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網紅行銷有沒有效?最強網紅又是誰?
世大運網紅行銷有沒有效?最強網紅又是誰?

世大運行銷頻出奇招,繼備受好評的廣告影片與彩繪列車創意之外,近來更是發動網紅行銷術,搶攻年輕人眼球。柯P突破傳統宣傳思維,一如在台北市長選舉期間大量使用新媒體,這成功的模式是否能複製到世大運的宣傳呢?

就在宣傳期效應還沒結束前,卻已經開始遭致批評了!這些批評的聲音,主要來自實際上沒辦法帶動銷售與行銷主角被稀釋這兩點。在門票銷售效果方面,有議員在臉書上指出此次活動截至7月30日為止,共吸引4,800次點閱世大運官網,每次點閱的成本為20元,因此與網紅的合作,僅是「笑果十足,效果有限」,而在行銷主角被稀釋方面,批評者認為,柯文哲與網紅合作,世大運選手彷彿不是主角,而變成柯文哲的個人秀場

網紅行銷用在哪?是否要負擔銷售功能?

網紅行銷主要是利用網路名人自行拍攝與剪輯的影片接觸觀眾,展現方式較有人情味,像和朋友閒聊的感覺。要吸引觀眾注意一定要把觀眾擺第一,所以能引人發笑是重要成功因素,若用在行銷設計中就是能傳達產品訊息又帶有娛樂效果。

如果我們以網路行銷的消費者行為模式AISAS分析,網紅在行銷上的主要功用在於引起注意(Attention)與提昇興趣(Interest),所以「讓網路族群在有趣好笑的訊息中了解世大運」是此波網紅行銷的重點。

那麼,到底此波網紅行銷有沒有達到這個效果?

單就影片觀看次數,宣傳十天內,在Youtube平台中的九支影片觀看次數已超過500萬次,等於每個觀看次數的成本不到0.2元,從投資報酬率的觀點來講非常划算。

而且,行銷效益的計算還應該加上其他社群媒體的曝光次數以及新聞報導的曝光數,所以單就曝光次數(CPM)的觀點,這次活動宣傳可謂成功。

但是如果要將網紅行銷的效果用轉換率、世大運網站點擊次數與門票銷售來計算,這是不太合理的估算方式,也悖離網紅行銷的本質。

在整合行銷的思維中,促進民眾購票常見的手法是促銷、業務推廣、異業合作、尋求企業贊助與導購型的廣告等。若要檢核門票銷售的成效,應針對其他行銷管道。這波世大運網紅行銷的量化效益非常明顯,讓更多網路族群從網紅的角度認識世大運,廣告目標已然達成。

世大運最強的網紅是哪一個?

本次網紅行銷的世大運宣傳共與蔡阿嘎、阿滴英文、上班不要看、啾啾鞋、走路痛、HowHow、林辰、星期天與囧星人等九個網紅頻道合作,哪個是最強網紅呢?

最強的網紅其實是第十位,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本人。

網紅行銷最重要就是創造話題性,柯文哲以敢言及直白為特色,深獲網路族群喜愛,在與網路名人的合作中更容易創造出特殊的喜感,例如之前柯P跌倒事件與火影忍者,皆在網路上產生許多發酵,所以要與網紅一起宣傳世大運,最好的主角就是柯P。

若把與網紅合拍的影片主角換成知名度較低運動員,曝光效果將大打折扣,對世大運宣傳而言幫助並不大。

世大運網紅宣傳成效.gif
註:本表分析的重點不是各網紅的比較,而是針對網紅行銷的整體效益來進行分析。受限於資料取得問題,只能以到某一個時間點來看整體趨勢。
圖/ 李銘尉

我們以表1檢視,九位網紅的Youtube頻道,原本每支影片平均觀看次數約介於5.5萬至70萬次之間。但與柯文哲合拍的世大運宣傳影片,觀看次數均有明顯之成長,柯文哲與蔡阿嘎合拍的宣傳影片觀看次數還一舉突破200萬人次。

但是,若我們進一步以柯文哲本身的Youtube頻道分析,有柯文哲本人的影片觀看次數最高的是「柯文哲,反省」篇,也僅為26萬觀看人次。所以可以說「網紅X柯文哲」帶來行銷方面的綜效,創造1+1>2的行銷效果,這次合作的網紅,其實是此次行銷活動的最大贏家。

世大運行銷重點是什麼?

柯P接手的世大運其實是燙手山芋,分析過往台灣民眾對國際運動賽事的支持度歷史,在台舉辦的大型國際運動賽事中,除了棒球賽事外,其他賽事在門票銷售情況都不甚理想。

而世大運沒有奧運的光環,又缺乏運動明星的加持,在行銷上本就很難有施力點,根據一份5月的調查,有81%的民眾沒有觀看世大運的意願,要單以世大運本質帶動民眾進場其實是很困難的事。

從務實的角度來看,世大運主要行銷目標能做到「讓台灣民眾認識世大運,讓國際知道台北市有能力承辦好大型國際賽事」就已經達到及格標準。對於「賣票」這項艱困的任務而言,目標族群可分成「看門道」、「看熱鬧」及「親友團」。

「看門道」及「親友團」為各項運動賽事的利基支持者,各種宣傳方式對他們影響性較小,而「看熱鬧」便是爭取門票銷售的重要關鍵,這群人並非長期關注運動賽事,而是想親身感受世大運氛圍的群眾。

所以透過網紅,用他們的語言跟年輕人溝通,設定的主題包含用英文介紹各種運動賽事、世大運諧音、世大運泳池構造解密、週邊商品、運動場熱血瞬間與世大運宣傳影片配音等,都是順應網紅本身的專業設計影片內容,並讓柯P入鏡收到畫龍點睛之效,因此毋需用傳統的電視廣告設計思維來看待網紅行銷,網紅就是擁有一群追隨他們的粉絲,宣傳內容就是給他們粉絲看的,也希望能讓這些粉絲更認識世大運。

事實也證明在小成本的投資下,「柯PX網紅」創造的宣傳效益,可以帶動新一波的世大運宣傳話題。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KOL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