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創新!香港本季發10張網銀執照,小米、騰訊等29家搶吃
刺激創新!香港本季發10張網銀執照,小米、騰訊等29家搶吃

就在西洋情人節這一天,台灣三家純網銀發起人紛紛完成交件,金管會預計將在今年6月底前公布兩家核准名單。

與台灣往來密切的香港,也將在今年第一季發出純網銀執照,跟台灣不同的是,香港當局沒有限制執照核發的數量,只針對不符條件的申請者退件。

根據《金融時報》消息,包括螞蟻金服、騰訊、小米、眾安保險、阿里巴巴都有機會入列取得執照。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國際重要的金融中心,大型銀行早已掌握大部分的市場,未來取得牌照的公司,將能更輕易地提供客戶數位產品以及服務,可想而知,未來在香港,傳統銀行與科技公司的競爭將越演越烈。

騰訊、小米,都有機會取得牌照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18年5月,開放非金融機構參與網銀申請,截至去年8月,當局共收到29家機構遞交網銀執照申請,並表示會依照營運模式、業務計畫可行性、財務實力、科技應用等因素,挑選最為突出的申請者,預計將在今年第一季,發出8~10張不等的執照。

《金融時報》指出,包括螞蟻金服、騰訊、小米、眾安保險、阿里巴巴等,都是相當有機會入選的公司。

Tencent
根據《金融時報》消息,包括螞蟻金服、騰訊、小米、眾安保險、阿里巴巴都有機會入列取得香港網銀執照。
圖/ shutterstock

根據高盛的研究,香港有66%的零售銀行貸款,都由恒生銀行、渣打集團、匯豐、中國銀行(香港)這四大銀行把持,甚至在信用卡和抵押貸款業務的比例還更高。諮詢公司Capco Digital分析師Isabel Wendleken認為:「他們(指四大銀行)掌握大部分的市場,對他們來說要改變並不容易,如果網銀朝對的方向發展,將能夠很大程度顛覆這個產業。」

只有53%的香港人對銀行服務感到滿意

中國在2014年就批准了第一家純網銀「微眾銀行(WeBank)」,靠著大股東騰訊旗下通訊軟體龐大的用戶基礎,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純網銀業者。但嚴格來說,純網銀業務仍處於早期階段。

反倒是螞蟻金服和騰訊這些公司在金融市場掀起波瀾,透過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經讓多數中國人棄現金不用,年輕一代也都非常習慣在手機、電腦上管理財務,甚至這些支付平台業者,還進一步結合食品外送、社群等服務,跨大生態圈影響力,對多數中國人來說,傳統銀行的模式已經過時。可以想見的是,當騰訊、阿里巴巴若順利取得網銀執照,將成為傳統銀行業者最強力的對手。

根據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數據,2018年只有53%的香港人對銀行服務感到滿意,相較於美國的88%、英國的78%數字算是偏低。香港選在這個時間點開放網銀執照,高盛分析師Gurpreet Singh Sahi就點出:「因為大家已經意識到香港落後其他國家地區。」

hong kong
當局大動作的開放執照,也能反映對於「創新」的焦慮。
圖/ shutterstock

大舉開放申請,反映對於「創新」的焦慮

在英國殖民的背景下,過去香港擁有一套完善且成熟的西方銀行制度,與缺乏金融基礎建設的中國相比,香港人都能方便的享受金融服務,且香港金融業發展成熟,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然而在金融創新上,香港卻不如其他國家來的豐富,從當局大動作開放執照來看,也能反映對於「創新」的焦慮。

此外,純網銀因為少了實體分行,對於監管的要求更為嚴格,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曾說:「整個純網銀的生命,就是資訊安全。若發生問題,不要說讓社會不安定,我晚上也睡不著。」

因此也有一派聲音認為,在監管相對完整的香港,若在發展純網銀時態度保守,就有可能導致創新能力不足。無論如何,最終科技巨頭若順利執照入手,就像高盛分析師的評論:「香港會成為銀行與科技業者的一級戰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1989年創立的創見資訊(Transcend),成立近40年來,始終以穩健的研發實力與對市場脈動的敏銳掌握,積極應對高速變動的科技浪潮。如今,不僅成為記憶體與儲存裝置的代名詞,還是將台灣技術力推向全球的代表品牌,從歐美、亞洲到新興市場,都能看到創見的產品,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工業設備與企業解決方案中。

為了進一步將影響力擴及更多市場,2024年第四季起,創見再將自家產品上架亞馬遜網站。如今,僅僅投入半年,創見便取得優異表現,今年第一季和去年同期相較,營收足足成長150%。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解釋,創見的銷售模式,分為B2B和B2C兩種。以B2B來說,過往是透過地區代理商,負責不同市場的推廣、銷售、售後與通路管理,但隨著電商發展日益蓬勃,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直接在網路上購物。眼見電商的潛力,創見決定在經營台灣本地的PChome、MOMO等電商通路之餘,再快速組建團隊,投入跨境電商,並首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個營運中心、數億活躍用戶,能協助台灣賣家將產品銷往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目前,創見的行動固態硬碟、攜帶式攝影機等多元產品,已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市場,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從通路走向消費者,創見從亞馬遜銷售數據中挖掘產品新機會

