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創造資料的速度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據統計光是過去兩年人類創造的資料量就超過先前的歷史總和了,科學家們也正在尋找用來儲存大量資料的新發法,近年來一直被提起的DNA儲存法就有著資料可以保存數千年之久以及儲存量超大的優勢。
哈佛大學的團隊使用近年來受到生醫界矚目的技術CRISPR,將一個轉譯成DNA元件的GIF檔,存進大腸桿菌的基因中。
之後研究人員再將影片從DNA中取出,經過重新轉換成位元組的形式後,結果只有10%的失真。
把資料存到核爆都不會死的細菌裡就沒錯啦
這次的研究成果已經發佈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了,不像以前的DNA儲存實驗都是使用實驗室合成的DNA,此次實驗使用了生物DNA,他們會不斷地移動,也增加了儲存資料的困難度。
哥倫比亞大學的電腦科學家暨生物學家Yaniv Erlich則表示,細菌的生命力非常強,有些細菌甚至在經歷核爆、輻射或超高溫時也能生存,因此使用活生物的DNA其實是一種更佳保護資料的方式。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提到想將細菌打造成一個微型錄影機,可以記錄著生物體內發生的事,或是細菌周遭發生的事。
「你可以將這些細菌錄影機放在身體中,搜集資訊,再將資訊轉譯回位元組後,你就可以知道身體裡面發生什麼事了。」哈佛的科學家Seth Shipman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