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F8的「新內容」來了,電視圈根本看不到車尾燈
Facebook F8的「新內容」來了,電視圈根本看不到車尾燈

今年F8大會第一天的議程通篇聽不到「TV」這個詞。真的。那些都過去了。今年出現最多的東西,就是AR與VR,尤其是佐克伯的開張演說,更是花了大部分篇幅講AR(擴增實境)。

按照F8 大會的描述,AR將會是一種具有情緒渲染力的工具。它能強化個人感受,放大個人感受,交換個人感受,並且擴大成為一個更廣的同溫社群,用興趣,話題,感受,以圈住更多相同口味的同道中人。

這當然也是接下來Facebook的產品重點,是佐克伯開宗明義地說,「Our next focus is building community by bring people closer together」(我們下一個焦點就是讓人們更緊密,以讓人們建立社群),而且還要用AR技術把真實世界延伸到線上去(extending physical world online)。

請注意,這裡說的並非把線上的「虛擬世界」延伸到真實世界。因為社群運營畢竟還是以真人真實生活為構成主體。

用虛實整合做內容

我的想法是, 在接下來的一年,我們開始要學著認真用「虛實整合」的態度看待社群這件事,尤其是對待「內容」這件事情上

在這裡舉一個每天正在發生的例子:假設你是足球迷,更是英國曼聯的粉絲。平常你會在你的FB大頭貼上,加上曼聯濾鏡,然後等到曼聯贏球的時候,你會用AR濾鏡慶祝一番,例如拍一張作勢歡呼的照片,然後再Key上曼聯贏球的濾鏡(放煙火開香檳),貌似一副你就在現場的樣子,即便你本人根本不在足球賽現場,但是你火熱的心與曼聯同在。

這是社群虛實整合的其中一個小例子。人沒到,是真的;但開心慶祝,也是真的。

繼續在這個場景下,再來思考: 那麼,你作為一個內容製作者,需要什麼樣的工具,才能把一個身為球迷的情緒真實且徹底的徹底主動表達出來呢?

這些問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都得好好想想。會寫稿子?那不管用。會拍美麗工整的藝術照片,可能也同樣沒太多優勢。會拍影音?那還是不夠。搞直播,玩網紅,可能也不夠了。過去我們講社群內容,要「Reach」更要「Touch」。但現在可能這兩個也都不夠了,可能還要「Match」。

我的想法是,接下來的考驗是掌握內容與說故事的技巧。工具更多,更方便了,甚至到了一行程式都不用寫,就可以得到華麗特效的地步。但問題是,你要如何讓每天隨手拍的照片更帶來更多互動,然後藉著互動圈住人群?

AR能夠幫助每個人創造出更多社群內容。虛擬互動是新世界的產物。另一方面,舊世界的內容依然還是單向的:我說你聽,我說你看。就算是貼在Facebook動態牆上的影片,也是這種模式。

接下來,加上了AR的內容,更加直觀與主動。說到這裡,我想給它個新名詞,叫做 「新內容」(new content) ,因為它的互動,它的產生,主動性更高,這是相對於過去被動餵食的「舊內容」。

我可以想像,在「新內容」的世界裡,興趣社群的重要性將會與日俱增。這也就是「Match」。

Facebook本體的價值,看來已經到頂。因為今年關於「動態牆」的話題,除了乘載一些AR mask的影片,其餘還真是不多。但有更多Facebook概念產品,那是AR、VR與Messenger。

順帶一提,雖然今年一個「TV」字眼都聽不到,但是在Messenger2.0平台,華爾街日報(WSJ)、澳洲電視台ABC以及NBA,都是Messenger的合作夥伴,顯見在運用Messenger提供新聞訊息並與社群互動的領域,他們有更多想法。但台灣市場現階段,普遍上仍停留在最初階的導粉絲、導按讚,與導流量的做法。

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挑戰看似停歇,因為那貌似不是我們的玩具。但其實,更底層的挑戰已經來了。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自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方睿科技完成億元募資,以數據驅動商用不動產新革命,打造地產科技生態系全面升級

在亞洲創投市場相對低迷的這兩年,投資人出手愈發謹慎,新創募資的門檻明顯墊高,尤其是處於早期階段的新創團隊,要在短時間內說服投資人點頭注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就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方睿科技卻交出一張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25年4月成立,同年9月就達成首輪募資新台幣1億元的目標——投資人包含多位上市公司企業主以及家族辦公室,從零到億,方睿科技只用了短短5個月,在資本市場普遍謹慎、投資人出手趨於保守的當下,其募資速度與成績,顯得格外亮眼。

