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標記上千則Alexa錄音,亞馬遜員工都聽到什麼?
一天標記上千則Alexa錄音,亞馬遜員工都聽到什麼?
2019.04.11 | Amazon

「Alexa,今天天氣如何?」透過語音助理輔助日常,已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亞馬遜Alexa可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不過,未來和Alexa互動時,內容可能得考慮三分,因為所有對話亞馬遜員工都聽得到。

亞馬遜為用戶對話內容進行標記,強化AI辨識能力

身為語音助理領域的先驅者,亞馬遜在人工智慧上的投入不遺餘力。為改善Alexa的語音辨識功能,亞馬遜在全球有數千名員工及外包團隊,專門負責收聽用戶對智慧喇叭所說的話語,對內容進行轉錄及標記,教導語音助理進一步認識人類的語言。

Alexa
亞馬遜會透過民眾命令Alexa的內容,協助訓練AI的語音識別能力。
圖/ shutterstock

當對語音助理說明星、歌手的姓名,亞馬遜工作人員會標記泰勒絲(Taylor Swift)是位音樂家,藉由這種方法擴充Alexa的資料庫。

這種稱為「標記」的作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十分常見,透過標記員的註解,提升圖像辨識、語音識別等技術,這些在幕後默默訓練人工智慧的標記員,說是AI領域發展的基石也不為過。

每天聽上千則錄音,員工會在群組分享收聽內容

負責為Alexa收錄語音進行註記的亞馬遜員工透露,他們每天工作9小時,一天下來每人會收聽上千個語音片段。

另一位負責相同任務的員工表示,大部分收聽到的內容都很普通,但偶爾也會有些用戶肯定不願令他人聽到的內容,例如一位女性在洗澡時五音不全地哼著歌曲;孩童尖銳的哭喊求救聲;甚至是與犯罪有關的語音內容。事實上,有兩位員工聲稱曾收聽過與性侵害有關的錄音。

負責標記Alexa收錄語音的員工之間,有個用於傳遞資料的內部聊天群組,但偶爾他們也會在群組內分享工作上聽到的有趣內容,或者吐露那些令人內心沉重的錄音,緩解精神壓力。

亞馬遜強調嚴加保密民眾資料

Alexa身為貼近民眾生活的語音助理,從人們日常中剪取訓練素材這件事,也難免引發隱私上的疑慮。對此,亞馬遜發言人表示,他們僅對非常少量、且有助於改善語音辨識能力的錄音內容進行標記,目的是為了提升使用者和Alexa互動時的體驗。

Echo (1)
當民眾瞭解到,和Alexa講述的內容可能會被他人聽見,和語音助理的互動,可能會多一份芥蒂。

儘管員工可能會聽到一些較為私密的內容,亞馬遜聲稱,負責這份工作的員工,沒有任何管道獲得與用戶身份相關的資料,且所有資訊都經過加密,並設下層層驗證關卡,確保民眾隱私不會外洩;如果民眾不願為Alexa提供訓練素材,也能在Alexa的隱私設定中關閉這項功能。

這並非Alexa首度喚起人們對隱私權受侵犯的擔憂,去年5月時,曾發生一起Alexa誤將錄音片段傳送給使用者丈夫同事的事件;還有一位德國記者聲稱,與Alexa互動的語音內容,足以讓人辨識出用戶的實際身份。

為擺脫隱私上的疑慮,自去年開始,亞馬遜也開始發展不必大量人力的訓練方式,包括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與移轉學習(transfer learning)等技術,但目前依靠人力標記仍是最主要的訓練方式,至少在短期內,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以及個人隱私,或許使用者仍必須在兩者間進行取捨。

資料來源:彭博社The VergeBusiness Inside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