE到今天為止,一切都圍繞著電氣。加入這家公司的人充滿著榮耀感「我的工作是讓世界亮起來」。

迪士尼的使命是,make the world happy,讓世界快樂起來。所以他們最早招進來的員工都是很開心的人,悲觀的人沒辦法進這間公司。他們的戲劇、電影,所有東西都是讓大家開心。如果你有這樣的使命,你招聘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建的組織是完全不一樣。

我們中國人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沒定清楚,很多人是為老闆打工,基本上就死了。我最怕阿里巴巴的人進來是為馬雲打工,那是很累的。我們共同確定為什麼要有這家公司。所有的人圍繞這個使命去打工,我也一樣。我在公司五年、十五年,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圍繞我們共同的使命展開。

你的使命很庸俗,你招不到好的人。很高大,那些實實在在的人又不來。你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有什麼、要什麼。我去看一家公司的時候,無論創辦人講得多好,我比較關心的是,他身邊的人,到底相不相信他講的東西。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使命聽起來好像很宏大,但是你真正相信,才會有人也相信。你老闆不相信,那你下面基本上就會垮掉了。

使命,在公司生死悠關、重大利益抉擇面前會發生作用。平時沒有用的,平時是忽悠人的。使命不是寫在牆上給別人看的,是你骨子裡面的。使命不論公司大小。你開個飯館賣餛飩,你的餛飩就是讓吃過的人都高興,你會想出一切辦法讓他高興。這個是變態的,沒有一種變態的執著和熱愛,我們叫超常態,沒有這種東西,你是不可能在後面孤獨的路上走下去的。

願景需有階段性

第二是願景。你跟員工講我們的使命是什麼,這個東西怎麼不錯,大家就會覺得,反正你就說唄。接下來大家關心的是,這個公司會發展成怎麼樣子呢?我有什麼好處呢?不聽願景加入你們公司的人,盡量少招聘。如果他沒問,老闆你這個公司搞下去會變成怎麼樣子呢?他只關心下個月工資發多少。那你的員工都找錯了。

使命可能聽聽覺得是空頭支票,但是願景,是要有階段性的,五年、十年、二十年會怎麼樣。願景不是說我明年業績漲個20%大概差不多了,這不是願景,這是目標。我們在西方的公司會經常問這個問題,二十年後你的公司到底怎麼樣啊?二十年我沒想過啊。那你這個公司有問題。你要有至少十年、二十年的設想和規劃,這叫願景。

如果你說,我有一個偉大的使命,但是願景是往另一邊走的,那員工就會矛盾了。你要是不講使命、願景,那員工不會記住;你講的多了,那員工會不會說你洗腦。有的人講阿里巴巴給大家洗腦,錯了。我們今天還有幾個人能真的被洗腦?原因在於你能真正激發員工心底的那個東西。願景和使命碰在一起,會像化學反應一樣,激發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出來。他只有把自己點燃了,覺得做這件東西有意義,才會努力做下去。

千萬不要聽人講那些空對空的戰略,每一家公司的戰略是不一樣的,戰略是絕不能複製的,能複製的都是複製品,不能複製的才叫戰略。戰略你就公佈給世界,我要做這件事,這是我的使命,這是我的願景,還有我的價值觀,這些東西就放在桌子上。如果今天的電子商務騰訊拿去了、百度拿去了,照樣做了一個出來,那肯定就是阿里巴巴做錯了。戰略是不可複製的,所有可以被複製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

阿里剛成立的時候,我們提出的願景也蠻奇怪的,我們說這家企業要活80年,這家企業要成為世界十大網站之一。這是我們的兩個願景,願景不能太多。

我那時候覺得,人生就活80年差不多了,朦朦朧朧覺得企業如人。但後來,我們提出了活102年,我們99年成立,活102年就可以橫跨三個世紀。現在百年企業已經空化了,都說要百年企業,你要真正做到目標明確。

我們當年恬不知恥要成為世界十大網站之一,當然為這個東西我們辯論了很多,我們有沒有可能做成。反正我們花10年時間去幹,今天我們從各方面來看確實做到了。

你沒有明確的使命、願景,今天張三來,你跟著張三去了,明天李四來,跟著李四去。而且你還找了非常好的理由,我們先活下來再說。這個其實是很痛苦的選擇,阿里在前面十年很痛苦,有很多誘惑的選擇。我們完全可以做解決方案,跑進去說服一個老闆,拿兩百萬幫他做,然後吃回扣,你完全可以。你是這樣呢,還是像原來那樣做一個交易平台,點點滴滴的熬下去。這是完全兩種不同的路。

