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秋季創作者更新功能搶先看:全新介面設計、Timeline、雲端剪貼簿、Edge強化
Windows 10秋季創作者更新功能搶先看:全新介面設計、Timeline、雲端剪貼簿、Edge強化
2017.05.16 | 微軟

微軟前陣子才剛發表了 Surface Laptop,現在馬不停蹄又再回到西雅圖舉辦一年一度的 Build 大會,微軟也說明了 Windows 10 在今年即將進行的許多重大更新。

Build 大會是微軟一年一度的重頭戲, Windows 10 即將在九月迎來今年第二波重大更新,微軟已經將這波更新定名為「秋季創作者更新」(Fall Creator Update),Build 大會上也展示了許多的新功能和介面設計等等,就讓小編來一一為大家稍作介紹。

Fluent Design:系統介面設計全面翻修

Fluent Design 是微軟本次 Build 大會上針對預計在九月推出的 Windows 10 秋季創作者更新上推出的的新介面,整體介面的核心元素有五:「簡潔」、「景深」、「動作」、「規模」以及現在很流行的「Material」設計。微軟已經釋出了前導影片解釋設計理念。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接下來就讓大家看一下目前微軟已經透露的相關照片,讓大家先搶先過過癮!小編私心覺得重新設計的系統介面真的滿讚的!

信箱

可以看到整體的設計已經整個改變,介面變得乾淨,主要將會分成三塊:「設定」、「功能」以及「內容」三列,這是本次大部分 App 更新的大邏輯。

01.jpg
圖/ T客邦
02.jpg
圖/ T客邦

檔案總管

檔案總管的設計模式也是將功能和連結放在左邊灰色區塊上下放,而檔案內容則放置在右邊大片面積,讓整體的使用模式更加直覺。

03.jpg
圖/ T客邦

天氣和時間

時間的部分就設計的比較簡單了,畢竟...鬧鐘嘛!不就是長那樣 XD!不過下方還是放上了碼表和計時器的功能。或許等到正式版上線的時候,微軟也會針對這段時間的使用者回饋再添加其他新功能也說不定。

04.jpg
圖/ T客邦

至於天氣的部分則是採用立體圖像顯示當時天氣,並在介面的左半邊放上其他功能,像是查看其他地區的天氣,或是進一步設定等等。

05.jpg
圖/ T客邦

Edge

如果有在使用 Edge 瀏覽器的話,這一次的秋季更新應該會很有感!有關 Edge 的更新內容,將會在後文為大家繼續介紹。

照片和影片

照片 App 也是秉持著三區塊的原則,左上方為所有照片和影片檔案,右上方則是預覽,下排則是提供其他功能的選擇。

06.jpg
圖/ T客邦

全息桌面 (Holographic Desktop)

新的桌面外觀應該是最吸引大家注意的地方,使用者將可以把自己所需要的每一種資訊,全部都放置在桌面上,並且會呈現出 3D 的立體效果。App 之間在相互交疊的地方,也會有景深的前後順序差異,在獲取資訊上面將會更加方便輕鬆。

07.jpg
圖/ T客邦
08.jpg
圖/ T客邦
09.jpg
圖/ T客邦

其他流出介面照片

10.jpg
圖/ T客邦
11.jpg
圖/ T客邦

除了介面的新設計以外,這一次微軟 Build 大會上也有推出了許多未來 Windows 10 即將擁有的新功能,為大家一一道來。

電腦、手機一家親

相信許多人現在的工作平台已經不只是 PC 端這麼簡單而已,而且 PC 端也還有分在家或辦公室工作用的家用桌機,以及好攜帶的筆記型電腦,有些人甚至可能也會使用智慧手機或是平板當作臨時的工作平台。

微軟未來的目標將是讓使用者能夠隨時隨地無時差的同步進行任何未完成的工作,想像一下如果可以在辦公室先把一部份的工作完成,在通勤回家的路上繼續用手機完成簡單的步驟,回到家以後再繼續使用筆記型電腦把報告完成,這一路下來是不是提升了很多工作效率?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微軟推出了許多功能來整合行動裝置和電腦端的整合性。

Timeline: 從哪裡結束,從哪裡開始

Timeline 是微軟提供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完成工作的新功能。我們現在一般應該是使用雲端或是 USB 隨身碟將檔案帶著走吧!不過這樣的模式還是侷限於必須有「上傳」的動作,多少還是會降低工作效率。

12.jpg
圖/ T客邦

但 Timeline 的運作比較不同,它雖然也是利用雲端的方式進行同步,但不同的是,不需要把檔案從雲端抓下來就能直接完成未完成的工作。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使用者在 PC 端打了一份簡報,但因為臨時有事必須出趟遠門,這時候他可以不必將檔案丟上雲端、或是放進隨身碟,因為在他打報告的同時,Windows 就已經幫他上傳了!

