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於2013年上線的企業通訊平台Slack,是有史以來成長最快速的企業軟體服務。短短三年時間,全球每日活躍用戶已突破300萬人,付費用戶轉換率高達三成,包括Airbnb、Pinterest、LinkedIn等矽谷當紅新創公司,都是Slack的愛用者。Slack更被《MIT科技評論》選為2016年十大最具突破的科技之一,到底它改變了什麼?根據內部用戶調查,使用Slack的團隊平均可以減少近50%電子郵件用量、25%會議,讓成員花更多力氣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Slack的估值也在今年達到38億美元,這個號稱「21世紀的企業溝通軟體」,正逐步改變我們工作的樣貌。
作為一個企業內部通信工具,Slack最早也是自內部而生。前身是Flickr共同創辦人巴特菲德(Stewart Butterfield)在2009年所創辦的一家遊戲公司Tiny Speak,2012年底,他們正在開發一款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Glitch,為了提升遠距團隊的工作效率,而研發出Slack這套內部溝通系統。最後,這款遊戲失敗了、Slack卻也誕生了。
搭上雲端風潮!Slack快速成功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任上鳴
市場對於協作平台的需求一直都有,只是早期功能比較單純。後來隨著行動網路興起,大家開始透過行動載具管理、編輯需求,Slack推出時就恰好跟上了這波行動、雲端浪潮。另外,Slack的介面好用、強調工具的整合,加上初期採用免費模式,對資源較少的中小企業來說極具吸引力,讓他們一用之後就此綁住,這奠定了Slack成功的基礎。
大事記
2009-2013
Tiny Speck公司在2009年獲得150萬美元A輪種子投資,隔年再獲SV Angel未揭露金額的投資。Tiny Speck在2012年結束營業,2013年Slack發布小規模測試版本,公司也正式更名為Slack Technology。2014/2
2014年2月,Slack結束測試,正式對外部發表,商業模式採取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免費增值模式,並在上線當天獲得超過8千家公司註冊。Slack接著在4月獲得C輪4280萬美元投資。2014/10
Slack獲得由KPCB、Google領投的D輪1.2億美元投資,估值達11.2億美元。** 2015/4**
Slack獲得E輪1.6億美元投資。先前的投資者全數跟投,另外加入的投資者包括DST、維港投資、Index Ventures、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和Spark Capital Growth。2016
Slack獲得由Thrive Capital 領投的2億美元投資,將估值推升到38億美元。目前Slack擁有超過300萬日活躍用戶數,其中有93萬為付費用戶。
資料來源:S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