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曾犯過特斯拉一樣的錯!和碩蹲6年馬步迎交通浪潮
蘋果曾犯過特斯拉一樣的錯!和碩蹲6年馬步迎交通浪潮
2019.03.27 | 蘋果

蘋果春季發佈重點圍繞內容服務,硬體不再是重心,加上主要iPhone代工廠緯創拋出「產能過剩」議題,身為iPhone第二大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6日表示,手機硬體產能確實過剩(over-capacity),但智慧交通有機會成為支應和碩工程師跟產能的下一個機會。

手機產能過剩,下一波浪潮是交通

在緯創預告今年縮減資本支出,不再大規模擴廠後,童子賢26日出席智慧城市展開幕典禮時回應,供過於求是每一個產業發展過程中都會看到的現象,「沒有錯,現在智慧手機硬體也同樣面臨產能供過於求,」他說。

C094D0B4-C366-44C2-BA94-85E90DEEFCC6.jpg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說,硬體產能過剩會自動調往下一波需求上。
圖/ 王郁倫攝影

不過,凡事並不需極度悲觀。他說,產業會有自我調節能力,2000年後主機板產能過剩,業者自動將產能調整到筆電製造,後來又自動調整到智慧手機,每一次調整都吻合消費者的需求,不是虛的。

他因此引述馬克斯的名言: 如果沒有消費,一切生產都沒有意義 。硬體產能往往跟著需求走。

童子賢說,生產太多給消費者,消費者也會覺得不太幸福,如今手機有保護玻璃,不太會壞,但手機已經推出超過12年,是近30年來當紅期最長的產品。

童子賢說,「搞到產能過剩就是Non sense。」其實和碩的實驗室內,關於交通的發展已經默默進行五~六年,在兩、三年內,智慧交通發展跟設計能力都已有所突破,智慧交通來日方長,電動車將有具體發展空間,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支持和碩工程師跟工廠產能,「我們逮住商機調整產能,未來可以移轉,」所以他認為不必擔心產能過剩的問題。

蘋果VS特斯拉,新產業初期都曾犯錯

對於近期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對新車展開降價,引發消費者嚴重抗議。童子賢表示,事實上,蘋果iPhone在2007年前期也曾做過一樣的事,當時推出第一代iPhone沒多久,隨即就對高階機種降價,並把某些低階機種淘汰,結果引發才剛買的消費者抱怨,最後蘋果緊急補發折價券安撫才解除危機。

限編輯使用_shutterstock_1228121803_iphonexr.jpg
蘋果也曾在iPhone第一代上市時,瞬間降價造成用戶抗議
圖/ Leszek Kobusinski via shutterstock

童子賢說,新品上市初期價格貴,是因為必須把研發經費分攤到每一台產品上,蘋果當年的行為跟現在特斯拉很像,很多人因此批評蘋果是工程師業者、不太會做生意,「但顯然發生這樣的事,表示產業新鮮,還在摸索規律,也意味產業未來爆發性可期待。」他觀察。

蘋果第一代iPhone在2007年6月推出,有8GB及4GB版本,但9月卻宣佈降低8GB版本價格,並停止生產4GB版本,降價後,數百名iPhone消費者發郵件向蘋果抗議,當時執行長賈伯斯因此舉行記者會致歉,並補償消費者100美元App Store現金券。

童子賢也透露,未來半年至一年內,和碩會有很多令人訝異的消費產品趨向成熟。

科技領袖瘋官方帳號,直播互動多

近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成立LINE@帳號經營粉絲,對於科技領袖與國家領袖都紛紛成立Facebook及LINE官方帳號風潮,童子賢笑說,這有一點大家都變館長的感覺。

他也透露發現中國有山寨童子賢微博帳號,還是同事告知才知道,同事誤以為是他的本尊經營,還向他稱讚過年賀詞寫得真好,此時童子賢才知道在中國有人以他之名,放上照片經營微博,「我根本沒有微博!」童子賢打趣的說,他看過對方發佈的內容中規中矩,寫得比他想像的好,同事說要幫他去檢舉,後來狀況如何便沒再追蹤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