更方便的是,該用戶現在人在國外,想要繼續完成先前的簡報時,才突然發現自己當時忘了把檔案放進隨身碟!這時候不用擔心,用戶可以用筆電直接開啟 Timeline 頁面,根據右方的時間軸,找到自己未完成的簡報檔案,點選以後,就算筆電原本沒有該檔案,Windows 也會直接幫他打開程式,讓用戶繼續為完成的工作。

Cortana 語音助理也會被整合到功能中,用戶開啟系統以後,Cortana 便會直接詢問是否要繼續先前未完成的工作。

微軟目前在智慧行動裝置端的表現並不理想,Windows Phone 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因此,Timeline 或許很有可能是微軟打回行動市場的重要功能之一,主因在於 Timeline 能夠支援在手機 / 平板 / 電腦平台間無時差的同步處理資料,這將大幅提升工作的效率,微軟也表示,「這項功能並不僅止於 Windows Phone,我們將會讓 Android 和 iOS 的功能更加完美!」一種無私大愛的精神 XD!

Story Remix:想像無限擴大

相片的後製是最近各大服務平台很熱衷的功能,像是 Snapchat、F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有推出類似的後製照片並將其上傳的限時動態功能。微軟不願意讓它們專美於前,Story Remix 就是它們的對策。

Story Remix 提供創作者們更多元的想像空間,用戶可以直接利用自己的智慧手機 (各廠牌皆可!) 拍攝照片和影片,檔案將會自動上傳到 Story Remix 的 App 中,用戶接下來就可以直接利用 Story Remix 進行後製,它有點像是效果加強版的 Movie Maker。

還可以再利用 Remix 3D 的功能,將網路上其他人所設計的 3D 物件加進自己的影片或照片中,再利用特效動畫,讓影片更加生動,喜歡創作的人,對這項功能可以有很大的期望!

雲端剪貼簿:最通用的剪貼簿

微軟一直以來都有請程式設計師設計剪貼版的重製,經過長期的討論和測試以後,這一次微軟也終於發表了最新的雲端剪貼版 (Cloud-powered Clipboard),將會在未來的秋季創作者更新中,直接加進 Windows 10 系統裡。

這款剪貼簿可以讓使用者從電腦複製一段內容,再從智慧手機進行貼上,這部分的功能有點像蘋果的通用剪貼簿,能夠讓 Mac 使用者複製檔案內容,並在 iPhone 端貼上。但 Windows 的雲端剪貼簿強大的地方在於,它並不侷限於自家廠牌產品,Android、iPhone 甚至第三方軟體樣樣通。

微軟是利用 Swift 鍵盤來達到這項功能的,該鍵盤以後將會有一個新的頁面,內容將會有選項可以選擇從 Windows 10 電腦複製和貼上內容到手機端上的功能,反過來也可以。另外,這項功能未來也將會加進微軟的 Office 中,可以讓使用者直接從手機複製內容,再利用電腦將內容貼到 Office 檔案上。

Edge 再進化

秋季創作者更新中針對 Edge 的更新部分,微軟會將重心放在瀏覽器效能上。如果是有使用過 Edge 瀏覽器的人應該就會知道,Edge 在開 / 關分頁時,總是會有那麼一點卡卡的,尤其是剛開啟一個分頁想要馬上進行搜尋的時候,Edge 有時候就會 Lag,它不是一個什麼大問題,但就是會有點惱人。微軟也表示,諸如此類的效能問題,將會在秋季更新中獲得解決。

除了瀏覽器效能的提升以外,為了因應 Windows 10 的新 Fluent Design,Edge 同樣會有新的一波介面重新設計,只能說 Windows 正在慢慢將 Fluent Design 的特色加到整個 Windows 10 系統當中。

微軟也表示將會把「PWAs」(Progressive Web Apps) 加入 Edge 中,Google 的工程師艾力克斯 (Alex Russel) 是參與 PWAs 的一員,它表示 PWAs 將能夠讓網頁能夠提供「App 的體驗」,能夠即時推播通知、並且進行離線功能支援。目前 PWAs 雖然還處在測試階段,但可以看出,雖然 Edge 未必是大家的瀏覽器首選,但微軟還是很努力地想要讓大家能有更好的瀏覽體驗。

