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珠寶品牌!PANDORA如何在6年內闖出10億元營收?
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珠寶品牌!PANDORA如何在6年內闖出10億元營收?

「婷婷,最近你們有個新串飾(charm),是顆非常精緻的中國古典折扇,妳試試看幫它說個故事,說得好,我就買5顆送給朋友們!」PANDORA台灣區董事長陳昱龍某次巡視櫃位,正巧聽到一名熟客對第一線銷售同事婷婷下「戰帖」,要考驗他們的櫃姐,如何接招。

婷婷不疾不徐地指著扇子中間的寶石表示,「閃耀的寶石有象徵『輝煌』,說明擁有者是個成功的人,而扇子則可以把正面的能量散播出去,取『扇播幸福、扇播愛』的諧音,代表你總是願意將好事分享給朋友。」簡單幾句話,令這名熟客折服於婷婷的機智與聯想,順勢買下5顆串飾。

陳昱龍_Pandora Taiwan總經理_2016-07-01_經理人月刊_賀大新攝影_4168_
Pandora Taiwan總經理陳昱龍
圖/ 賀大新攝影

將說故事的權力,交給消費者

這個堪稱是「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珠寶品牌,用一條基本手鍊,再自行搭配串飾,6年內從僅有一間忠孝復興SOGO櫃位、個位數員工,成長至今,共擁有19家店、員工130人,年營收破10億元新台幣,甚至拿下集團內全球最佳服務、行銷及坪效獎。驚人的績效、讓消費者痴狂的魔力,全數繫於陳昱龍了解如何「引導消費者說故事」。

自丹麥起家的PANDORA,品牌精神是「unforgettable moments」(難忘的時刻),意即藉由每顆串飾,把消費者心中最重要的時刻留下,時時配戴在身上,銘記在心。也因此,當PANDORA一出現在市場,立刻引起討論旋風與購買熱潮。

陳昱龍笑著說,就連他這個見過各式珍稀珠寶的男性經理人,在第一次遇見PANDORA時,就深深被吸引。

當時他自國外出差準備返國,打算在機場買個小禮物,送給兩個女兒。「原本只想花5分鐘、挑個千元禮物,沒想到我竟然花了40分鐘、一買就是14萬!」陳昱龍表示,當時的他不自覺地掉進上百顆串飾編織的情境中,在千挑萬選之下,才選中一個綁著辮子的小女孩、一枚天使,還有個垂吊著珍珠的鈴鐺,分別代表他兩個女兒與妻子,最後串成一串,代表「家庭與人生」的手環。

獨特的品牌定位,不僅令陳昱龍著迷,更動了他的商業觸角,最後乾脆直奔總部,談下台灣代理。

2010年,PANDORA正式登陸台灣市場。不過,陳昱龍在基本的品牌形象上,做了一點「加值」,讓台灣PANDORA的形象與其他市場,有些不一樣。

原本PANDORA的品牌主軸「moment」(時刻),在台灣市場中被延展成「story」(故事)。意即「單顆串飾,代表著值得紀念的時刻,多顆串飾串成一條手鍊時,便成為個人獨特的生命旅程。」

當消費者受到「故事」的感召,就會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櫃上消費、挑選,提高品牌黏著度。陳昱龍指出,台灣PANDORA的消費者一個月內的回購率高達8成、每10位老客戶就會帶來4位新客,其認同度可見一斑。

銷售員錄取標準:認同「說故事的價值」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主任巫立宇分析,一場好的品牌行銷操作,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包括「消費者識別,消費認同,最後對消費者產生意義」,PANDORA台灣最精彩的操作,是在最後「產生意義」的階段。

他認為,過往精品業者擅長「直接向消費者喊話」,傳播品牌故事與信念,令消費者主動追隨認同。但PANDORA反其道而行,將形塑故事的權力交給消費者,「這時品牌的意義與消費者產生連結,加深了購買動機」。
在這樣的基礎下,第一線同事必須懂得引導消費者、對於串飾要有聯想力,對品牌精神更必須有透徹的了解,因此「找到對的人」當員工,成為PANDORA穩健成長的關鍵基礎。

在品牌發展初期,陳昱龍花了很多時間,親自面試每位第一線銷售人員,確保加入的夥伴,都有上述特質。

面試第一關,他必定會問,「如果你要為自己串條手鍊,會怎麼挑選?」根據面試者的答案,他就可以快速判斷錄取與否。

「講顏色、搭配、流行、設計或色系等等答案的,不能用。」陳昱龍表示,他們賣的不是漂亮的設計品、流行搭配的飾品,而是人生的紀念品。「當銷售人員徹底了解品牌精神,才能讓消費者有機會『說故事』。」

幾年前,PANDORA到台南拓點,陳昱龍同時面試兩組人馬,第一組為競業的第一線同事,一進門就表明自己有多少老客戶、可以帶來多少業績,準備怎麼「推」商品;第二組則是三位剛畢業、完全無相關背景的大學生,沒有人脈、銷售技巧與經驗。

最後,陳昱龍挑選了新鮮人成為他的新同事,「前者為了薪水跳槽,後者則是鍾愛PANDORA,所以不顧一切想要加入團隊。」他解釋,這群新鮮人自己就是品牌的消費者,「她們買串飾是因為要紀念姊妹情、大學畢業或跟人生里程碑,顯然她們很清楚品牌與產品的核心精神。」

甚至這群新鮮人「講到商品時,眼睛都會發亮。」陳昱龍說,這樣挑選人才的方法,除了能夠找到確實對品牌有強烈感情與認同的夥伴,更令品牌成立5年來,整體流動率不到10%,相較於一般百貨業的年度流動率將近3到4成而言,更是低得出奇。

透過口頭分享、演練,鼓勵每個人「講自己的故事」

PANDORA台灣每季會有上百件新品、整年度櫃位上維持700到800件單品,品項多得令人眼花撩亂,照常理推斷,陳昱龍應該要為每件品項建立「故事資料庫」,好讓每位第一線銷售同事容易介紹聯想,但事實上,根本沒有故事資料庫。

14468650_1245487958856561_1727423070433150498_o.jp
圖/ Pandora台灣粉絲專頁

追問陳昱龍才發現背後的道理。「不能限制所有人的想法,青蛙可能是王子、也可以借一步聯想成蟾蜍招財。」他認為,一但建立了這樣的資料庫,就有可能限制工作者天馬行空的創意,服務也會變得制式,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在無形中降低了。

「你想到什麼故事,其實會跟你的人生息息相關。」雖然沒有現成可套用、背誦的資料庫,但是陳昱龍建議每位店長,可以在櫃上建立即時分享的規則與習慣,透過口頭說明、實戰演練,激發眾人聯想的功力,活化每顆串飾代表的意義。

“Tell me a fact and I'll learn. Tell me a truth and I'll believe. But tell me a story and it will live in my heart forever.”
(告訴我事實,我會學習;告訴我真相,我選擇相信;但跟我說一個故事,它將會永遠留在我心中。)

陳昱龍在採訪末了,拿出前不久他看到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為消費者編織一個好故事,幫助他們留下永恆的記憶,是PANDORA最想做的事。」

延伸閱讀:

  1. 三個老闆的真實故事:做生意,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2. 破TED紀錄鼓掌最久的演說,沒有用到任何圖表道具。他做了什麼?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6年9月號,文章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