究竟,方睿科技是如何獲得投資人青睞?答案藏在兩個關鍵要素裡:一支讓投資人信任的明星創業團隊,以及一個切中市場痛點、充滿潛力的巨大生態系。

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市場——商用不動產

方睿的創辦成員多為連續創業家,具備扎實的產業經驗與過往成功紀錄,這是建立投資人信任的第一塊基石;但真正讓資本市場眼睛一亮的,是他們選擇切入的賽道——一個規模龐大、卻長期被低估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與背後的生態系。

「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需求非常穩健,屬於剛需市場,」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尤其近年來受到台灣戰略地位改變、台商回流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更讓這塊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這個市場卻長期被忽略——多數人只看到住宅不動產的熱絡交易,卻沒注意到商用不動產背後的龐大商機。「過往的技術門檻與商業模式都受到限制,只看交易金額又小於住宅市場,既有業者沒有誘因與資源去整合。」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商用不動產是企業營運的重要基礎,方睿看到其市場與背後生態系的潛力,致力透過數據與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圖/ 數位時代

從交易金額來看,商用不動產的規模確實只有住宅市場的十分之一,但真正的商機,在交易完成後才正要展開。「我們認為,商用不動產市場不應只有前端的租賃、買賣等交易,還包括交易背後衍生的各種服務需求,」方睿科技營運長陳致瑋解釋,當企業完成辦公空間的租賃或購買後,接下來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服務需求,像是室內設計規劃、辦公家具採購、保全系統建置、資訊設備安裝等,這些都應被納入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範疇內,過去這類服務缺乏共同的連結中心,而方睿完整的不動產資訊正好能成為整合的核心載體。

深度且完整的資訊整合,成就邁向產業 AI 轉型的關鍵

有了好的賽道,運用紮實技術結合不動產領域專業轉化出的高執行力,更是方睿脫穎而出的關鍵!
得力於跨領域中頂尖的技術與產業人才,在過往30餘年無人成功整合的孤島數據,方睿團隊僅用了短短數月就有階段性成果,並預計在今年度推出全新的商用地產智慧平台。

「正確、深度的資料整合是絕對必要的。新時代的 AI 要具備差異化競爭力,關鍵仍在於是否擁有足夠且深厚的領域數據。前期這些準備,是值得的投資。」方睿科技技術長郭彥良指出。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
方睿科技獨創商用地產智慧平台,以全維度整合破碎資訊,提供企業清晰精準的決策依據,並成為產業資訊的連結中心。
圖/ 方睿科技

未來方睿將能透過智慧演算法協助企業解讀市場趨勢、預測價格走向與分析潛在風險,並從專業角度揭示過去不易察覺的關聯與洞見,為使用者提供高度精準且正確的答案。無論是企業需求或專業人士,都能從中獲得莫大助力。

以數據為基礎,方睿也能進一步開發各種領域內專屬的 AI 工具,包含空間規劃、資訊收集,甚至能自動化產出專業報告書。

擴大徵才,同時培養新時代跨領域人才

隨著 AI 新時代到來,每個人都希望將科技與 AI 應用於自身專業。然而,不動產這樣深度的垂直領域,往往缺乏適合的環境。若沒有真正融合科技思維的團隊與文化,就難以培養具備轉型能力的人才。

身為在 AI 原生時代誕生的企業,相較於近年流行的「AI First」,方睿的企業文化反而是「Think First, AI Second」。執行長吳健宇表示:「我們認為在 AI 時代,最關鍵的是『高認知人才』──能理解技術的可能性與侷限,並融合自身專業,讓 AI 發揮最大效能。」

「我們經歷了許多時代,從數位轉型到 AI 轉型。技術固然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但產業累積的行業知識與深度智慧也是金礦。我們必須結合兩者,才能開創新時代。」吳健宇強調:「我們希望有更多高認知、願意嘗試並接受新技術的產業人士加入,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 的團隊
方睿科技以Think First AI Second的核心文化打造專業力與科技力兼具的團隊
圖/ 方睿科技

目前,方睿正擴大徵才中。無論是不動產領域的專家,或對 AI 與科技應用懷抱熱情的人才,都誠摯邀請加入團隊,共同打造引領產業轉型的下一個關鍵平台。

方睿科技官網: https://www.funraise.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