到處都可以作筆記,手寫筆深入系統中

微軟認為,手寫筆將是未來「互動」的基礎,在 Build 大會上,微軟展示了 Surface 手寫筆如何完整和 Edge 瀏覽器結合。

Edge 一推出時,就有主打能夠及時直接在網頁頁面上進行手寫筆或是觸控標記,並且能夠在第一時間直接儲存該畫面,分享給其他好友。未來使用者就能夠直接利用手寫筆在搜尋欄中搜尋關鍵字,除了傳統的鍵盤打字以外,用戶還能使用手寫筆手寫輸入,Edge 同樣可以完成搜尋任務,這部分功能當然也不僅僅限於「搜尋」,在輸入任何欄位資料時,都能利用手寫的方式來直接達到目標。

14.jpg
圖/ T客邦

除此之外,手寫筆也可以用來當作瀏覽網頁的工具、紀錄網頁筆記、上下捲動網頁、直接利用手寫筆進行任何動作,基本上只要是原本手指可以做得到的事,微軟都希望用手寫筆也能做到。

微軟認為手寫筆是一種「自然且完整的互動的體驗」,因此,未來將會全面將手寫筆的功能應用在 Windows 系統中。這是否代表他們準備放棄滑鼠和鍵盤了?可能還不至於,一般人對於滑鼠和鍵盤的依賴已經太高了,很難輕易被打破,但微軟似乎很希望能看到更多人用手寫筆使用 Windows 10。

15.jpg
圖/ T客邦

iTunes 將加入 Windows 商城

Windows 10 商城中最多人搜尋、但每個人搜尋了以後都是只有「失望」的 iTunes 終於要來了。微軟表示已經和蘋果合作很長一段時間了,用戶將能夠從 Windows 商城中直接下載 iTunes 使用,且支援的功能和桌面版一樣,同樣能進入 iTunes Store 和 Apple Music 平台購買產品,當然也能夠同步 iPhone 和 iPad 的檔案,備份智慧裝置的功能當然也同樣能使用。

為了因應微軟的新平台 Windows S 只能使用商城中的 App 的緣故,這項新的功能也就顯得相對重要。而未來 Windows 的使用者也可以少用一個蘋果的獨立程式,直接利用 Windows 下載 iTunes 使用,Windows 商城中的 App 檔案相對小的多,而且下載方式也很簡易,能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如果未來還能夠加入 Windows 的新 Fluent Design 的話,或許整體還會更加美觀、直覺。但蘋果可能不會同意微軟這麼做吧!

本文授權轉載自:T客邦

關鍵字: #Windows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1989年創立的創見資訊(Transcend),成立近40年來,始終以穩健的研發實力與對市場脈動的敏銳掌握,積極應對高速變動的科技浪潮。如今,不僅成為記憶體與儲存裝置的代名詞,還是將台灣技術力推向全球的代表品牌,從歐美、亞洲到新興市場,都能看到創見的產品,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工業設備與企業解決方案中。

為了進一步將影響力擴及更多市場,2024年第四季起,創見再將自家產品上架亞馬遜網站。如今,僅僅投入半年,創見便取得優異表現,今年第一季和去年同期相較,營收足足成長150%。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解釋,創見的銷售模式,分為B2B和B2C兩種。以B2B來說,過往是透過地區代理商,負責不同市場的推廣、銷售、售後與通路管理,但隨著電商發展日益蓬勃,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直接在網路上購物。眼見電商的潛力,創見決定在經營台灣本地的PChome、MOMO等電商通路之餘,再快速組建團隊,投入跨境電商,並首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個營運中心、數億活躍用戶,能協助台灣賣家將產品銷往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目前,創見的行動固態硬碟、攜帶式攝影機等多元產品,已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市場,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從通路走向消費者,創見從亞馬遜銷售數據中挖掘產品新機會

「對我們而言,加入亞馬遜立即感受到的好處,不僅是業績成長,而是可以直接接觸消費者。」陳柏壽強調,從代理商獲得的消費者資訊較片段,團隊是到直接展開跨境電商的營運後,才陸續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的心聲。

像是團隊就發現,創見20多年前的舊款產品「2G記憶卡」,在亞馬遜上意外受到消費者青睞,「這種以往我們認為可能不太有人願意再買、很老的產品,沒想到還是有人在找,代表亞馬遜的長尾效應非常廣泛。」陳柏壽指出,亞馬遜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消費者,大家都認為,任何在自己市場找不到的產品,只要上亞馬遜網站就一定能買到,「所以我們在亞馬遜上獲得的流量、觀察到的消費者行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商業洞察。」

亞馬遜物流FBA與AI工具雙引擎,創見用跨境電商加速全球化布局

那麼,讓創見快速取得業績成長的秘訣是什麼?

