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CPU缺貨有錢也買不到,是產能不足還是飢餓行銷?
Intel CPU缺貨有錢也買不到,是產能不足還是飢餓行銷?

英特爾CPU缺貨情況嚴重,可能導致今年筆電出貨量比2017年衰退0.2%。

多款CPU缺貨,電腦DIY、OEM大廠都買不到

電腦DIY零售商表示,「最近不只第八代,intel處理器基本上都大漲。」2017年上市的Coffee Lake系列14奈米的Core i5-8400, i5-8500, i5-8600 and i7-8700等CPU都因為缺貨價格水漲船高,以Core i5-8400 來說,最新價格已經漲到台幣7300元,但比起年初不到6000元,漲幅高達21.6%,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零售通路表示,缺貨並非一兩個月短期現象,會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因此大部分商家僅販售給整機組裝給買家,不再單獨販售。

除了2017年第八代Coffee Lake系列產品缺貨,今年八月才剛正式推出的14奈米的Whiskey Lake與Amber Lake系列晶片也供貨不順。

Intel已經先向外界預告產能與良率有限的問題,而電腦OEM廠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與NB代工廠仁寶總經理翁宗斌也都在媒體前證實最新系列晶片大缺貨,而且可能要2019年第二季才能解決,也同樣面臨「有錢也買不到」的困境。

9月缺口將約5%至10%,低毛利CPU外包台積電救火?

Intel沒有說明目前14奈米產能總缺口有多大,但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8月英特爾處理器供給缺口約5%,9月缺口將約5%至10%,第4季缺口恐將進一步超過1成。而供貨不足的問題可能使得今年筆電出貨量比2017年衰退0.2%。

為渡過這個產能大缺口難關,傳出Intel可能外包部分晶片組給台積電代工製造。《電子時報》指出,「Intel可能將利潤較低的入門級產品H310與300系列晶片組外包給台積電代工製造,自己則專門生產高利潤的伺服器和晶片組。」不過,報導也指出這並非台積電第一次幫Intel代工,台積電先前已經是Intel FPGA晶片與iPhone基頻晶片的代工製造廠商。

缺貨恐達半年,Intel內部管理可能出問題

Intel並沒有說明缺貨原因,不過過去在DIY零售端Intel CPU並不常發生缺貨或僅有單一型號缺貨發生,但這一次是多個型號集體缺貨,導致全系列集體大漲價,並不多見。

除了DIY零售端,宏碁、仁寶與華碩等OEM大廠,甚至連蘋果也都集體碰到大缺貨潮,而且產品還橫跨去年就推出的Coffee Lake與今年的Whiskey Lake即Amber Lake系列多項產品,加上缺貨期長達半年以上,讓外界認為原因並不單純,猜測Intel內部管理可能出了大問題。

其中Intel 10奈米技術延遲到2019年才出貨多被視為原因之一。除了10奈米技術延宕,Intel CPU尚未解決的資安漏洞問題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對手AMD乘勢而起

另外,也有業者認為可能和Intel的飢渴行銷策略有關,Intel藉由控制CPU數量保持一定的市場價格,拉抬產品毛利,不過,這個策略可能性並不高,因為10奈米製程延宕的Intel目前正面臨AMD的威脅。

過去AMD與Intel一直都保持很大的市場差距,在2016年AMD的市占率還不到10%,大部分都是Intel的天下,但今年AMD喊出拿下20%市占率的口號,另一方面,過去AMD的CPU雖然CP值較高,但有溫度過高,容易發燙的大缺點,不過,這個缺點在第二代Ryzen CPU大為改善,在效能與溫度管控上已經有顯著的進步,這對於Intel都是一大威脅。而若缺貨期真的長達半年,那也給予競爭對手AMD一個乘勢而起的好機會,Intel應不致於挺而走險。

關鍵字: #英特爾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