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自己設計生產專屬串流影音播放裝置,到後來決定對外尋求夥伴,採取開放生態系策略,Netflix自推出串流影音服務以來,已經陸續與多家智慧電視機廠商、IC設計業者、手機業者、遊戲機業者等展開合作,也收到不錯的成效。而在這些裝置和平台通路之外,Netflix的下一個成長點可能會是來自競爭對手-有線/付費電視。
付費電視業者開大門,Netflix開發新客群
就影音產業來說,大家都在搶觀眾的眼球、搶消費者的時間,今天當用戶選擇了Netflix,或許就會減少,甚至停止觀看有線電視或其他內容服務,反之亦然。但事情的發展或許也不是那麼絕對,如Netflix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指出,當Netflix成長的時候,大家沒有因此就丟棄HBO,事實上過去幾年HBO的成長還更強勁,他認為這不是一場零和遊戲。
而就近幾年的演變也可以看到,傳統上彼此理應是敵人的有付費電視/有線電視業者與Netflix,如今卻成了合作的盟友。包括美國的Comcast、Dish,法國的Orange、菲律賓的Globe,以及最新在英國達成合作的Sky,總計Netflix在全球大約已經有60個付費電視合作夥伴願意在自己的收視方案中加入Netflix的服務。
透過這些合作案,消費者可以不必再分別訂閱兩種服務,而是可以直接透過慣用的付費電視服務完成Netflix的註冊、繳費,並且直接透過電視或機上盒遙控器操作觀看。對Netflix來說,這等於是為他們開了一扇大門。
因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有大量的消費者已經習慣在付費電視上尋找各種內容,而且這些龐大的付費電視用戶基礎當中,可能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新科技的後期使用者,也就是Netflix過去還沒能夠觸及的族群。而付費電視的操作習慣、付費方式,都有助於降低這個族群使用Netflix服務的進入門檻。這是為什麼Netflix裝置夥伴生態系副總裁史考特.米雷爾(Scott Mirer)會說他對過去這四、五年來的成績感到很興奮。
對手變盟友,消費者需求是推手
但付費電視業者為什麼會答應與Netflix合作,或許才是更令人好奇的部分。對此,米雷爾認為,付費電視原本的營運重點就是要把所有消費者想要看的內容都聚集在一起,提供給消費者。因此將Netflix納入他們的服務之中,其實沒有違反這樣的營運核心,而且他認為這也可以幫助付費電視在消費者觀看習慣逐漸轉向網路電視的時候,繼續維持住在消費者心中的重要性,將用戶留下。
因此海斯汀這麼說:「消費者需求就是促成雙邊合作的最大動能。」
不過Netflix和付費電視業者的合作其實也是從最近幾年才開始,目前包括台灣在內,其實還有很多地區都還沒有類似的合作案。而據了解,因為Netflix加入付費電視的收視方案後,還是會維持獨立營運,所以部分付費電視業者對於讓Netflix進駐還是存有疑慮,擔心開了一條便道給對手,同時也將珍貴的消費者行為數據拱手讓人。
但就Netflix這幾年的進展來看,共同合作似乎逐漸成為趨勢,Netflix方面也相當樂觀。Netflix產品長格雷格.彼得斯(Greg Peters)提到,目前因為發展時間還不久,所以來自付費電視通路的會員數占比還相對小,但他非常看好這個通路的未來成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