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Kickstarter紅回台灣,全球總銷破3萬件的行動錢包ZENLET
從Kickstarter紅回台灣,全球總銷破3萬件的行動錢包ZENLET

行動時代,除了手機之外,「卡片」應該是消費者使用諸多服務的重要介面與載具。我們出門時要帶許多卡:悠遊卡、提款卡、信用卡、門禁卡、品牌會員卡,五花八門的卡片要收納,除了放在皮夾塞成一團外,有沒有更輕巧便利的選擇呢?

群眾募資是創業的一切起源

ZENLET 創辦人謝岳穎(Ian)在當兵時接觸到群眾募資,他知道這樣的募資方式能提供有想法但苦於資金有限的設計師/創業者,可以在網路平台上發表原創設計及作品,透過宣傳企畫、與群眾溝通的方式募集資金,讓計畫能實現。

因為對這樣新興的模式感興趣,Ian 每到放假就會花很多時間在Kickstarter上瀏覽不同群募案件。大量且跨品項的觀察後,Ian 發現在Kickstarter上科技類及文創設計類是特別受歡迎的項目,尤其為了解決傳統錢包笨重、卡片收納不便的「極簡錢包」在平台上擁有極高人氣。但眾多極簡錢包設計中,它們共通點就是不夠具有設計感,這樣的發現也成為Ian日後創業帶來靈感:何不做出一個又輕薄又具設計感的錢包?

為了打造心目中的理想錢包,Ian放棄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從群眾募資開始投身創業這條路。

ZENLET 創辦人 Ian
不完美,代表著對產品不要覺得已經達到完美,要永遠保持進化的心情

最精妙的設計帶來最多的完美

ZENLET的中文名是「禪與徠特」,命名的由來是結合Ian對「禪」的推崇及偶像萊特兄弟兩者音譯而來的。Ian表示,他很喜歡日本產品及建築設計中所要傳達的「禪」意,他希望自己打造的品牌也能有那樣的境界,因此他設定品牌核心是以「禪」作為第一準則,無論在產品設計或是選品都以這樣的理念延伸:

從意想不到的角度解決問題,刪除不必要的設計,追求簡潔,但注重細節,讓人使用起來更自然及舒適。「徠特」則象徵具體、理性、西方實驗精神,希望品牌能夠在外觀設計注重之外還需要實用。

圍繞品牌核心出發,群眾募資交出亮眼成績單

ZENLET行動錢包第一代推出時,主打使用簡單、輕巧方便及防盜RFID防護卡,如Ian預料,順利在群眾募資平台吸引目光,分別在Kickstarter及flyingV雙雙交出漂亮成績單,各募得26萬美金(約新台幣780萬)及208萬台幣。除了市場肯定,ZENLET更是奪下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及日本優良設計獎。至今總銷量超過30,000件,營業額達5,000萬新台幣,並順利鋪通路佈局全球。

Ian 表示今年四月也正是推出 ZENLET 2 系列,除了承襲一代的優點,在功能及設計皆做改良,為了讓錢包觸感、視覺都達到一定水準,ZENLET 2 外殼採全鋁合金 CNC 裁切一體成形。而新增加的仰角設計,則是考慮人體工學及場景實用性,希望使用者體驗上能更加良好。

ZENLET追求產品極致的態度,反應在市場接受程度上,ZENLET 2 系列在Kickstarter 上架後15分鐘就順利達標,更在開始募資1 小時後,以漂亮成績奪下Kickstarter設計類排名第一名,最後成功募得近25萬美金(換算台幣約750萬)。今年十月底,也將在flyingV發起Zenlet AL、Zenlet 2、Zenlet 2+三種不同方案的群募案件,Ian表示,喜歡ZENLET行動錢包的使用者別錯過這次機會。

力求既有產品進步、努力開發新產品

在Ian的創業理想中,ZENLET不只是一個行動錢包的品牌,而是一個「設計品牌」。為了不讓大眾對ZENLET保有既定印象,Ian也積極開發行動錢包以外的產品,LIFT顛覆框架就是ZENLET專門為MacBook量身打造,將電腦架、散熱器、保護殼、防塵塞及手提電腦包的五種功能結合於一身,重量是500公克,厚度20 mm。

LIFT產品於2016年10月在Kickstarter募資上線,但同年12月便取消募資。為什麼?Ian 表示,團隊在市場反應不佳後馬上思考原因,他們認為顛覆框架鎖定族群是Macbook的使用者。但是募資平台的使用者並非全部都是Macbook的使用者,而即便是Macbook的使用者,他也不一定會贊助專案,因此最後決定取消。不過他表示這項產品還是會持續開發,希望能作為ZENLET第二個令大家喜歡的產品。

ZENLET要做突顯個人形象的品牌

不僅自行開發產品,憑藉Ian研究群募案件的眼光,ZNELET也會代理海外產品引進台灣,如:來自澳洲設計的多功能鑰匙圈 Orbitkey 及加拿大設計矽膠製隨時能捲起收納的Minimal Water Bottle極簡隨身水瓶。Ian認為,好的東西就應該被更多人看見及使用,因此會持續在全球尋找與ZENLET品牌理念相符的產品推薦給台灣使用者。

source (1).jpg
在 ZENLET 官網上能買到加拿大設計矽膠製隨時能捲起收納的Minimal Water Bottle 極簡隨身水瓶

塑造產品新印象、達成軟硬整合新目標

被問到在大部分東西隨著技術進步而數位化同時,卡片數位化也是趨勢之一,而當未來實體卡片逐漸減少,相對的行動錢包這類產品需求也會下降,團隊會如何因應這樣的挑戰?Ian表示就像石英錶透過重新打造形象,成功塑造「石英錶=專業、質感」的印象,未來即便行動錢包的需求下降,ZENLET 會更加努力打造不同體驗給使用者,並希望塑造「ZENLET=個人生活風格」的印象。

但在那之前,Ian說團隊現階段最近的目標就是將flyingV的案件成功完成,並增加軟體技術人員,早點打造出軟硬整合、使用者也愛用的新產品。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1) 創業初期以最有限的資源達成目標
(2) 產品堅持台灣製造
(3) 用心聆聽使用者回饋

Q: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1) 產品獨特性:創新的設計概念,並獲得多國專利。
(2) 品質控管:因為皆為台灣供應商,因此易於控管每一個加工、組裝環節。
(3) 自有線上通路與客服:直接面對使用者,讓他們有疑問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解答。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比資金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不同領域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加入。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禪與徠特/ZENLET
成立時間:2015年1月7日
服務名稱:行動錢包
上線日期:2014年6月25日
團隊人數:6人
官方網站FacebookZENLET@MeetHub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創業小聚》,作者:林維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