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創造更好的個人化服務體驗,許多企業紛紛導入聊天機器人(ChatBot)技術,LINE為擴大商業應用,在2018年的LINE Taiwan TechPulse開發者大會上,透露將推出全新版本的「官方帳號」,開放不同的API(應用程式介面)供串接,讓企業能發送更加客製化的資訊給客戶。
此外,LINE也將開放台灣開發者將可以使用Clova的「聊天機器人引擎」,以及「NLU(自然語言辨識)API」來訓練與開發聊天機器人,最後LINE也預告將整合旗下服務的所有用戶數據,整合平台的行銷資源,更在地化深耕台灣市場。
「以量計費」新版官方帳號2019年登場
LINE@是許多企業品牌經營社群的重要管道之一,LINE平台新創事業暨產業開發部總監陳鴻嘉透露,2019年將推出「官方帳號2.0計畫」,跟過去最大的不同是不必再經過審核就能申請,且採用「以量計費」模式,用多少功能付多少錢,讓無論大企業、小企業都能有合理的使用成本。
為了要讓企業應用走向客製化,LINE工程師Yvonne Wang介紹了三個全新的API,首先是「Quick Reply API」,開發者可以幫用戶設想可能會用到的幾個回覆答案,透過快捷鍵的設計,讓用戶不需要打字輕輕一按就能一鍵回覆,這款API不僅讓用戶更便利,對開發者來說,也能省去做語意分析的麻煩。
ChatBot可以將人類從重複性極高的初階客服中解放,就能讓人力去處理需要複雜判斷的客服事件,讓「人」跟「機器」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當ChatBot無法處理客服問題時,傳統的作法是會提供電話號碼,讓客戶自己播打轉接人類客服,過程需要不斷跳轉頁面使用起來並不便利。「Call API」的功能,可以做到直接在聊天室轉接網路語音通話,也就是透過LINE官方帳號直接打給人類客服接手,讓所有需求在同一個頁面中完成。
最後,為了不讓用戶被訊息轟炸,「Custom Audience」可以傳送客製化的訊息,以發送「分眾」訊息的方式,讓用戶只接收到自已真正需要的資訊,未來商家在投放廣告時也能更加精準。總監陳鴻嘉透露,新版的官方帳號預計2019年第二季就會在台灣推出。
海外唯一設有工程團隊的辦公室,LINE在地化深耕台灣市場
為了提升ChatBot滿意度,讓對話體驗更有「人味」便是一大關鍵,然而目前LINE Messaging API無法處理自然語言辨識,中小型企業若要自行開發也不太可能有資源跟時間。LINE平台新創事業暨產業開發部總監陳鴻嘉宣布,未來台灣開發者能使用Clova的「聊天機器人引擎」,以及「NLU(自然語言辨識)API」來訓練與開發聊天機器人,LINE透過開放技術給第三方,讓開發者不用自己做訓練模型,讓平台上商業用戶的對話的語意分析做到更精準。
會後的訪問中,陳鴻嘉不斷強調「全球化的布局,在地化團隊的重要性」,台灣LINE將跨大招募250位新血的規劃,「除了日、韓總部,台灣是海外唯一設有工程團隊的辦公室。」這一席話,能能看出LINE對台灣市場的重視。
LINE在今年陸續推出LINE購物、LINE Today、LINE Mobile、LINE Pay 一卡通帳戶、LINE旅遊等新服務,過去各項服務所蒐集到的用戶數據,都只能用在個別的服務中,例如LINE Today根據用戶點擊新聞的習慣,進一步個人化推薦內容,「未來整合行銷應該要跨團隊合作,」陳鴻嘉目前LINE上的用戶資料都存在日本,以後希望把台灣的資料留在台灣管理,打造一個屬於台灣的「資料倉儲」。
陳鴻嘉談到,大量蒐集的用戶數據若經過梳理,對於用戶喜好的準確度可以高達70%~80%,對旗下各服務平台來說是一大珍貴資源。未來若各服務底下蒐集到的數據可以通用,在「個人化」體驗這塊LINE就能做的更到位。
不過應用龐大的用戶資料會不會有隱私疑慮呢?陳鴻嘉強調LINE所蒐集的資料是「用戶的使用數據」而非「個資」,且用戶的ID、生日等資料都會做去識別化處理,「我們的目標,只要做到能辨識是否是同一個用戶就可以。」
且這些資料若要在內部跨部門使用,都要先經過資安團隊審核,「會設下不同團隊之間的權限控管。」這類資料的應用,可以幫助未來商業帳號在發送訊息時,能更精準做到「分眾」,陳鴻嘉說:「過去發訊息都是群發,現在已經可以鎖定某一個群體,已經產生很大的成效了,全球慢慢走向精準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