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在美國加州由科技媒體Recode舉辦的Code大會(Code Conference)中,Netfli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哈斯汀(Reed Hastings)在30分鐘的訪談中,重新闡述了Netflix進軍電影產業以及針對網路中立性議題的想法。
從「追劇」到「追電影」
Netflix身為影音內容平台,創造出「追劇(Binge-viewing)」模式,也乘著這股潮流而起,順勢開始製作原創影集如《紙牌屋》、《勁爆女子監獄》等,2016年,Netflix更進一步,投入原創電影產業,哈斯汀表示,製作影集和電影,其實是兩件很相像的事,然而,最大的差異在於播映方式。
哈斯汀強調,「追劇」模式是Netflix成功的關鍵,也因此,Netflix將繼續利用這強項,投入原創電影製作,創造新的「追電影」觀影模式。同時,他也認為,未來電影「無可避免」的必須在網路串流平台上,同步上映,而這也將是Netflix努力的方向。哈斯汀巧妙的使用譬喻,解除眾人對於電影院與在家觀影經驗差異的質疑,「就像我們會在家煮飯,但偶爾也會出去餐廳吃飯。」然而,《The Verge》挑戰這項論述,表示出去餐廳吃飯有著便利性的誘因,這和上電影院與在家觀影並不一樣。
網路中立性不再是Netflix的著眼點
向來大力提倡「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的哈斯汀,對於網路資源分配相當重視,然而,他也在此次訪談中解釋他不再針對此議題大力發聲的原因,「網路中立性仍然是重要的議題,但Netflix已經成為一間大公司,有更多籌碼可以獲得網路資源。」哈斯汀認為,這項議題應該交棒給中小型網路公司繼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