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語言發明者Chris Lattner,在加入特斯拉六個月後宣布離職
Swift語言發明者Chris Lattner,在加入特斯拉六個月後宣布離職
2017.06.21 | 交通運輸

前不久特斯拉開始啟用遍布Autopilot 2.0硬體車型車身四周的攝影鏡頭開始收集路況信息,自動駕駛的研發剛開了一個好頭,近日,加入特斯拉不到6個月的特斯拉Autopilot軟體副總裁Chris Lattner宣布離職,同時前Open AI深度學習和電腦視覺專家Andrej Karpathy被曝已加盟特斯拉,擔任特斯拉Autopilot視覺部門主管。

Chris Lattner很傳奇,Andrej Karpathy也不遜色

1月11日,特斯拉宣布前蘋果軟體高階主管Chris Lattner加盟特斯拉,擔任特斯拉Autopilot軟體副總裁。在加入特斯拉前,Chris在蘋果任職達11年之久,在蘋果期間主導開發了大名鼎鼎的蘋果編程語言Swift,Swift是用於在蘋果平台上構建應用的編程語言,這一方便高效的編程語言一問世便廣受歡迎,並成為Linux平台上成長最快的語言之一。

Chris的輝煌履歷讓特斯拉對其寄予厚望,在歡迎Chris的部落格中,特斯拉表示「Chris以高深的工程學造詣而聞名」、「我們很高興Chris加入特斯拉,也熱切期待他能帶領自動輔助駕駛工程團隊加速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

任期不到6個月,Chris Lattner的離職似乎有些倉促,他日前透過Twitter宣布:「事實證明我和特斯拉不是很合拍,我正在尋求技術管理的新職位。」

然而就在不到一周前,他的上條Twitter還在為特斯拉啟用攝影鏡頭收集路況信息搖旗吶喊:「深度學習技術需要大數據。」

對於離職的Chris,特斯拉發言人的回應與前者如出一轍:「Chris和特斯拉不太合拍,我們決定做出改變,祝他好運。」

再來說說新來的,Andrej Karpathy是史丹佛大學電腦視覺方面的博士生,學業生涯師從史丹佛人工智慧實驗室主管、Google首席科學家李飛飛教授。曾先後在研發出「AlphaGo」的Google DeepMind公司及Google Brain研究小組工作,加盟特斯拉前的最後一站,Karpathy擔任了非盈利性AI研究組織Open AI的研究科學家。無論是理論知識水平還是產品商業化能力都無可挑剔。

Karpathy本人也在Twitter表達了對在特斯拉任職的期待——

特斯拉在歡迎Karpathy的聲明中表示:

「Andrej Karpathy是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全球頂尖的專家,我們歡迎他加盟特斯拉擔任人工智慧主管兼Autopilot視覺部門主管,他將直接向CEO Elon Musk匯報工作。

Andrej將與Jim Keller緊密合作,Jim Keller現在統領特斯拉Autopilot硬、軟體的研發工作。 」

Karpathy在業內的影響力有多大呢?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對手、天才駭客George Hotz創辦的自動駕駛新創公司Comma.ai 一直很欣賞特斯拉激進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策略,並對傳統車企的漸進式策略嗤之以鼻,而今Karpathy加盟特斯拉的消息曝出後,Comma.ai官方Twitter評論稱:「這種規格的挖人解釋了為什麼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根本沒機會。」

高層更迭頻繁?特斯拉習以為常。

如果我們翻回去看看5個月前特斯拉歡迎Chris Lattner的部落格文章,會發現另一些有趣的信息。

那篇文章中還特意感謝了另一位高階主管——特斯拉Autopilot視覺部門副總裁David Nister所做的工作。問題是,在今天歡迎Karpathy的聲明中,Karpathy的Title是「人工智慧主管兼Autopilot視覺部門主管」,那麼……誰向誰匯報?

txkklcn02bbc0wti.png
圖/ 36 氪

其實,早在3月底,David Nistér便從特斯拉跳槽到了晶片廠商英偉達,擔任自動駕駛副總裁一職,負責領導軟體開發和高精度地圖的繪製。彼時特斯拉發言人對David Nistér的離職回應稱:「伴隨著Chris Lattner成為新任Autopilot軟體副總裁,David Nistér在公司​​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繼續留在特斯拉讓他遇到了瓶頸,我們感謝David Nistér為公司做出的貢獻,並祝他未來一切順利。」

好了,現在的狀況是,David Nistér繼任者Chris Lattner也已經離開了特斯拉。

除此之外,現在統領特斯拉Autopilot硬、軟體研發工作的是Jim Keller,他的前任Sterling Anderson是去年年底才從特斯拉離職的。

如此頻繁的高階主管更迭,又一次引起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質疑:特斯拉的公司文化是否留不住人才?繼Uber之後,特斯拉也患上矽谷明星公司病「公司文化危機」了嗎?