「對我們而言,加入亞馬遜立即感受到的好處,不僅是業績成長,而是可以直接接觸消費者。」陳柏壽強調,從代理商獲得的消費者資訊較片段,團隊是到直接展開跨境電商的營運後,才陸續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的心聲。

像是團隊就發現,創見20多年前的舊款產品「2G記憶卡」,在亞馬遜上意外受到消費者青睞,「這種以往我們認為可能不太有人願意再買、很老的產品,沒想到還是有人在找,代表亞馬遜的長尾效應非常廣泛。」陳柏壽指出,亞馬遜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消費者,大家都認為,任何在自己市場找不到的產品,只要上亞馬遜網站就一定能買到,「所以我們在亞馬遜上獲得的流量、觀察到的消費者行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商業洞察。」

亞馬遜物流FBA與AI工具雙引擎,創見用跨境電商加速全球化布局

那麼,讓創見快速取得業績成長的秘訣是什麼?

陳柏壽分享,創見加入亞馬遜後,首先使用的工具,便是「商機探測器」,「這絕對是所有要進軍亞馬遜的賣家,第一個要用的工具。」商機探測器除了能協助賣家洞悉市場,理解競爭對手是誰、主力銷售產品有哪些,還能一口氣掌握產品關鍵字、價格帶和銷量資訊。賣家就能依據數據進行產品種類和價格、廣告投放的策略安排。創見近來正在開發的一款新品,就是將「商機探測器」做為市場調查的來源之一,成為研發功能時的重要利器。

其次,隨著生成式AI風潮興起,亞馬遜也推出「A+頁面Gen AI」「AI圖片生成工具(Image Generator)」等相關工具。創見剛加入亞馬遜時,因為產品多又希望能儘速上架,團隊便運用AI+內容產出圖片,「攝影師來不及拍照時,亞馬遜提供了一些省時又省力的生成式AI工具。」

另外,儘管創見在美國有分公司,但亞馬遜的物流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也是賣家必備的工具之一。賣家只要將產品放在亞馬遜的倉庫,FBA便會協助送至消費者手中,要是產品有問題,FBA也會負責收回,「這對所有想做品牌,或是在目的地市場沒有分公司、團隊的賣家,是很方便的工具。」

陳柏壽提到「將產品上架亞馬遜,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而要是能善用他們提供的各種工具,就會成為贏家。」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的品牌旗艦店。
圖/ Amazon

從亂撒廣告到精準打擊:品牌靠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跑出北美市場新解法

但亞馬遜全球開店並非讓賣家自行摸索,官網上設有學習中心,內含眾多免費官方培訓課程,同時也投入教學資源,推出台灣獨有的「企業海外陪跑計畫」,由學長姐賣家領跑、專業導師陪跑,再搭配電商工具與服務商的協助。陳柏壽笑稱,起初團隊在平台上亂撒廣告,是陪跑導師手把手指導、陪著檢視成效,大夥才逐漸抓到投放廣告的關鍵。

如今,創見在善用亞馬遜的工具後,確實愈來愈了解北美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

原先,團隊以為自家的1TB、2TB等大容量行動固態硬碟,較具銷售潛力,沒想到256GB的迷你行動固態硬碟反而更受歡迎,「大容量產品是美系品牌的重兵部署地,投入許多資源,我們不容易找到破口,但相對之下,小容量產品就成了突破點。」

創見也持續透過亞馬遜,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完善產品線,像是密錄器便斬獲不錯表現。這類產品過往都透過代理商,以專案模式在線下銷售,但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密錄器在線下的價格較高昂,從網路購買成了另一個好選擇,「這類產品之前在亞洲賣得比較好,但在亞馬遜上銷售,讓更多人認識『創見』,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有助於未來取得更多跨界生意。」藉由檢視消費者在亞馬遜上留下的評論,團隊更回頭調整介紹產品的方式,從文字直接改為影片,以更貼近市場需求。

接下來,創見將持續鎖定人口基數大、GDP高、匯率穩定的市場,透過跨境電商發展全球業務;歐洲、澳洲、新加坡、中東等可以將產品再往外銷售的新興站點,也是瞄準的重點。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部已經有共識,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從決定要做到全速啟動,很快地就開啟跨境電商之路。
圖/ 數位時代

行動力與執行力!創見用對思維、人才與工具,快速打開全球通路

面對現今快速變化的市場,陳柏壽建議,投入跨境電商首重「改變思維」,必須理解箇中操作模式,與過往的傳統外銷完全不同;其次,還要找到具相關經驗的團隊。

亞馬遜全球開店也分享觀察,創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亮眼成果,關鍵在於主管的全力支持、團隊快速到位,以及敏捷的學習與調整速度,「創見確定要投入跨境電商後,做的就是長遠通路規劃。一方面迅速找到外貿、市場行銷等多元人才,同時清楚知道目標,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成果很快就出來了。」

陳柏壽進一步強調,當思維、團隊都到位後,決勝關鍵就在工具的使用。亞馬遜上有眾多工具,還能直接探知消費者需求,賣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與競業產品的差異性,並就此往下發展、設定策略,「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你的產品具備足夠競爭力,亞馬遜全球開店就是協助你把握機會、賺到更多生意的最佳夥伴。」

5 月 21-22 日 | 台北文創 14 樓
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限量席次 立即報名

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