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在6月14日,完成制訂全球第一版R15的5G行動通訊標準,再下一個階段,便是從R15跨度到R16。而根據GSMA最新《移動經濟》(Mobile Economy) 報告顯示,R15側重加強寬頻,補充現有寬頻網路的容量和功能;而R16則是為支持一系列未來5G應用和創新奠定基礎,包括IoT等大規模連接和低延遲服務、遠端手術、自動駕駛汽車、智慧電網、虛擬實境等等。
《數位時代》在2018上海MWC直擊,看看中國各家電信業者、供應商,有哪些有趣的5G實驗應用已亮相?
中國移動:5G無人機揪可疑份子、無人駕駛車隊
中國移動是3家電信業者中,展出最多應用的一家,單單5G相關展示就占去逾三分之一的攤位,參觀人潮眾多。而其中最熱門的非「5G無人機智慧安防」莫屬,正在上海黃浦江進行實驗,幫忙揪出可疑份子。
空拍機除了可遠端操作飛行,幫忙監控安全狀況外,倘若有可疑分子需要注意,可透過照片圖像識別比對監督,在空拍機負責區域內自動跟拍追蹤,這和過去定點式攝影機拍到可疑份子後,需要人力調取畫面,再推測人物移動路線相比,省力很多。
雖然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還沒有真的「實質」成績,但現場解說人員笑說,無人機硬體本身仍有限制要克服,像是當天上海37度高溫,機身易過熱無法啟動。
另外一大亮點,則是在展館附近示範的「5G遠程編隊智慧駕駛」。中國移動在去年上海MWC中,也展示過「5G遠程駕駛」技術,但這次不同的是,此車不僅能遠端駕駛、也能無人駕駛,而多了後試鏡視角,身後有一台跟隨著的「編隊車輛」。
可透過5G連結車和車,當車停下來,後視鏡中的車也會停;而車也能和路上的紅綠燈、馬路、人行道連結,即可進一步實現無人駕駛。
「如果要實現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所有物和物間都要連結,而且不能有任何延遲。」現場人員說道。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主打AR、VR,影像傳輸是重點
中國電信展出5G內容相對較少,主要都是圍繞「高傳輸速度」的應用,包括5G的8K超高清影像傳輸,影片分辨率可達7680x4320,平均碼率可達140Mbps。
另外兩項應用則與VR傳輸相關。因為5G網路,傳輸速度比4G快100倍,除了可讓使用者,戴上VR裝置轉動頭部時,眼前所看到的會是更即時且清晰的3D影像,降低暈眩不適感。此外,和雲端連結玩遊戲也更方便,加速VR一體機的普及。
而中國聯通則是透過AR眼鏡,讓「跨空間」的真實人物呈現在你面前,還原金牌特務金士曼(Kingsman)開會時的真實場景,5G能讓人物成像更加清晰,但記者試用時,眼鏡連結有一些問題。
華為:B2B應用較多,東南大學無人接送車吸睛
華為此次展示應用較少,無論是主展區還是其他展區,華為都展示了和法國無人駕駛公司EasyMile、東南大學合作的自動駕駛服務。
車體由EasyMile提供,華為提供5G解決方案,並與東南大學合作研究。該學校學生在現場指出,車子在學校行駛速度為20km/h、早晚各開一小時,並沒有自動避障功能,碰到障礙物仍會停止。
在智慧醫療上,則展示了機械手臂,可以遠端進行開刀,已經在動物手上實驗做手術,官方透露,蘇州大學、華山醫院、河南省遠程醫學中心,逾8個機構都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