事實上,我們上文披露的不過是特斯拉高階主管更迭的冰山一角。自去年3月開始,特斯拉已經流失了超過20名高階主管,他們的業務範圍涵蓋了金融、通信、監管事務、生產、製造、產品和規劃等各個領域。

以下是特斯拉離職高階主管的不完整名單:

  • 2016年3月16日,分管通信與戰略行銷的特斯拉全球副總裁Ricardo Reyes透過Twitter證實已離職。
  • 2016年3月24日,分管全球會計、財務報告及財務運營團隊的特斯拉財務副總裁Michael Zanoni離職,以財務副總裁的身份加盟亞馬遜。
  • 2016年4月13日,特斯拉公共政策與法律事務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James Chen離職,加盟新創公司。
  • 2017年2月,特斯拉人力資源副總裁Mark Lipscomb離職,跳槽到Netflix擔任人力資源副總裁。
  • 2017年3月,特斯拉硬體工程主管Satish Jeyachandran離職。
  • 2017年4月,特斯拉CFO Jason Wheeler離職。

特斯拉頻繁的高階主管更迭甚至引發了市場擔憂,瑞銀分析師Colin Langan就特斯拉股票給出「賣出」評級的理由是,任何時候,一家公司要高速擴張,都必須要有穩定的管理層來主導。

華爾街質疑的另外一點是特斯拉高階主管信息不透明,除了CEO Elon Musk和CTO JB Straubel,特斯拉官網、投資者關係界面、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年報中從未列出其他任何高階主管或副總裁的名單。

然而身處旋渦中央的特斯拉表示情緒穩定:「特斯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是我們最大的資產之一,2016年,特斯拉的員工流失率低於科技公司的行業平均水平。特斯拉高階主管團隊擁有相當長的任期,在特斯拉最高級的高階主管團隊中,超過3年任期高階主管比例達到75%;超過6年任期的比例達到60%;超過十年任期的比例達到20%。自特斯拉成立的14年來,特斯拉管理層近60%的人目前仍然留在公司。」

除了新來的Andrej Karpathy,特斯拉還挖來了前Faraday Future電腦視覺科學家Yong-Dian Jian,在Autopilot視覺部門擔任首席科學家,他更早些時候在百度美國自動駕駛事業部擔任研究員。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Open AI同樣是Elon Musk發起成立的公司,這家公司匯聚了多位全球頂尖的AI及電腦視覺專家,比如本文主角之一Andrej Karpathy。對於Musk來說,同時擔任航空航天、汽車製造、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研究等多個領域的公司CEO使得他有機會隨時找到相關領域的頂尖人才加碼業務的研發。

可以看出,伴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自動駕駛技術演示期限的臨近,特斯拉正在不斷加大對計算機視覺及深度學習人才的招募。從另一個角度說,即便在今年上半年Autopilot高階主管頻繁更迭的情況下,特斯拉不還是在6個月內自研了此前由ADAS廠商Mobileye提供的所有輔助駕駛功能?所以,關於年底長達4500公里全程無干預的自動駕駛技術演示,繼續安心等待就好啦。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關鍵字: #特斯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 智慧大腦時代來臨! beBit TECH 發布 AgentBit,讓行銷決策即時、自動、個人化
AI 智慧大腦時代來臨! beBit TECH 發布 AgentBit,讓行銷決策即時、自動、個人化

AI 行銷進入「主動行動」時代,根據 Chiefmartec 調查顯示,今年已有 44.8% 的企業啟用具代理特徵的 AI 功能,加速零售電商轉型浪潮。AI 顧問科技公司微拓科技 beBit TECH,近期攜手 Google Cloud、益富、汪喵星球等企業,正式推出「AgentBit」全新 Agentic AI 智慧代理解決方案,提供更直觀易用的行銷自動化、更精準深入的數據洞察,並且協助企業實現更卓越的經營成效。

