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繼Google、雅虎之後,LINE會成為台灣下一個國際網路開發者搖籃嗎

在台灣大概沒有人不認識LINE,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LINE在台灣其實已經不只有營運團隊,還有為數不少的研發人員,而且他們做的可不只有在地化小型專案,更有深入LINE核心開發平台,以及可以自己主導的全球專案。LINE會是台灣下一個國際網路人才搖籃嗎?
2016.10.12 | Google

在台灣大概沒有人不認識LINE,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LINE在台灣其實已經不只有營運團隊,還有為數不少的研發人員,而且他們做的可不只是在地化小型專案,更有深入LINE核心開發平台,以及可以自己主導的全球專案。

LINE會是台灣下一個國際網路人才搖籃嗎?

2014年10月,LINE台灣出現第一個研發工程人員,他是前雅虎台灣首席工程師,現任LINE台灣技術總監陳鴻嘉。而他被賦予的任務,就是從零開始,組建LINE在台灣的研發團隊。過去將近兩年來,他面試超過300人,估計目前團隊規模已經達到30~50人,並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陳鴻嘉_Marco_Line台灣技術總監_20160923_蔡仁譯攝-3.jpg
陳鴻嘉從零開始,打造LINE台灣研發團隊
圖/ 蔡仁譯攝

LINE開發者大會,首度有台灣團隊登台

而台灣研發團隊至今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打造新聞服務LINE TODAY這個全球性專案,單以在台灣地區的成績來看,正式上線不過三個月,月活躍用戶數就已經突破1000萬人。也因為LINE台灣團隊的傑出表現,LINE開發者大會舉辦四屆以來,第一次有台灣人上台演說,不難看出台灣團隊受重視的程度。

當然,這樣的成績和機會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做到,過去2年來,陳鴻嘉的第一個挑戰是要找到有國際軟體開發經驗的頂尖人才;而另一個挑戰,則是要建立一個可以和國際團隊共同合作的方法。

一開始,LINE資深副總裁暨技術長朴懿彬(Park Euivin)給陳嘉鴻的任務是,先建立一個6到9人的團隊。聽起來人數不多,難度好像不高,但實際狀況是,前後花了整整一年,直到去年10月,這個團隊才到齊。「後端開發人員不好找。」陳鴻嘉說,這也是為什麼初期他們非常仰賴和LINE總部的合作,過程也相當艱辛。

從超商取貨付款,看到跨國合作的困難

他舉例,當時因應台灣市場在地化需求,要開發超商取貨付款功能。這聽在台灣人耳裡很平常,日本研發團隊卻完全無法理解。「他們有超商取貨,但沒有取貨加付款功能。」陳鴻嘉解釋,原本只有付款,生命週期是很簡單的,但把取貨也加進去後,就變得很複雜了。「當初跟日本討論非常痛苦。」他說,因為日本人無法理解這樣的需求。

事實上,文化、語言和習慣的差異只是其中一環,他從雅虎來到LINE之後,同時也要面對一家公司「從小新創變成大型全球企業」所需要的溝通技巧。「好像又回到11年前剛加入雅虎的時候。」他說。

「從新創起來,大家習慣隨便找人談了就做了,但你現在公司愈來愈大,有不同團隊不同分工,應該找誰?每一個團隊講話的方法、習慣、態度都不一樣,你怎麼溝通?」他說:「我後來發現你就算講英文也不見得能溝通成功,要靠很多方法。」

LINE-TOKYO-OFFICE2.jpg
溝通也是跨國團隊經常會遇到的難題
圖/ 何佩珊攝

同樣以超商取貨付款這項功能為例,雖然他們可以將消費者流程用文字、圖畫表達得很清楚,但正所謂「冰山法則」,他解釋,一般消費者看到的、體驗到的,通常只是整個系統的兩成,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把消費者流程畫得再清楚,日本工程人員還是很難理解那摸不清的八成工作。最終,他是透過圖表工具UML幫他補上這塊落差。

其實類似這樣的情形,就是台灣研發團隊前半年工作的縮影。透過每一次的小案子,他們不斷去和總公司的不同工程團隊合作、去建立合作習慣、管道,並且找出方法。「可以說我們去做小案子都是在練兵,我們是讓自己知道,在大公司做事,應該要有什麼做軟體工程的實際規則。」陳鴻嘉說。

陳鴻嘉
可以說我們去做小案子都是在練兵,我們是讓自己知道,在大公司做事,應該要有什麼做軟體工程的實際規則。

國際級人才難尋,只有百分之一的人達到標準

不只是對外的合作,在這段過程中,國際軟體開發人才的尋找,也著實讓他傷透腦筋。

他舉例,包括跑Scrum(一種敏捷式軟體開發法)、做CI/CD(持續整合/持續交付)、DevOps(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組合詞)、Test Automation(測試自動化)等等,他認為這些東西在台灣,大概只有LINE跟雅虎、Google、趨勢科技有相關的經驗。當然,他相信其他軟體公司不是完全沒有做,但多數可能都只是做一小部分,或是沒有深入執行。

