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日發片到發行單曲!一年突破百萬訂閱的聖結石創作之路
07

從每日發片到發行單曲!一年突破百萬訂閱的聖結石創作之路

靠著豐富企劃能力與片海戰術,聖結石在短短一年內就突破了百萬訂閱。後來簽下經紀約後,為了想端出更成熟的作品出來,雖然暫停每日發片的企劃,但是聖結時隨後發行的單曲也令人驚艷。靠著對夢想的堅持以及破釜沉舟的決心,聖結石成功踏上自己的夢想之路。
2018.02.14 | 人物

2017 年臺灣 Youtuber 百萬訂閱的名單中,聖結石是引起最多目光的影音內容創作者。從初期的每日發片竄起,快速累積人氣。之後還發行單曲,甚至進到各大 KTV的熱門排行榜上。有人說他粉絲年齡層偏低,卻在聖結石的簽名會上死忠相挺。在台灣影視習慣轉變之際,聖結石可說是相當具有指標性的創作者之一。從原本在頑 Game 團隊經營的聖結石,是如何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而在百萬訂閱之後的下一步又是什麼呢?

乍看之下像個大男孩的聖結石,帶著靦腆笑容,外表看似與一般的路人無異。但在網路上,聖結石挾著一百萬訂閱的人氣,早已是許多網路觀眾心目中的偶像。一開始是如何踏上影音創作者的路呢?「我當初會做youtuber是『這群人』的關係。」「這群人」原是聖結石的學長姐,與他們合作演戲、拍片,讓聖傑石開始對內容創作產生興趣。隨後在 2014 年聖結石加入與「這群人」緊密相關但風格不同的「頑 Game」,歷經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後,因為聖結石想拍攝生活類型的影片,因此開始慢慢脫離頑 Game,出來自己打拼。

聖結石 Saint
2015 年直播中的聖結石 Saint
圖/ 翻攝自聖結石 Saint 粉絲專頁

2016 年底,聖結石開始每日發片的計畫。「訂閱我的粉絲主要是在每日發片期間累積的。」對剛開始創作的創作者來說,拍片、剪輯、發佈等等都需要一人擔當,內容數量自然較少,許多人都是一星期發布一支影片,一個月也才累積四支。但聖結石大膽嘗試每日發布,每天上傳不同題材的影片。從生活、開箱、整老婆、旅遊等等豐富多元的內容,每天都定時定額地上傳至頻道上。「保持一定熱度,高頻率定時定額。」是聖結石初期的關鍵秘訣。

每日發片期間的影片類型眾多。從生活影片剪輯成的《今日VLOG》系列,帶領觀眾一起和聖結石到各個不同國家觀光、或是看看創作者的一天生活;《今天TALK》系列,則是聖結石的雜談、分享,主題不定;還有開箱類型的《今日TEST系列》,測試不少令人無法想像的產品。影片類型豐富,數量繁多,每天都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

然而數量龐大的影片光靠聖結石一人絕對無法製作,他苦笑著說:「撐了兩個月後,覺得肝好像不太行了,一直長痘痘。」於是在 2016 年的 12 月就開始聘用兩個人成立團隊,進行工作。光是人事成本、初期器材費用,就是一筆龐大的花費。但是聖結石也堅定地要把創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於是就跟銀行貸款,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堅持下去。

聖結石 Saint
2013 年,剛踏入創作者行列的聖結石 Saint
圖/ 翻攝自聖結石 Saint 粉絲專頁

也因為對創作認真看待,因此聖結石停止每日發片的計畫。在 2017 年 7 月 11日的影片中,聖結石一改過往風趣、搞笑的風格,以嚴肅的語氣宣告停止每日發片。並不是他要停止創作,而是因為每日發片雖然讓聖結石可以快速累積人氣、刺激聖結石做更多不同的嘗試,但也因此犧牲了品質。「我對自己的東西一直不太滿意,想要挑戰需要一點時間累積的作品。」在發行三首單曲、簽下經紀約之後,聖結石也開始朝向下一階段的目標。

聖結石發行的三首單曲分別是《根本就不會再見面》、《安儷》以及和妻子聖嫂嘟嘟合唱的《真的不想嘴》。《根本就不會再見面》是唱給將畢業的學生,用來諷刺畢業典禮上雖然依依不捨,但其實之後也會很少連絡;《安儷》則是被畢業多年後的老朋友推銷直銷產品的心情,讓不少網友大呼有同感。《真的不想嘴》則是唱出夫妻結婚後雖然會為大小事爭吵,但彼此還是相愛對方。

「數據」向來都是目前創作者重視且決策的重要依據。而團隊專業化後的聖結石,又如何看待數據呢?「其實(數據)起起伏伏也沒什麼用,跟你要做的事情好像沒關係。」聖結石認為,並不是說數據不重要,而是身為創作者,他一向都是以內容取向在思考。他舉例說明,雖然每日發片讓他快速累積到百萬訂閱,但後面有人也想模仿這種模式,迴響卻未必跟聖結石一樣好。因此聖結石認為,「內容」比「數據」更為重要。