從「數據大腦」升級為「智慧大腦」

AI 正在徹底改變顧客體驗模式。beBit TECH 執行長陳鼎文 Jason 提到,過去傳統的「人、貨、場」關係正在被重新定義,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建立自有第一方數據體系,並且與顧客建立深層連結。「AgentBit 讓 CDP 顧客數據平台不再只是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的工具,而是能主動參與營收創造的行動角色,透過雙向、即時串連顧客與商品數據,實現超級個人化經營模式!」

beBit TECH
beBit TECH 執行長陳鼎文認為,透過內、外循環,AgentBit 實現超個人化經營模式
圖/ beBit TECH

串聯內外循環,AgentBit 實現即時、自動、個人化的顧客經營

「傳統 CDP 是『數據大腦』,而 AgentBit 讓它進化為具備判斷與執行力的『智慧大腦』,」陳鼎文指出,在內循環,AgentBit 串聯即時數據,支援 AI 自動化的「人、貨、場」應用;在外循環,則透過 Agent-to-Agent(A2A)模式,與電商平台、CRM 及 LINE 工具等深度整合,形成跨系統協作網絡,即時觸發跨渠道互動,為顧客帶來一致且高度個人化的體驗。

「AgentBit 的推出,不只是工具升級,更是象徵行銷已進入決策自動化、體驗個人化的新時代。」

以更簡化的自動化,創造更卓越的成效

beBit TECH 技術長高偉鈞博士,在發佈會更首次公開 AgentBit 的最新功能:「AI 智慧分眾」、「素材創意中心」與「AI 智慧分析」。他解釋,我們希望品牌不只找到人,而是直接說出需求,精準地找到對的人,並用對的素材與行銷節奏觸達。

例如,在即將到來的雙 11 檔期,AgentBit 能從自然語言輸入中,自動梳理條件辨識出「價格敏感或高回購潛力客群」,生成受眾名單,並同時給出預算建議。而特定的商品,也能運用 AI 商品興趣預測功能,找到感興趣的顧客。「只要說得出來想要的受眾,系統就找得出來!」

beBit TECH
AgentBit 將直覺想法轉化為行銷行動,精準對齊目標受眾與最佳節奏
圖/ beBit TECH

在素材端,結合 Google 最新的 GenMedia 圖像及影像生成技術,包含 Imagen、Veo、Virtual Try-on 與最新的 Gemini 2.5 模型,協助品牌快速產出多版本廣告圖文,例如情境素材、商品目錄與虛擬試穿,實現大規模客製化,縮短跨部門協作時間。

至於分析層面,過去的優化仍靠直覺與經驗,無法系統化、PDCA 過慢,而 AgentBit 透過對話式提問,能即時聚焦真正影響轉換的問題,並提出可行動的優化方案,直接在 CDP 後台一鍵調整,「少試錯、快行動」。

beBit TECH
beBit TECH資深產品經理楊柔芸提到,AgentBit 讓品牌以自然語言輸入需求,即可快速完成分眾
圖/ beBit TECH

產業案例驗證 AI × CDP 卓越營運成效

AI 應用結合 CDP 如何在產業快速落地?擁有超過四十年歷史的台灣專業營養品牌益富策略長宗家瑋表示:「在成人營養品市場,深入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格外重要,透過AI 判斷即時且個人化的互動,我們減少近九成的人力成本,更在一年間註冊率增加 122%,活躍客流量增幅高達 2 倍。」

汪喵星球隸屬於牧羊人集團,作為台灣最大的新創寵物品牌集團,在台灣每五位寵物飼主,就有一位是旗下品牌的消費者。汪喵星球執行長孫宗德提到:「beBit TECH 不僅提供工具,推動回購與跨售業績持續成長,更關鍵的是,幫助我們與顧客建立長久且穩固的關係。」

beBit TECH 致力打造企業級智慧行銷生態系

beBit TECH 作為全台領先的 Agentic AI 與 CDP 顧問科技公司,其執行長陳鼎文表示,「我們希望 AgentBit 成為每個品牌的智慧大腦。未來將持續整合更多 AI 技術與跨產業解決方案,打造企業級的智慧行銷生態系!」

beBit TECH
beBit TECH 期待,AgentBit 成為每個品牌的智慧大腦,讓行銷更智慧、決策更即時
圖/ beBit TECH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