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CEO!美國小學生發行虛擬貨幣、發起ICO,要解決遊戲玩家的痛點
12歲的CEO!美國小學生發行虛擬貨幣、發起ICO,要解決遊戲玩家的痛點

一個滿嘴牙套的男孩坐在直播間裡。

面對著主持人的提問,男孩絲毫沒有任何膽怯,他用咬字不清的口音為主持人解釋ICO和加密貨幣投資的區別,兩者的風險異同。

我以為我誤點了什麼洋蔥影片。

然而這並不是什麼洋蔥新聞,而是幣圈媒體錄製的嚴肅討論。那位男孩今年只有12歲,他已經是一家新創公司的CEO,和一次首次代幣發行(ICO)的發起人。

神奇的幣圈總能給你帶來新驚喜⋯⋯今天,我們就來見識一下這位少年有何能耐。

少年名叫喬治·維克斯納(George Weiksner),家住美國康乃狄克州,是一名六年級學生。

然而讓維克斯納成名的是他另一個身份:加密貨幣新創公司Pocketful of Quarters(POQ)的共同創辦人兼CEO。

官網顯示,Quarters是一款「普遍適用於所有遊戲的加密貨幣」:

接受財經媒體MarketWatch採訪時,維克斯納表示,「如果一切順利,我希望公司的估值在一年內可以達到幾十億。」

嗯,已經不知道該用「幣圈神童」還是「幣圈大佬」形容了……

在很小的時候,維克斯納就學過寫程式。到8歲時,維克斯納成為了當地程式俱樂部裡年紀最輕的成員。他現在掌握了HTML、CSS、JS等寫程式技術。

去年維克斯納才11歲的時候,有一天放學,他爸跟他簡單介紹了一下數位加密貨幣。

在去年九月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爸給他解釋了最新流行的加密貨幣趨勢。小維克斯納對此感到十分興奮,並且立刻想到了自己打遊戲時的困擾:

現在的遊戲裡,通常都有一個財富系統,玩家透過自己的努力或者內購買,能夠積累遊戲內金幣,可以在遊戲裡消費。但當玩家不再玩某款遊戲,在這款遊戲裡贏得的金幣無法提取出來或者轉換到另外一款遊戲裡。

在App Store或者Steam這樣的商城裡,法幣可以購買遊戲金幣,卻不能用遊戲金幣重新換成法幣,進而購買其他遊戲的金幣。玩家在一款遊戲內付出努力,隨著他棄坑這款遊戲,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解決?維克斯納覺得,加密貨幣可能是個好的方法。

於是在他爸的指導下,小維克斯納構思了一個基於以太坊(ERC-20)的解決方案:發行一種新的代幣Q,就像小時候街機廳的鋼鏰一樣,只是把它變成一種數位的代幣。

看不懂原理沒關係,給你簡單解釋一下:玩家在POQ網站上購買Q,在遊戲裡花掉。遊戲開發者收到Q作為酬勞,然後按照智慧合約設定的兌換比例換成以太坊。不同玩家量級的遊戲,開發者享受的兌換比例不同,維克斯納稱整個系統對小開發者更為友好。

除了Q之外,POQ還有一個代幣Q2,發行給公司的投資人。Q2的價值和公司的業績表現關聯。維克斯納指出Q用於遊戲,功能純粹不可投機。這樣,Q2更像是典型意義上的ICO融資代幣。

「我一直想做一個大專案,所以我一有想法就立刻開始執行。」維克斯納接受採訪時表示。包括Business Insider、MarketWatch、New York Post 等媒體已經採訪了這位年僅12歲的ICO專案主理人。

維克斯納表示,創業之後一直定期參加紐約的加密貨幣圈子的聚會,從沒感到無聊,或者超出自己的理解範疇。而且,維克斯納還對幣圈的現狀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比特幣沒有什麼真實用處,「我的Quarters就是用在玩遊戲上,它有真實的用途。」

老維克斯納則認為,兒子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正說明加密貨幣的價值。「12歲小孩子看世界的心靈是未受污染的。」

這位博士畢業於史丹佛,在一家創投基金當合夥人,還投資了一些區塊鏈公司的老爸,對兒子的第一次創業全力支持:父子倆各持有公司50%股權,兒子當CEO……

(父子除外,這家公司只有一名區塊鏈開發工程師,和一名網頁開發工程師。)