我們說,如果做的不是我們要的,不是開心的,那我們可以明天就把公司關了。現在我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我做的事情不是我開心的,不是我願意做的,我自己都看不起的事情,我不可能堅持那麼久。

制度可以強化價值觀

第三是價值觀。我們招進來這幫人,你問,我們的使命同不同意?同意;願景好不好?好!接下來就約法三章,我們做事是否講究誠信、講究客戶第一、講究擁抱變化。價值觀是什麼?是我們前進路上的操作方法,是創辦人們、是第一波人制定的。

價值觀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是需要考核的。不考核這價值觀沒用。文化,是考核出來的。如果你的文化是貼在牆上的,你也不知道怎麼考核,全是瞎扯。

我們十多年來每季都考核價值觀。我們的業績和價值觀是一起考核的。每年的年終獎、晉升都要和價值觀掛鉤。你業績好,價值觀不行,是不能被晉升的。你熱愛同學,熱愛你的公司,你因為幫助別人,自己業績沒有完成,那也不行。這兩個都做好了才行。這是一整套考核機制。

告訴大家文化是怎麼培養出來的。西方的教堂很有意思,教堂是一個靈魂的東西,那怎麼考核呢?每個禮拜爸爸媽媽都把你帶到教堂,坐在那聽,我們小時候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靠這種制度進行的。

你們以後公司要建立很多製度,制度為重還是文化為重,大家想明白這個道理。公司內部是制度重要,還是文化重要?一定是文化重要。制度是來強化文化的。有哪個人是看了刑法,讀了憲章,知道不許殺人,看了法律說不許殺人,才不殺人的。你從爸爸媽媽那裡,平時的生活習慣中知道了很多事情是不能幹的。

你的制度是強調使命、願景、價值觀。如果你做的好,你的制度可以少很多,因為大家知道這東西不用講,大家肯定不會犯。

如果你的制度能強化好使命、願景、價值觀。那麼基於這三樣東西,你再來考慮你的戰略。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關鍵字: #阿里巴巴 #馬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1989年創立的創見資訊(Transcend),成立近40年來,始終以穩健的研發實力與對市場脈動的敏銳掌握,積極應對高速變動的科技浪潮。如今,不僅成為記憶體與儲存裝置的代名詞,還是將台灣技術力推向全球的代表品牌,從歐美、亞洲到新興市場,都能看到創見的產品,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工業設備與企業解決方案中。

為了進一步將影響力擴及更多市場,2024年第四季起,創見再將自家產品上架亞馬遜網站。如今,僅僅投入半年,創見便取得優異表現,今年第一季和去年同期相較,營收足足成長150%。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解釋,創見的銷售模式,分為B2B和B2C兩種。以B2B來說,過往是透過地區代理商,負責不同市場的推廣、銷售、售後與通路管理,但隨著電商發展日益蓬勃,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直接在網路上購物。眼見電商的潛力,創見決定在經營台灣本地的PChome、MOMO等電商通路之餘,再快速組建團隊,投入跨境電商,並首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個營運中心、數億活躍用戶,能協助台灣賣家將產品銷往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目前,創見的行動固態硬碟、攜帶式攝影機等多元產品,已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市場,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從通路走向消費者,創見從亞馬遜銷售數據中挖掘產品新機會

「對我們而言,加入亞馬遜立即感受到的好處,不僅是業績成長,而是可以直接接觸消費者。」陳柏壽強調,從代理商獲得的消費者資訊較片段,團隊是到直接展開跨境電商的營運後,才陸續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的心聲。

像是團隊就發現,創見20多年前的舊款產品「2G記憶卡」,在亞馬遜上意外受到消費者青睞,「這種以往我們認為可能不太有人願意再買、很老的產品,沒想到還是有人在找,代表亞馬遜的長尾效應非常廣泛。」陳柏壽指出,亞馬遜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消費者,大家都認為,任何在自己市場找不到的產品,只要上亞馬遜網站就一定能買到,「所以我們在亞馬遜上獲得的流量、觀察到的消費者行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商業洞察。」

亞馬遜物流FBA與AI工具雙引擎,創見用跨境電商加速全球化布局

那麼,讓創見快速取得業績成長的秘訣是什麼?