「Scrum會跟不會的人,跑起來差很多。」陳鴻嘉跑Scrum已經有超過7年經驗,所以他很清楚深淺之間的差別,「我前四年都抓不到那個精神,到後面真的把團隊模式建立起來後,發現主管根本不用去管,團隊自己就會動。」而他也很清楚Scrum對於要應付快速市場變化的網路公司來說有多重要。

「我找不太到這樣的人。」他直言,截至目前為止面試的三百多人裡,真正通過LINE總部認可經驗等級的,大概不超過五個人,當中也有不少是因為語言能力無法過關的高手,讓他十分惋惜。當然,他們也沒有因此就刷掉那兩百多人,因為他認為Scrum終究是可以學習和訓練的,在找人時,有經驗固然好,但他更看重的還是有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還有解決問題和自我成長的能力。

陳鴻嘉_Marco_Line台灣技術總監_20160923_蔡仁譯攝-1.jpg
過去兩年來,陳鴻嘉已經面試了超過300人
圖/ 蔡仁譯攝

從小專案建立信任,大專案接踵而來

所以過去兩年,台灣研發團隊不只在學習怎麼跟跨國研發團隊合作,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當一個國際軟體開發者。

「你的團隊要先建立起來,要有成果,才會有東西進來。」他不著急,第一年做的雖然都是小案子,但他相信總部會在這些小案子中看到,台灣研發團隊做事情是有方法的。實際上,他們也確實一步步建立起信任,並且接下了與總部合作的第一個國際級專案-LINE APP 測試自動化基礎架構。

「那個經驗很好。」他說,經過那次的合作,他們第一次看清楚LINE的程式架構,並也從中建立團隊做事方法。而且這次合作的亮眼表現,很快又為他們帶來另一個更大的機會。這次,LINE台灣研發團隊做的不只是國際性的大案子,更擔任發起者和主導者的角色,這個專案就是LINE TODAY。

展現敏捷式開發功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差事。「第一個版本,她(指朴懿彬)只給我六周時間做出來。」陳鴻嘉說,當時產品沒訂規格、系統規模和架構,而且實際上真正能用的開發人力只有三個。

當時朴懿彬給他的建議是:第一周做產品規劃、 第二周做系統規劃設計,後面三、四、五周做開發測試,第六周就上線。當時陳鴻嘉嘴上說好,心裡卻也不免懷疑可行性,「那時候在想我要怎麼拒絕,但我也知道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終究他們還是開始了這項工作,一邊和台灣、泰國、印尼等地溝通需求、一邊尋找可以幫忙的資源,還要不時往來於台、日、韓之間。沒想到,他們真的奇蹟般地讓產品在第六周上線。

「先前練兵的結果完全應用在這個專案」,陳鴻嘉說起話來有些興奮,也有些驕傲,「這都是敏捷式開發的發揮,每一層都是。」

從外圍深入核心,打造在地化國際團隊

也因為一次又一次贏得信任,現在LINE在台灣的研發團隊已經從最開始的基本款,成長到可以直接觸碰LINE核心平台的三組人馬。陳鴻嘉指出,除了一開始的應用開發團隊,後來他們再增加一組應用分析師,這組人直接和總部合作,並且有權去更改LINE平台上的東西;而另外還有一組則是遊戲開發團隊。

陳鴻嘉
當地產品優先,但要Global ready。

陳鴻嘉強調,雖然他們以台灣為據點,「但我們是國際團隊,不是本土團隊。」實際上在LINE的研發部門組織架構裡,大致分為「Core team」、 「Game team」和 「Application team」三組,但實際上多數時候工程資源是共享的,彼此間會互相調動、做機動調整,就像是LINE TODAY開發初期人手不足時,就有其他組伸出援手。所以陳鴻嘉對台灣團隊的定位也是,「當地產品優先,但要Global ready。」

持續擴編,LINE會是台灣另一個國際網路人才搖籃嗎?

在現在這個階段,LINE在台灣部屬的研發能量顯然還不能與Google、雅虎相比擬,但LINE仍持續積極擴編台灣研發團隊。其實就在那天訪問的尾聲,陳鴻嘉表示,他的下一個行程,就是要面試新人。

LINE-TOKYO-OFFICE.jpg
LINE的辦公室設計讓許多工程師大呼羨慕,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個誘因。
圖/ 何佩珊攝

其實從陳鴻嘉這段尋覓人才的過程可以看到,台灣並非沒有軟體開發人才,只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太多像在LINE這樣,可以面對數億使用者的大規模平台開發經驗,和跨國合作機會。

而放眼望去,台灣現在有不少優秀的網路新創團隊,如LIVEhouse.in、Pinkoi等,創辦人就是來自Google和雅虎;在很多傑出企業裡,也都看得到這些雅虎、Google畢業生的身影。

對台灣來說,本土人才為外國企業所用雖然有些可惜,但從另一方面思考,這些國際級網路公司,其實也是在為台灣培養新一代的網路人才。或許將來有一天,台灣新崛起的網路公司當中,也會看到LINE的身影在裡面。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