兩人都有LinkedIn帳號,父親職業寫的是創投基金合夥人,兒子寫的是學生。不知道維克斯納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是如何跟隨他爸學習密碼學、雜湊函式(Hash function)、鏈式結構的……

在這位12歲CEO快速走紅後,Twitter等社交網站以及一些數位貨幣論壇出現大量的質疑聲。不少人認為維克斯納被他爸利用為自己宣傳,少年CEO和ICO只是噱頭,和中國幣圈大會上,ICO專案請暴露模特兒高舉挑逗性標語吸引人關注一個路數。

也有不少人懷疑這個遊戲幣ICO的真實性。事實上POQ在專業投資機構前也屢屢碰壁,紐約的孵化器Techstars就認為CEO的年齡很成問題,進而拒絕了投資……

對此,父親拿出以太坊創辦人V神 (Vitalik Buterin) 的例子。V神也是從父親那了解了比特幣,19歲時發表了以太坊白皮書,如今以太坊擁有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流通量,「V神說過,一個14歲的小孩也可以發行新幣。喬治12 歲,很接近了。」

但網友並不買帳,除了認為V神是獨一無二的,有網友也指出,「真的ICO需要大量計算機科學新專利。喬治更像是在背台詞,他笑的都不自然了。」

閱讀這個項目白皮書可以看到,維克斯納的公司發行了兩種數位加密token,Q和Q2。

然而從白皮書裡看,維克斯納還有很多沒解釋清楚的地方。

首先,按照白皮書,他發明的Q似乎沒有根治他所提出的痛點。玩家買Q去遊戲裡消費,和現在直接用法幣在遊戲裡消費又有什麼區別?

可能維克斯納想​​說服遊戲廠商用Q來取代點券、點數和金銀銅——所有遊戲內貨幣。然而他並沒有在白皮書裡明確寫到這一點。

其次,他沒有具體解釋各個不同平台的不同遊戲之間,怎樣識別同一個用戶?必須有一個賬戶系統確保玩家的Q餘額可以在各個平台使用。

然而白皮數對帳號系統一筆帶過了,提到POQ為玩家提供「熱錢包」——連網的數位貨幣錢包。聽上去很高端,其實現在的熱錢包就是銀行帳戶,或者支付寶、PayPal。

這就帶來了另一個更加巨大和棘手的問題:作為一家只有一個工程師和一個網頁設計,CEO只有12歲的公司,POQ怎樣保證它的系統安全達到銀行級別的水平?

另外,與那些經典的不靠譜ICO一樣,維克斯納設想的場景究竟能否實現或是否真的有市場,也引來質疑。

Q的出現帶來了在蘋果App Store或者Google Play Store之外的另一種遊戲內購買渠道和分成方式,套上了以太坊/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理念。它在傳統的法幣購買遊戲內容的機制裡強行加了一道甚至是幾道工序,並顯著增加了整個機制的安全隱患。這並非什麼顛覆式創新,倒更像是不必要的複雜化。

維克斯納表示正在和一些遊戲公司談判,但目前來看,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拉來一些無關痛癢的小遊戲。

在這一點上,Q和買了就可以綁定一隻專屬草泥馬的「馬勒戈幣」、號稱要解決嫩模產業信息不對稱的「嫩模幣」也沒什麼區別……

其實,從維克斯納的角度看來,這一切更像是他爸帶著他玩的一場遊戲。Q成不成功真的無所謂,反正對於幣圈來說,Q已然給了他們興奮的理由。畢竟在當今一片烏煙瘴氣急於洗白的幣圈面前,還有比一位純潔、聰明、代表著未來的少年作為代言人更好的選擇嗎?

今年2月,維克斯納在紐約CryrptoMonday活動晚宴上又一次接受美國幣圈媒體的直播採訪。

兩個主持人顯得十分興奮,其中一人說道:「一個12歲的CEO和他精彩的ICO,如果這都不能激勵你,那還有什麼可以呢?這就代表著我們的未來。」

而另一人則彎腰轉向維克斯納興奮地問道:「Twitch上已經有人說你像百萬富翁了,你什麼感覺?」

維克斯納面對著話筒咯咯傻笑。燈光有些昏暗,他戴的牙套反射著亮光,看上去彷彿一顆顆鑲鑽的大金牙。

本文授權轉載自:PingWest

關鍵字: #虛擬貨幣 #ICO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