陳柏壽分享,創見加入亞馬遜後,首先使用的工具,便是「商機探測器」,「這絕對是所有要進軍亞馬遜的賣家,第一個要用的工具。」商機探測器除了能協助賣家洞悉市場,理解競爭對手是誰、主力銷售產品有哪些,還能一口氣掌握產品關鍵字、價格帶和銷量資訊。賣家就能依據數據進行產品種類和價格、廣告投放的策略安排。創見近來正在開發的一款新品,就是將「商機探測器」做為市場調查的來源之一,成為研發功能時的重要利器。

其次,隨著生成式AI風潮興起,亞馬遜也推出「A+頁面Gen AI」「AI圖片生成工具(Image Generator)」等相關工具。創見剛加入亞馬遜時,因為產品多又希望能儘速上架,團隊便運用AI+內容產出圖片,「攝影師來不及拍照時,亞馬遜提供了一些省時又省力的生成式AI工具。」

另外,儘管創見在美國有分公司,但亞馬遜的物流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也是賣家必備的工具之一。賣家只要將產品放在亞馬遜的倉庫,FBA便會協助送至消費者手中,要是產品有問題,FBA也會負責收回,「這對所有想做品牌,或是在目的地市場沒有分公司、團隊的賣家,是很方便的工具。」

陳柏壽提到「將產品上架亞馬遜,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而要是能善用他們提供的各種工具,就會成為贏家。」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的品牌旗艦店。
圖/ Amazon

從亂撒廣告到精準打擊:品牌靠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跑出北美市場新解法

但亞馬遜全球開店並非讓賣家自行摸索,官網上設有學習中心,內含眾多免費官方培訓課程,同時也投入教學資源,推出台灣獨有的「企業海外陪跑計畫」,由學長姐賣家領跑、專業導師陪跑,再搭配電商工具與服務商的協助。陳柏壽笑稱,起初團隊在平台上亂撒廣告,是陪跑導師手把手指導、陪著檢視成效,大夥才逐漸抓到投放廣告的關鍵。

如今,創見在善用亞馬遜的工具後,確實愈來愈了解北美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

原先,團隊以為自家的1TB、2TB等大容量行動固態硬碟,較具銷售潛力,沒想到256GB的迷你行動固態硬碟反而更受歡迎,「大容量產品是美系品牌的重兵部署地,投入許多資源,我們不容易找到破口,但相對之下,小容量產品就成了突破點。」

創見也持續透過亞馬遜,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完善產品線,像是密錄器便斬獲不錯表現。這類產品過往都透過代理商,以專案模式在線下銷售,但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密錄器在線下的價格較高昂,從網路購買成了另一個好選擇,「這類產品之前在亞洲賣得比較好,但在亞馬遜上銷售,讓更多人認識『創見』,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有助於未來取得更多跨界生意。」藉由檢視消費者在亞馬遜上留下的評論,團隊更回頭調整介紹產品的方式,從文字直接改為影片,以更貼近市場需求。

接下來,創見將持續鎖定人口基數大、GDP高、匯率穩定的市場,透過跨境電商發展全球業務;新加坡、中東等可以將產品再往外銷售的新興站點,也是瞄準的重點。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部已經有共識,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從決定要做到全速啟動,很快地就開啟跨境電商之路。
圖/ 數位時代

行動力與執行力!創見用對思維、人才與工具,快速打開全球通路

面對現今快速變化的市場,陳柏壽建議,投入跨境電商首重「改變思維」,必須理解箇中操作模式,與過往的傳統外銷完全不同;其次,還要找到具相關經驗的團隊。

亞馬遜全球開店也分享觀察,創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亮眼成果,關鍵在於主管的全力支持、團隊快速到位,以及敏捷的學習與調整速度,「創見確定要投入跨境電商後,做的就是長遠通路規劃。一方面迅速找到外貿、市場行銷等多元人才,同時清楚知道目標,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成果很快就出來了。」

陳柏壽進一步強調,當思維、團隊都到位後,決勝關鍵就在工具的使用。亞馬遜上有眾多工具,還能直接探知消費者需求,賣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與競業產品的差異性,並就此往下發展、設定策略,「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你的產品具備足夠競爭力,亞馬遜全球開店就是協助你把握機會、賺到更多生意的最佳夥伴。」

5 月 21-22 日 | 台北文創 14 樓
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限量席次 立即報名

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