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能股王落難,英業達9年前搶親益通成最大苦主
昔日太陽能股王落難,英業達9年前搶親益通成最大苦主
2019.04.23 | 併購

太陽能電池大廠益通22日在停牌下,召開重大訊息,由董事長溫清章親自說明,將停工唯一仍營運的本田廠。這也意味將停止太陽能電池業務,未來,益通將陸續處分資產及庫存,是否轉型仍有未知數。

內情人事指出,根據櫃買中心規範,公司營運全面停頓逾六個月或連續六個月公告營業收入為零或負數者,得終止賣,若益通沒有營收,又陸續處分南科廠與科技二路廠,在6月21日股東常會同意後,極有可能下櫃、清算,將錢退給股東。

9DB08D55-F504-48CF-A48E-0AA8D8A1F8DF.jpg
英業達集團營運穩健,太陽能始終是沉重包袱。
圖/ 王郁倫攝影

根據財報,益通2011年至2018年總計8年時間,虧損高達136.94億元,相當於虧了4.3個股本,目前益通市值僅剩10億元,2018年底淨值為6.56元。

台灣缺電,曾帶動發展太陽能電池產業的多檔綠能股股價飆高,益通光能更在2006年曾衝上千元大關,成為台股股王,誰也沒想到13年後,益通股價僅3.24元,不勝唏噓。

昔日跟鴻海搶親,英業達認虧損10年

益通多年無法獲利,背後最大苦主,恐怕非英業達莫屬。2011年,看好太陽能產業前景,英業達急於多角化布局,看到益通要辦理2.3億股私募,創辦人葉國一意氣風發,不斷追加價碼,最後竟成功攔路劫親,以每股高出鴻海2元的價碼,從鴻海口中硬是搶走益通這塊肉。

英業達攔胡,不僅讓鴻海一度以為成功認購益通私募而公告,卻又在兩天後宣布破局,更讓益通股價大洗三溫暖,此案也在台股史上添了一筆紀錄。

IMG_4646.JPG
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加速太陽能事業整頓。
圖/ 王郁倫

最後,英業達以每股22元,總金額50.6億元取得益通私募,成為持股47.97%的大股東,英業達也與穩懋合資英穩達,加速集團布局太陽能,而益通因連續10年虧損,2018年才宣布減資59%,目前英業達持股降至34%。

未來若益通處分資產,甚至清算,英業達有機會拿回部分資金。

太陽能慘業縮編,英業達丟包袱

若真下櫃,對英業達並非壞事,多年來,英業達本業中認列太陽能事業體營收跟虧損,是拖累毛利率主因。舉例而言,益通2018年毛利率-37.9%,未來英業達擺脫太陽能包袱,對本業財報有正面幫助。

由於太陽能市場持續受各國貿易壁壘影響,價格大幅下滑,加上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價格競爭激烈,當地政府積極補貼本土企業,使得益通長期虧損,根據統計,從2011年英業達入股益通當年起,至2018年為止,益通總計虧損136.94億元,而英業達認列虧損高達34.96億元,相當每股0.97元。

Solar energy_太陽能
綠能發電前景看好,但太陽能電池模組價格卻不樂觀。
圖/ shutterstock

溫清章指出,自2012年開始,太陽能市場持續受到貿易壁壘影響,去年開始更有美國201、301條款,中國531新政,印度防衛性關稅,歐盟MIP結束等,從上游到下游系統市場價格都不穩定。

同時,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太陽能產業,使台灣太陽能電池價格面臨壓力,今年雖然價格稍微回穩,但仍然低於生產製造成本。

益通三廠房都將處分

溫清章表示,除本田廠將停工處分,其餘閒置廠房包括南科廠、科技二路廠,帳面價值分別為4.55 億元、2.7 億元,將委託2家仲介,以公開標售方式尋求處分。益通停止太陽能電池業務並處分本田廠,仍須於6月21日股東常會討論議決後實施。

目前不僅益通將停止業務,處分資產,另一家英穩達在2017年併購英懋達後,目前營運也表現不佳,9年中僅獲利兩年,但營運效率相對較好,董事長謝瑞海曾預言,中國因太陽能電站安裝率達標,補貼喊卡,將衝擊整個產業,甚至中國與台灣都將掀起關廠潮,如今一語成讖。

根據英業達統計,集團旗下益通、英穩達、英懋達3家太陽能相關企業,2011至2018年之間,總計虧損達152.55億元,如今隨太陽能投資業務陸續縮編,將對英業達未來轉型包袱減輕不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