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107年的百年老品牌IBM,近年在轉型的十字路口上,面臨年營收持續下降的困境,現在執行長羅密提(Ginni Rometty)在2012年上任以來,IBM的營收已經萎縮將近25%。
為搶攻雲端運算大餅,IBM宣布以340億美元收購開源軟體公司紅帽(Red Hat),這筆交易除了是IBM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交易,也是美國科技業第三大交易。
IBM歷來最大規模收購案
科技巨頭今年非常熱衷於收購開源軟體商,不到半年前,微軟(Microsoft)才以75億美元收購軟體原始碼代管服務平台GitHub; Salesforce也以65億美元收購軟體整合平台MuleSoft。
上週日,IBM宣布以每股190美元、總計約340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兆元)現金收購開源軟體公司紅帽(Red Hat),這項併購預計在2019年下半完成。未來紅帽會成為IBM混合雲端(Hybrid cloud)部門底下的一部分,紅帽執行長 Jim Whitehurst 將加入 IBM 管理團隊,並向執行長羅密提(Ginni Rometty)會報工作。
「併購Red Hat將能突破現在的局面,改變雲端市場的一切。」現年61歲的IBM執行長羅密提(Ginni Rometty),正積極帶領這家百年科技公司朝雲端、AI、資安軟體等領域發展,紅帽執行長Jim Whitehurst則認為,加入IBM後能得到更多的資源,加深在開源領域的影響力。
這次收購案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340億美元的金額除了是IBM歷來最大規模的收購案,同時也創下美國科技產業第三大併購金額的紀錄,僅次於JDS Uniphase 在 2000 年以 410 億美元收購光學元件供應商 SDL,以及戴爾和EMC在2016 年 670 億美元規模的併購。
成立於1993年的紅帽,是一家開發和銷售Linux作業系統,以及開源軟體的供應商,在1999年網路泡沫化巔峰時上市,在截至 2 月 28 日的會計年度中,營收為29.2億美元(約新台幣905.38億元)、獲利2.59億美元(約新台幣80.31億元),2017 至 2018 財年的營收成長 21%。
許多企業的伺服器都使用紅帽的 Linux 開源軟體,近年也開始發展雲端運算,收購完成後,紅帽將會持續保持開源。
在競爭激烈的雲端市場中奮力一搏
現任IBM執行長羅密提(Ginni Rometty)從2012年上任以來,因為硬體、軟體和服務產品事業銷售下滑,讓整體營收萎縮將近25%,雖然羅密提近年一直致力於在雲端服務、AI、資安軟體等領域布局,不過根據最新一季財報,第三季營收187.5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並沒有達到華爾街預期。
為了讓公司加快轉型腳步,羅密提在2016年曾對外表示,IBM已經不再是一家單純的硬體、軟體服務公司,已經轉變成一家提供雲端平台解決方案的公司。因此,這次與紅帽340億美元的交易,意味著IBM加緊力道、規模,在競爭激烈的雲端服務市場中奮力一搏。
如果要發展物聯網、AI,雲端服務市場是相當關鍵的,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數據,2018 年全球公共雲端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可達3058 億美元,較去年成長 17.5%,預計到了2020年,全球雲端運算市場規模能來到 4114 億美元。
過去IBM相對比較不受到開發社群的青睞,在將紅帽收歸旗下後,能進一步鞏固在雲端市場的地位,紅帽也能透過IBM得到更多的資源與曝光,透過紅帽的加持,IBM等同獲得與亞馬遜、微軟這些市場領先業者競爭的能力,甚至透過規模龐大的雲端市場,進一步驅動營收成長,然而在雲端運算市場被Google、微軟、亞馬遜等巨頭瓜分的態勢下,市場能留給IBM多少機會,仍留給外界不少疑問與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