陳柏壽分享,創見加入亞馬遜後,首先使用的工具,便是「商機探測器」,「這絕對是所有要進軍亞馬遜的賣家,第一個要用的工具。」商機探測器除了能協助賣家洞悉市場,理解競爭對手是誰、主力銷售產品有哪些,還能一口氣掌握產品關鍵字、價格帶和銷量資訊。賣家就能依據數據進行產品種類和價格、廣告投放的策略安排。創見近來正在開發的一款新品,就是將「商機探測器」做為市場調查的來源之一,成為研發功能時的重要利器。

其次,隨著生成式AI風潮興起,亞馬遜也推出「A+頁面Gen AI」「AI圖片生成工具(Image Generator)」等相關工具。創見剛加入亞馬遜時,因為產品多又希望能儘速上架,團隊便運用AI+內容產出圖片,「攝影師來不及拍照時,亞馬遜提供了一些省時又省力的生成式AI工具。」

另外,儘管創見在美國有分公司,但亞馬遜的物流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也是賣家必備的工具之一。賣家只要將產品放在亞馬遜的倉庫,FBA便會協助送至消費者手中,要是產品有問題,FBA也會負責收回,「這對所有想做品牌,或是在目的地市場沒有分公司、團隊的賣家,是很方便的工具。」

陳柏壽提到「將產品上架亞馬遜,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而要是能善用他們提供的各種工具,就會成為贏家。」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的品牌旗艦店。
圖/ Amazon

從亂撒廣告到精準打擊:品牌靠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跑出北美市場新解法

但亞馬遜全球開店並非讓賣家自行摸索,官網上設有學習中心,內含眾多免費官方培訓課程,同時也投入教學資源,推出台灣獨有的「企業海外陪跑計畫」,由學長姐賣家領跑、專業導師陪跑,再搭配電商工具與服務商的協助。陳柏壽笑稱,起初團隊在平台上亂撒廣告,是陪跑導師手把手指導、陪著檢視成效,大夥才逐漸抓到投放廣告的關鍵。

如今,創見在善用亞馬遜的工具後,確實愈來愈了解北美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

原先,團隊以為自家的1TB、2TB等大容量行動固態硬碟,較具銷售潛力,沒想到256GB的迷你行動固態硬碟反而更受歡迎,「大容量產品是美系品牌的重兵部署地,投入許多資源,我們不容易找到破口,但相對之下,小容量產品就成了突破點。」

創見也持續透過亞馬遜,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完善產品線,像是密錄器便斬獲不錯表現。這類產品過往都透過代理商,以專案模式在線下銷售,但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密錄器在線下的價格較高昂,從網路購買成了另一個好選擇,「這類產品之前在亞洲賣得比較好,但在亞馬遜上銷售,讓更多人認識『創見』,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有助於未來取得更多跨界生意。」藉由檢視消費者在亞馬遜上留下的評論,團隊更回頭調整介紹產品的方式,從文字直接改為影片,以更貼近市場需求。

接下來,創見將持續鎖定人口基數大、GDP高、匯率穩定的市場,透過跨境電商發展全球業務;新加坡、中東等可以將產品再往外銷售的新興站點,也是瞄準的重點。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部已經有共識,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從決定要做到全速啟動,很快地就開啟跨境電商之路。
圖/ 數位時代

行動力與執行力!創見用對思維、人才與工具,快速打開全球通路

面對現今快速變化的市場,陳柏壽建議,投入跨境電商首重「改變思維」,必須理解箇中操作模式,與過往的傳統外銷完全不同;其次,還要找到具相關經驗的團隊。

亞馬遜全球開店也分享觀察,創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亮眼成果,關鍵在於主管的全力支持、團隊快速到位,以及敏捷的學習與調整速度,「創見確定要投入跨境電商後,做的就是長遠通路規劃。一方面迅速找到外貿、市場行銷等多元人才,同時清楚知道目標,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成果很快就出來了。」

陳柏壽進一步強調,當思維、團隊都到位後,決勝關鍵就在工具的使用。亞馬遜上有眾多工具,還能直接探知消費者需求,賣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與競業產品的差異性,並就此往下發展、設定策略,「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你的產品具備足夠競爭力,亞馬遜全球開店就是協助你把握機會、賺到更多生意的最佳夥伴。」

5 月 21-22 日 | 台北文創 14 樓
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限量席次 立即報名

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圖/ AWS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