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 Air》是《數位時代》製作的書評podcast,也是我們全新的嘗試,由主持人張鐵志和每集來賓跟大家討論重要的科技與商業書籍,希望帶給聽眾/讀者最時代前線的知識與觀念。節目兩週一次,週四上線,每一集的節目長度大約25分鐘,適合大家在通勤、做家事的時候收聽。
至於,為什麼我們的節目要叫《BNB Air》?第一集有答案。
《BNB Air》第六集——沈雲驄X張鐵志:《小,是我故意的》,那些不擴張也成功的商業故事
以下是本集的節目筆記,除了可以用下方播放器收聽之外,文末還會附上收聽教學。
《BNB Air》第六集,張鐵志要跟大家聊的書是《小,是我故意的:不擴張也成功的14個故事,8種基因(10週年全新增訂版)》,來賓則是知名財經作家、也是出版本書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沈雲驄,他與本書的作者、財經雜誌記者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一樣,都是關注商業圈的資深媒體人。
竟然有不想長大的公司?
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曾是《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擁有超過30年的媒體經驗,而《小,是我故意的》便是來自他在採訪的歷程中,發現有一種企業老闆相當低調,他們名不見經傳、企業規模不大、沒有上市、沒有公開財務,有人甚至會拒絕受訪,但這些公司其實都很成功。於是,他想到一個詞來形容這樣的企業:小巨人(small giant)。
其實這本書在十年前就出版過了,我們這次談的則是10週年增訂版。作者新增了一個篇章,為讀者追蹤了這些企業十年來的發展,也在網路上組織這本書的同名社群,分享他們的故事。10年前,這些企業規模雖小卻令人驚豔;10年之後,他們又再次給我們驚喜(當然,其中也有倒閉和出售的)。
追尋企業的靈魂與「魔咒」
我們對一般經營企業奉為圭臬的許多基本信念和規則,在這本書中通通不適用。書中這十四家被稱為「小巨人」的企業,他們追求的不是成長和規模,而是所謂的「魔咒」(mojo)。你只要接觸過這些店的老闆或員工,就像中了魔法般,去過還想再去,買過還想再買。想想看你很喜歡的一個品牌或是一間店,你喜歡它的什麼?為什麼你還會想去?可能是因為氣氛,可能是因為價錢合理,也可能就是一種說不出的喜愛,這就是本書要講的重點。
然而,企業擴張是否必定會失去「魔咒」?其實書中案例說的小公司,那個「小」是相對的,作者提出的14個案例中,有一家公司極小,只有兩個員工,但另一個卻有一千多名員工。作者表示,員工的人數是否在那個老闆可管理規模中,是企業有沒有「靈魂」的關鍵。當員工人數過多,分店擴張太快、超過「人性規模」後,那就超越老闆的極限了,他不能關心到每一位員工,不能親自到每一家分店審查,此時企業的「靈魂」可能就會有削弱的危機。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眾人習以為常的道路並非是唯一的成功法則,為你的企業注入獨特靈魂,對顧客施展「魔咒」,或許更有價值。
相關連結
《小,是我故意的:不擴張也成功的14個故事,8種基因(10週年全新增訂版)》 (本書書摘)
「小,是我故意的」社群(Small Giants Community)
如何訂閱、收聽《BNB Air》?
iOS
假如你使用的是iPhone或iPad,可以用蘋果自家的Podcast app訂閱節目(沒有這個app的話請先至App Store下載),只要點擊這個連結,系統就會帶你到蘋果的Podcast app,接著按下右上角的「訂閱」,未來就不用擔心會錯過最新的《BNB Air》。
除了蘋果的Podcast app,我們也推薦Overcast(主編強力推薦!而且免費)、Castro(需付費)和Pocket Casts(需付費),搜尋「BNB Air」或「數位時代」。如果大家有自己喜歡的app,則可以複製這個RSS feed進行訂閱。
Android
如果你使用的是Android手機,可以下載Podcast Addict(免費)或Podcast Republic(免費)這兩個app,或是複製這個RSS feed到自己習慣的podcast app進行訂閱。
電腦
假如你使用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可以點擊這個連結,或是開啟iTunes,切換到iTunes Store搜尋「BNB Air」即可訂閱。
別錯過節目筆記
我們在每一集的《BNB Air》都會附上節目筆記,大家在《數位時代》網站或是你們的iTunes、podcast也找得到。除了每一集的來賓、書籍和節目內容的介紹之外,也會附上相關連結,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一本書,方便大家參考。
最後,如果大家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在iTunes Store留言鼓勵,或是告訴我們怎麼樣可以把《BNB Air》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