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新聞讓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按照會議安排,事件的主角中國生物物理學者賀建奎,將於11月28日上午11:30發表演講。雖然昨天傳出賀建奎(首圖)已退房離開的傳聞,但昨天12:50,演講推遲了一個多小時後,賀建奎現身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對各方質疑作出了回應。
賀建奎解釋說,這項研究原本是提交給一個期刊的,但是由於「保密性不強,所以數據被洩露了」,「這個結果是不小心公佈的」。目前實驗已遞交倫理委員會,同時他強調他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對此事完全不知情。
實驗的費用最初由他自己承擔,後來去到醫院進行研究,另有一些成本是大學院系提供的。
天眼查顯示,賀建奎共擔任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他表示「我的公司沒有參與,不管是資助還是其他運作。」
CCR5基因的敲除是顯著的預防HIV的方法。
賀建奎的實驗選擇了CCR5基因作為編輯對象,但學術界不少人質疑中國流行的HIV病毒是CXCR4嗜性,敲除CCR5作用不大,且研究表明CCR5缺失會對人體免疫力產生影響。
對此賀建奎給出了三個原因:
CCR5基因的敲除是顯著的預防HIV的方法;
他們對CCR5已有十幾年研究和臨床試驗,並且事先在小鼠和猴子身上做過實驗和評估,確保安全性;
CCR5是一個簡單的單基因,適合作為第一個模型。
對於這兩個孩子的未來,我會用我自己生命的下半輩子來負責。
在此次基因編輯嬰兒風波中,嬰兒所面臨的風險、技術的可靠性等問題一直受到質疑,且之前根據外媒報導,出生的雙胞胎中只有一個是基因編輯成功的。
賀建奎在演講中表示,「兩個基因序列得到預期效果的改善」,其中有一個存在潛在的脫靶風險,但距離其他的基因很遠,他們也將此事告知過嬰兒的父母,他們將一直對兩個孩子持續追蹤至18歲,屆時如果孩子同意,監測將繼續。 「對於這兩個孩子的未來,我會用我自己生命的下半輩子來負責。」
他也承認知道中國禁止此類實驗,所以不會公佈露露和娜娜的身份,但「我們對這對夫婦和孩子製定了非常完善的計劃。」
據他介紹,原本有八對夫婦參與了實驗,均透過愛滋病互助志願者平台招募,特點都是父親為HIV陽性,母親為陰性,但有一對中途退出。志願者都有不錯的教育背景,對HIV相關知識了解較多,「而且他們有社交網絡,所以當我們去聯繫他們的時候,他們肯定是知道可能的好處和風險的,權衡之後他們才最後決定參與。」告知同意書已公佈在網上供公眾查詢。
此外,本次研究一共有31個受精卵成功成長為囊胚細胞,30個發育成胚胎,「目前受試對象中,還有一枚基因編輯胚胎植入,並且處於懷孕階段。」
現場有記者詢問賀建奎:「如果這兩個孩子是你的孩子,你是否會做這個實驗?」
「如果是我的小孩有先天缺陷,我會讓他第一個參與試驗。」賀建奎沒有猶豫。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