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如期發布新遊戲顯卡,能否就此擺脫挖礦營收減少陰霾?
NVIDIA如期發布新遊戲顯卡,能否就此擺脫挖礦營收減少陰霾?

NVIDIA如期發布 Turing 架構遊戲顯卡。

不過就在新顯卡公布前三天,NVIDIA才剛公布第二季財報,總體財務表現亮麗(第二季營收為 31.23 億美元,比去年同時成長 40%;淨利方面金額達到 11.0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89%),但因高估第二季挖礦需求能帶來一億美元營收,最後僅有1800億美元,還有第三季財測低於分析師預期,導致當天股價下跌5%,那這個新顯卡能否讓NVIDIA擺脫挖礦營收陡降陰霾?

3款新遊戲顯卡,最高階近3萬元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德國科隆 Gamescom 發表GeForce RTX 2080 Ti、RTX 2080、RTX 2070等三款新Turing架構遊戲顯卡。這三款顯卡中最高階的為GeForce RTX 2080 Ti ,有4352個 CUDA Core、處理時脈為1350MHz,而記憶體速度為11GB GDDR6,售價999美元(約新台幣29970元),即日開放預購,9月上架。宏碁也宣布旗下Predator Orion系列電競桌機將支援最新遊戲顯卡,華碩、技嘉與微星都宣布接受預購。

黃仁勳指出,「相比前一代顯示卡,效能高達6倍,並為遊戲支援即時光線追蹤與人工智慧技術。」且搭有GeForce RTX NVLink 橋接器,因此玩家可以連接兩個 NVLink 內建 SLI 的顯示卡,與先前技術相比,傳輸速度高達50倍。

GeForce系列遊戲顯卡一直是NVIDIA營收火車頭,NVIDIA剛公布2018年第二季財報,遊戲領域占GPU總體營收57%,而遊戲領域營收18億美元,遠比資料中心的7.6億美元、專業視覺化2.81億美元與汽車業務1.61億美元都來得高。

樂觀看待圖靈架構在未來12到18個月的營收貢獻

黃仁勳曾指出,「圖靈架構是2006年 CUDA GPU發明之後最大的進步。」圖靈架構是NVIDIA第八代GPU 架構,最多可配置 4,608 個 CUDA 核心,提供 16 teraflop 的運算效能,搭載三星 16Gb GDDR6 記憶體,支援8K數位內容。硬體上還支援 USB Type-C與 VirtualLink。

雖然頂級的GeForce RTX 2080 Ti遊戲顯卡999美元的價格並不便宜,但玩家最在乎的還是效能,因此新的遊戲顯卡推出還是會吸引不少PC遊戲市場與電競核心使用者,增加新的遊戲顯卡需求。

而在個人電腦市場也傳出好消息,在連續六年衰退後,開始復甦趨勢,Gartner 2018年第二季PC出貨報告,六年來首次季成長,較去年同期成長1.4%,達到6210萬台。

同時,NVIDIA正在努力擴大數據中心的市占,並且利用新推出的 TensorRT 4 軟體拓展 AI 端,同時超級電腦也獲得政府資金贊助。

黃仁勳無特別看好挖礦財,大跌5%是市場過度反應

第一季度挖礦需求為NVIDIA帶來2.89億元營收,占總營收9%,第二季陡降到1,800萬美元,占總營收不到1%,遠比NVIDIA預估的一億美來得低,讓外界以為,NVIDIA過度樂觀看待挖礦需求,造成股價大跌5%,但事實上,這是市場過度反應。

怎麼說?NVIDIA巨大的營收預估差距僅表示挖礦需求有著「測不準」特性而已,早在五月份台灣GTC大會黃仁勳就很「淡定」看待挖礦帶來的營收貢獻。

「虛擬貨幣市場對我們來說本來就是額外的紅利(Bonus),如果沒有也沒有關係,我們在其他市場成長性很高。」黃仁勳當時這麼說。

「GPU價格走跌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過於昂貴的GPU會導致電競玩家無法負擔,我們的GPU是專為電競玩家打造的。」

因此NVIDIA也沒有針對挖礦需求投資或設計研發晶片。而且不僅NVIDIA這樣看,台積電與創意等台灣半導體廠商都也都是這樣看待的,一致地保持著「有很好,但沒有也沒有關係」的態度。也因此對於下半年的挖礦需求財測也都是「保守中的保守」NVIDIA第三季營收財測低於分析師預期可能就是這種保守策略。

何況挖礦需求僅是猛然減弱,並非「完全消失」。以比特幣來說,在中國,1個比特幣的採礦成本約2,000與3,000美元間,也就是說,只要比特幣價格高於NVIDIA GPU需求還是會存在的。(截自目前比特幣價格為6397美元)

Turing架構的系列新顯卡推出將能為NVIDIA帶來12至18個月內的遊戲業務收入成長。加上資料中心與遊戲業務成長穩健,可以吸收挖礦需求減少的負面影響。

就此來看,雖然挖礦營收與預期差異巨大,但對於NVIDIA的總體營收影響,僅是短期,挖礦財來得快,也走得快。快的話可能在下一季財報NVIDIA就可以擺脫投資人對於挖礦這個「意外之財」的期待帶來的陰霾。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