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佈局大解放!2017年10大網頁設計趨勢
網頁佈局大解放!2017年10大網頁設計趨勢

網站設計最迷人之處就是不斷變動,技術的演進讓設計師與工程師可以不停實驗創新,帶來更好、更流暢的使用體驗,以及讓人處處驚奇的感官饗宴。今年網頁又會有哪些有趣的風格將主宰我們的螢幕?我們綜合了 WebflowThe Next WebAWWWARDS 等媒體與網站設計公司的預測,整理出網頁設計十大趨勢:

網頁佈局的解放時代

過去幾年,一成不變的網頁佈局(layout)已開始令人疲乏,幸而 Flexbox 以及 CSS Grid!(Chrome、Firefox 預計於今年三月開始支援)等技術的出現,讓版面設計變得更靈活彈性,為設計師、工程師帶來更寬廣的揮灑空間,今年將可看到更多網站打破慣有的「對稱」、「秩序」守則,形形色色,層層疊疊的網頁佈局肯定精彩。不過不變的大原則是,設計的重點是要烘托「內容」,內容才是骨肉、才是人們光臨網站的主因,因此設計的尺度上也需斟酌,天馬行空之餘,別反客為主,奪走內容的風采。

色彩在跳舞

色彩作為表達個性的重要元素,在極簡風蔚為風潮時卻被剝除,不過約莫去年開始,大面積漸層色塊似有強勢回歸,Instagram、Asana、Stripe 都以飽和的漸層重塑品牌視覺主調,今年絢爛的色彩以及流動的漸層更將大行其道;此外,影像以雙色調(duotone)後製,也可能會是今年的潮流。設計師,Sarah Hutto 預言,今年將會是很「funky」的一年,期待強烈的色彩刺激人們的視覺感官。

與前兩年的明亮輕盈、以及上述張揚鮮濃的色彩對比,以相對沉著冷靜的黑色作為主色調也是愈來愈多網站的選擇,只要「輔色」(accent color)搭配得宜,黑色一點也不沉悶,反而能在一片光彩的世界裡脫穎而出。

華麗且實用的動態效果

動態效果在當代的網頁設計領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今年也絲毫沒有退流行的跡象,反而應用會更廣泛。適當的動態效果,具有突出重點、爭取注意力的用處,今年以 SVG、CSS 創造的動態效果預料將大幅增加,滾動視差(Parallax Scrolling)也愈來愈華麗。但設計師應考量品牌或內容的內涵以及每個動態效果的意義,避免「為動而動」。

創造小驚喜的微互動

「微互動」在網頁上也會愈來愈流行,比如滑鼠移過、點擊各式網頁零件如按鈕,捲軸滑動過程中,適時出現細緻變化,也能夠有提示重點的作用。當然,就跟動態效果一樣,設計師也要拿捏「動」的意義與幅度,才不致畫蛇添足。

不失真、載入快的 SVG 大行其道

比起傳統圖片格式 JPG、PNG、GIF 以像素構成,近年興起的可縮放向量圖片 SVG 在網頁上具有更大優勢,以標記式語言(XML)組合圖形,繪製矩形、圓形、線條都是小事一樁,複雜的填充、形狀也難不倒它,也能輕而易舉製作動態效果,而且不受解析度影響,無論利用什麼螢幕、什麼裝置觀看,都不會破壞圖像品質。SVG 勝出更關鍵的是,不需 HTTP Request,能夠大幅提升網站載入速度。例如這個便是以 SVG 繪製的後背包。

巨大字體精準傳達品牌意涵

首頁以巨大的字體呈現品牌主旨,也將是今年隨處可見的風潮。不過「巨大」並不代表加寬加粗,而是以恰當的字體設計,言簡意賅、精準表達產品精神,取代冗長贅言。而字體與背景或色彩互動、或者在字體上塑造動態效果,也是可以嘗試的作法。

虛擬實境技術結合內容

虛擬實境的話題從前年延燒到今年,科技巨頭對虛擬實境的投資力道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特別是Facebook 未來十年將砸下 30 億美金專注虛擬實境的研發。可預見的是技術更臻成熟,也會有愈來愈多媒體或品牌運用虛擬實境科技「說故事」,為人們創造更身歷其境的感受。

為不同使用者量身打造內容

對內容網站而言,有效的把「對的內容」傳遞給「對的使用者」,是這幾年備受重視的能力。不過能夠命中核心的卻不多。因為要達到跟隨情境給予特定內容,需要考慮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特徵,例如,使用者來訪網站的目的是私人之用還是為了工作?使用者是從哪裡來到網站的?使用者此刻正在做什麼?他們以前在網站上的行為又是什麼?他們使用什麼電子裝置上網?他們現在是登入狀態還是登出?

這些特徵綜合起來增加了複雜性,有些媒體使用「推薦閱讀」機制或如 Facebook 以演算法為個體決定不同訊息流。而如 Fubiz 則用「Creativity Finder」,讓使用者自行設定「身分」、「區域」、「目的」三個條件,過濾最符合要求的內容給予不同使用者。

「登陸頁」重於「首頁」

登陸頁(landing page)與首頁(homepage)的差異在於,前者有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例如希望使用者註冊、訂閱電子報、甚至購買,而首頁則如自家門口,提示網站包含哪些內容或功能,作用乃為提綱挈領。前者的重要性日益彰顯,設計上要能高效率地帶領使用者完成「轉換(conversion)」目的,幾乎不會有「導航(navigation)」的成分,因為我們不希望使用者分心到其他地方,最重要、幾乎也是唯一的目的就是推進轉換。

設計的分享

如同程式領域熱烈的分享文化,近幾年有愈來愈多小公司或大企業樂於公開分享內部的設計團隊協作與工作技巧流程,不但有招募人才之效,也充分展現品牌特色、塑造設計領域的互助氛圍,Google DesignFacebookShopifyAirbnb Design 都是可以借鏡的例子。

資料來源: WebflowThe Next WebAWWWARDS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