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日前宣布更改演算法,要降低企業、媒體的觸及率,預期將連帶影響廣告費用的高漲,而這件事可能也對其他競爭對手帶來了機會。如LINE台灣廣告事業部副總經理王俞蓉就表示,近來確實有不少媒體、廠商、客戶來找他們討論,創造了一些新需求。不過她強調,LINE內部其實也針對這件事,在自我檢討商業變現的那把尺。
最終還是看廣告成效
對手的調整帶來新的業務機會,固然值得LINE開心,但王俞蓉認為,更重要還是回頭過來看本質,因為終究是要消費者的需求先得到滿足了,才能夠把商業內容放進去。因此他們其實也同步在思考,如何能在提供商業解決方案的同時,又能夠保持消費者對LINE的正面印象,並且願意點選廣告。
她表示,Facebook確實創造了一個時機點,讓更多廣告主想到LINE,但網路廣告世界是很現實的,最終大家看得還是廣告成效。如果這一波廣告效果不好,不論之前彼此合作關係有多好,客戶都可能會立刻轉身離開。
而且LINE台灣總經理陳立人也認為,在心態上LINE不應該只是被動地等待從對手決策中受惠,因為對手下一次決策的結果也很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影響。更根本的來說,「我覺得我們(在廣告)還有更好的空間。」他說。
才剛起步,仍需時間成長
陳立人直言,目前LINE很多時候使用的廣告作法,還只是基本的訊息刊登,將訊息投放給曾經加入官方帳號的人。「從我來自行動電信領域來說,這也不過是發簡訊的事,這樣做太粗淺。」他相信以LINE的平台、LINE手上的工具,應該還可以幫助廣告主做很多層次的深度應用。
事實上,從LINE去(2017)年11月舉辦的LINE全方位行銷分享會也可以看出,他們確實是想做更多元的布局。不過也像王俞蓉說的,LINE真正開始大力做廣告,其實也不過就是這一、兩年的事,相比於Facebook這樣已經發展廣告業務多年的公司來說,LINE只能說是剛起步的小嬰兒,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一些時間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