聖結石Saint
2017 年 5 月底,聖結石 Saint 頻道即將突破100萬訂閱之際
圖/ 翻攝自聖結石Saint粉絲專頁

但另一部分原因也是聖結石在簽下經紀約,與較具規模的公司合作後有所分工。不單單只是數據觀測、技術操作等一部分工作交由團隊執行,商業活動也主要由經紀公司負責安排。「我現在把商業這塊交給我的公司,把內容交給我自己。」

聖結石以業配為例。過往自己在接業配的時候,都是先試用看看該項產品實際的功能如何,再針對產品設計影片內容。聖結石笑說,曾經接過一個美容產品的業配案,當他實際使用時,「他說有美白,但奇怪我還是很黑」一邊說,還一邊撫摸自己的臉。為了顧及自己的影片品質以及觀眾的信任,在經過試用後,聖結石還是推辭掉這份廣告案。

在目前的分工模式下,聖結石已經不會處理商業案接洽、溝通的工作,而是專心在後端的內容創作。「喔,真的有確定了?好,那我就來做影片內容吧。」而公司也十分尊重創作者,如果遇到聖結石不喜歡或不適合的產品,也不會硬要安排給他。

對於創作者的商業模式,聖結石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雖然業配對目前的創作者來說是主要收入,但對觀眾來說卻影響觀影品質。「因為我滿心期待來看你的影片但當我進來看到的是這支影片不是為了你自己而拍,也不是為了觀眾而拍,而是為了廠商而拍。我可能也覺得難過或失望。」配合著各種手勢,聖結石認真地分析他對「業配」的看法。對一般創作者來說,假如一個月有四支影片,其中就有一支是業配,比例就佔了四分之一,對於整體內容來說影響甚鉅。

聖結石認為「企業冠名贊助」才是他心中的理想型態。他以中國的幾個節目為例,像中國有嘻哈、中國好聲音等節目,雖然都有廠商LOGO,但都不會過度干涉內容。創作者一方面可以受企業贊助而存活,另一方面也能好好地創作內容。

目前像囧星人已經有在接受年高企業贊助,但就整體數量上來說,還是沒有太多廠商願意這樣做。聖結石認為:「台灣的廠商比較保守,他們已經看到這麼多成功的方式,但還是會猶豫。」另一方面,台灣目前的市場也還沒做出能撐得起冠名贊助的內容。因此雖然冠名贊助是個理想的方向,但還是有段距離。

無論是每日發片或是目前想作的精緻內容,都需要大量的靈感來支撐。而聖結石是如何發想這些內容腳本呢?「從日常生活當中就會看到一些東西。」以開箱為例,聖結石分享說,當他在滑臉書時,經常看到一些「很有趣,但對一般人來說又有點廢又要花一點錢」於是身為影音內容創作者,自然就有義務來幫大家開箱看看。

除了像開箱、TALK等較為固定模式的影片類型之外,聖結石平常也有一個「靈感庫」。在他平常突然想到某些點子時,都會趕緊拿出手機記錄。久而久之,手機就充滿著許多待整理的點子。只要缺乏靈感時翻一下,就會發現可以寫成劇本的內容。「但......蠻影響睡眠的,因為腦子在轉的時候會沒辦法睡覺。」聖結石笑著補上一句。

但現在聖結石也不只是純粹拍影片的創作者,許多靈感雖然有待執行,但自己和公司都需要討論優先順序。2018 年對聖結石來說是「求質不求量的一年。」不只是在影片內容上想要更精緻的呈現,還想要做更多嘗試。就聖結石所透露的幾個消息來看,最大的兩個目標就是:網路實境節目以及演唱會。實境節目的內容上未詳細公開,但聖結石本人相當有信心;聖結石從 2017 年發布單曲後,就持續進行歌唱訓練,並期望今年可以現場演唱,「真的把歡樂帶給人家、把更好的影片帶給大家。」

從 YouTuber 到藝人,所有觀眾都是我老闆

從一開始的影片創作者,到現在幾乎是「藝人」的聖結石,心境轉變相當巨大。「當初開創頻道只是拍想拍的影片、做想做的事情,那時只想如果拍影片剛好可以餬口,有像上班族一樣的收入,我覺得其實就很好。」但現在身為百萬訂閱的影音內容創作者,不僅目標、心態上有所差異,就一舉一動都受影響。

聖結石表情略為嚴肅地說:「我們身為Youtuber算是小小的自媒體,有100%權利說什麼做什麼。網路上才會有這麼多荒誕的影片,因為太自由了,有時候難免拿捏不好分寸。」但明星都是經過設計、規畫好後呈現出來的。因此影音內容創作者雖然相較於明星來說更為自由,但同時也較容易引起爭議。

尤其創作者爆紅之後,「可能po文不小心po錯一句話,就會引來殺生之禍的感覺。」也因此聖結石對未來想當影音內容創作者得提醒就是「知名度是不可逆的」並且引述目前世界上訂閱數最高的影音內容創作者── PewDiePie 的說法,「當Youtuber 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因為其他工作只會有一個老闆,但是當影音創作者,幾十、幾百萬的觀眾都是老闆,而且也沒有想像中的好賺。聖結石微微笑了一下說「如果想成為一個youtuber不要先把他當成職業,當成一個興趣就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