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絕對是當代最偉大的行銷科技之一,推出時間不長,卻備受市場喜愛,包括品牌主、廣告代理商、媒體出版商、內容網站業者都積極透過該技術降低獲客成本、提升行銷廣告成效。
舉例來說,根據IAB與Accenture Interactive今(2019)年初共同發表的報告,在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與英國等歐洲市場,超過86%的品牌主已經在使用程序化廣告購買服務,而且,成效卓越。在美國,2018年,有超過85%的數位廣告版面是透過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進行,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不斷的上升。
那麼,台灣呢?
全球知名的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服務商–The Trade Desk北亞區資深副總裁Troy Yang表示,台灣一直佔據很獨特的市場地位–進軍大中華地區的測試市場,因此,台灣企業對於程序化廣告購買等新科技的接受度高,相關人員的素質也好,也因如此,The Trade Desk早在三年前就進入台灣,先後跟15家夥伴建立合作關係,一起服務台灣企業。「去年,台灣的業績呈現翻倍增長,相信今年會有更好的斬獲。」

日益普及的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
「因應公司規模、產業特性等不同,企業對於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的需求多不相同,我們致力於協助其透過The Trade Desk的產品服務優化品牌力與行銷廣告效益。」深耕台灣行銷廣告市場有成的Amnet總經理王冠翔表示,台灣企業對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的採用率較美國稍緩2到3年,但是,只要對數據資料的掌握度高,即可創造出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行銷服務,例如,伊甸基金會透過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接觸到更多的民眾,以及紐西蘭航空透過一系列影音廣告觸及更多喜愛釣魚、健行、冒險等不同旅遊型態的民眾。「根據統計,2018年,台灣企業花費在數位廣告的預算已經正式超過實體廣告,而且,投入的數位媒體型態多元,在這個狀況下,數據分析能力,至關緊要。」

Troy Yang指出,為協助品牌主、代理商打造以數據為本的創新行銷服務,The Trade Desk於去(2018)年推出包含Koa™(人工智慧預測引擎)、The Trade Desk Planner(媒體策劃工具)與Megagon™(全新的使用介面)等產品的新世代程序化廣告購買服務–Next Wave,讓企業可以更精準的規劃、預測與採購數位廣告。舉例來說,品牌主與代理商可以透過每秒可處理高達900萬個廣告的Koa™接觸更多受眾,然後,透過Megagon™即時掌握Koa™運算出來的廣告建議,在大幅優化時間與廣告預算的方式,極大化廣告成效。
跨螢多媒體成趨勢 用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才能精準觸及客戶
「隨著消費者的媒體使用行為不斷改變,建議企業在規劃數位行銷時,同時考量跨裝置、跨平台的廣告投放,以接觸到對的目標受眾。」Troy Yang表示,由於消費者的足跡散佈在各個地方,因此,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能否無縫的跟各個媒體平台鏈結十分重要,然後,依照消費者的喜愛,將搜尋、橫幅、影音與行動等廣告內容推播到桌機、筆電、平板、手機與聯網電視等通路。「在消費碎片化時代,從全通路尋找目標受眾的效果,絕對比鎖定單一平台來得高,而這,也是The Trade Desk努力的方向。」

為更好的協助台灣品牌主與代理商以更具效益的方式接觸到目標受眾,The Trade Desk除持續擴大台灣團隊成員、深化與合作夥伴的合作機制、推出更多易於使用的程序化廣告購買服務,更計劃在今(2019)年6月5日在台灣舉辦PROGRAMMATIC summit 數據行銷趨勢大會,介紹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的最新進程,同時,透過分享實際應用案例的方式,讓品牌主、代理商、媒體、內容網站業者親身體驗程序化廣告購買技術帶來的具體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