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開發者大會搶先看,AI火力展示還能再次驚豔嗎?
Google I/O開發者大會搶先看,AI火力展示還能再次驚豔嗎?
2019.05.07 | Google

五月份,美國西海岸格外熱鬧。

Facebook,微軟紛紛結束開發者大會後,Google也將在美國當地時間7日至9日迎來自己的主場,從Google CEO Sundar Pichai辦公室就能直接望向2019 Google I/O的會場——位於山景城的Shoreline Amphitheater。

寓意著「開放中創新(Innovation in the Open)」的Google I/O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

2018年,Google度過了跌跌撞撞的20歲生日。

「Project Maven」爭議持續發酵,遭來4000名員工聯名抗議;Android之父Andy Rubin被曝出性侵醜聞;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單槍匹馬接受國會三個半小時的「拷問」。

不過,這些都不能阻擋從全世界各地趕來的開發者,說Google I/O是他們最為期待的科技盛會一點也不為過。

今年初以來,Alphabet股價上漲超過20%。

不過臨近大會,Alphabet卻沒有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在2019年Q1財報中,作為支柱的廣告業務營收為307.2億美元,低於預期314.8億,比去年同期成長15%,遠低於去年24%的成長率。包括Play Store、硬體和雲端業務在內的其他業務收入為54.5億美元,低於預期的56.7億美元,其他投資收入為1.7億美元。

雖然總營收仍然保持增長,但是細分業務的增長率下降,以及低於分析師預期的表現,市場對此給出了直接的反饋。財報發出後,Alphabet 股價跌幅近8%,市值蒸發了600多億美元。近乎單一的盈利模式是限制營收的重要原因,尋求另外的增長點,Google加碼雲端端運算的決心也顯而易見。

上個月,Google剛剛舉辦完Cloud Next開發者大會,接過接力棒的托馬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闡述了Google Cloud的下一步,而除了被擺在前的雲端運算,接下來Google將對業務重心有何調整,《極客公園》整理了有可能出現在今年Google I/O上硬體和軟體亮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硬體是重點,Pixel新機、智慧家庭設備將亮相

2016年,Google用Pixel代替Nexus品牌,走起了高階手機路線。不過據Google CFO Ruth Porat表示,「Q1 Pixel手機系列銷售額低於去年同期,部分原因是整個行業都在大力促銷,Pixel面臨來自高階手機市場的壓力。」

也許是銷量不佳讓Google打起了中端市場的主意。

頗有意味,一個月之前Google Store官方放出「信號」暗示將有兩款中階手機:Pixel 3a和Pixel 3a XL面世。

Google Store的登錄頁面寫著,「On May 7,something big is coming to the Pixel universe。」(5月7日,Pixel家族將迎來重要成員。)

螢幕快照 2019-05-07 下午1.32.21.png
Google Store官網登錄頁面寫著「On May 7,something big is coming to the Pixel universe。」| androidcentral
圖/ Google Store

雖然每年「Made by Google」秋季發布會是硬體主場,I/O更多定位於開發者大會。但是也有在I/O上發布硬體的先例,比如2016年Google就發布了Google Home智慧音箱。

此外,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Pichai和Porat也暗示了硬體會是I/O的重頭戲,除了有苗頭的Pixel手機,Porat還提到了Home智慧設備系列。

Porat稱,「儘管面臨高端手機市場的壓力,但是我們對於智慧家居設備(尤其是Home Hub 和Home Mini)的發展勢頭感到滿意。期待5月7日,硬體團隊帶來新消息。」

「洩密者」依然是Google Store,三月份Google Store洩露了Nest Hub Max,有猜測稱後者是今年推出的Google Home Hub的加大版,螢幕從7吋加大到10吋,是一個更適合「觀看」的智慧音箱,同時還搭載Nest Cam(安全攝影頭)。如果屬實,勢必將引發一場關於安全隱私的討論。

「市場對Home家族產品的需求依然強烈。」Pichai 透露,「Google將會繼續發展由Pixel、Nest、Home組成的硬體陣容。」

Google的承諾,雲端遊戲平台Stadia

GDC大會上,Google發布雲端遊戲平台Stadia,打著「不限設備,不限地點」旗號的Stadia讓人們對於雲端遊戲抱有了更多期待。

但是期待之下,Google還有一些實際問題需要回答,比如Stadia正式發布的時間,用戶付費價格,Stadia背後的技術細節。

電話會議上Pichai被問及,Google是否可能因為這項雲端遊戲服務遭到遊戲出版商的抵制。因為在Stadia發布之後,遊戲分發商和開發商給出的反應「喜憂參半」,他們表示在決定支持和抵制之前,至少需要知道Stadia更多細節。

Pichai回復稱,Google正在與有意向加入Stadia的開發商全面地溝通,「今年晚些時候,我們會把一切整合起來,提供一項令人信服的服務,這也是團隊正在努力的方向。」「遊戲分發商和開發商希望看到我們的承諾,我們正在向他們兌現承諾,另一邊,他們也在努力投入。」

I/O或許成為Google交代Stadia進展的一個好時機。三天日程中,「Game」「Stadia」關鍵詞被反覆提及,比如在「Stadia Streaming Tech: A Deep Dive」的主題會議將會介紹Stadia串流媒體的技術細節,從如何將視覺質量最大化,到將每秒60幀的終端用戶延遲最小化。

Google Assistant,AI還能再驚豔嗎?

發布Google Assistant的新功能成為了I/O的必留曲目。

2018年,Pichai為Google Assistant新增了6種聲音,展示了Google Assistant如何幫助用戶預約美髮沙龍,交談過程中,那句與人類反應極為相似的「嗯哼」驚艷了全場。

這背後是Google為Google Assistant新增的Duplex技術,不久前,Google Duplex已經支持美國的Android和iOS設備。

除了技術上的進展,上屆Google Assistant還增加了一項有愛的功能,如果是孩子們與Google Assistant對話,需要加上Please(請)字。

Pichai當時宣布了一組數據,全世界超過5億智慧設備、40個汽車品牌、5000個家具設備都搭載了Google Assistant。

螢幕快照 2019-05-07 下午1.32.10.png
Google Assistant
圖/ Google Assistant YouTube

2019 CES上,Google Assistant展示「翻譯模式」,用戶通過喚醒內置「翻譯模式」的智慧設備,後者就能自動識別語種,並在顯示螢幕上翻譯成用戶要求的語言。

其實早在去年8月,Google Assistant就具備了雙語翻譯,而在CES上進一步拓展到27種語言,不過這項技術還有待完善。

除此之外,Google正在圍繞Google Assistant構建一個生態系統——Google Assistant Connect,允許第三方廠商將Google Assistant整合到自己的硬體中,提供特定功能。

Google Assistant還有很多想像空間,也許在I/O上,AI能夠再一次驚艷我們。

2016年,Google調整戰略從「mobile first」到「AI first」,舞台上留給Android的時間越來越少。2018年,Android P的亮點是與AI結合,例如新增了自適應電池(Adaptive Battery)功能,關閉無用的後台應用,調整螢幕的亮度這些事情都丟給了AI,Android越來越成為Google AI布局中的一環。

Android Q 強調隱私保護

今年Android Q的出現應該也沒有太多意外。測試版一個月前就上線了,按照以往的習慣,I/O會公布名稱和功能,並且在晚些時候推出正式版。

就目前的測試版訊息,Android Q推出全局暗黑(Dark Mode)模式,不過沒有提供直接的開關,而是隱藏在省電模式下;Android Q將進一步強調隱私保護,比如在定位權限管理上,當應用第一次開啟並需要調用定位權限時,系統提供「始終允許」、「僅在使用期間打開」和「拒絕」三種選項;有消息稱Google已經與三星合作推出支持Galaxy Fold折疊手機設計的Android P,Android Q也新增支持可折疊手機功能,新增類似於FaceID的面部辨識功能。此外,Android Q和AI還能如何結合也同樣值得期待。

去年底,Pichai在接受採訪時說,Google今天所面臨的挑戰,比其20年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要多。這一年,是Google「有史以來最為動盪不安的時刻」。弱冠之年後的Google會給全世界的開發者們送上一份怎樣的結果,只有等到I/O揭曉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關鍵字: #Google #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造AI無法取代的人才力,聯發科技攜手Hahow for Business培育跨域人才成果豐碩
打造AI無法取代的人才力,聯發科技攜手Hahow for Business培育跨域人才成果豐碩

在AI新世代浪潮下,兼具軟實力與硬實力的「T型人才」已躍升為企業人才培訓的新焦點。以聯發科技攜手 Hahow for Business 推出的「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為例,正是企業積極布局未來、培育全方位新世代人才的具體行動。

人工智慧的快速演進,正全面重塑我們對「學習」與「人才」的想像。隨著知識獲取門檻變低、學習方式持續翻轉,企業人才培育模式也迎來嶄新變革。在這波轉型浪潮中,擅長單一領域的「I型專才」往往難以應對多元挑戰,相反的,具備專業深度與跨域協作能力的「T型人才」成為企業招募與培育的核心焦點。

以理工科學生為例,雖然在校期間累積了紮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基礎,但往往在進入職場後,因為溝通表達、協同合作與專案管理等軟實力相對薄弱,面臨諸多挑戰、無法發揮潛力。為縮短「學用落差」與提升新鮮人的職場適應力,聯發科技攜手Hahow for Business在2025年共同推出「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將工程師的個人效能訓練藍圖,提前至實習階段。計畫透過Learn-Apply-Reflect與10%-20%-70%學習策略,打造出「自主學習→練習→實際應用」的學習循環,全面加速準聯發人的培養、為企業注入新世代的競爭力。

聯發科技與Hahow for Business以「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加速培育人才

聯發科技始終堅信,每一位年輕人都蘊含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只要能匯聚多元能力,即可激盪出創新火花、點燃成長的力量。這樣的理念也體現在「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logo設計:6道光芒象徵聯發科技永續經營的六大基石–全球觀、創新、人才、公司治理、綠色營運與在地實踐;而5道光芒則代表個人效能聚焦的5項關鍵能力:問題分析與解決、溝通簡報與影響力、專案管理、創意思維與成長心態。

SPARK計畫為實習生提供清晰的學習路徑,結合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個人練習與小組作業,同時搭配實體知識萃取工作坊,形成自主學習、同儕學習與應用及反思的學習循環。讓實習生不僅可以學習知識與實用技能,並真正將軟實力應用於工作場域。舉例來說,線上課程學習涵蓋「金字塔表達法」、「定錨點架構」、「ANSVA結構」與「SMART原則」等工具,並在為期兩個月的實習中,透過每週的應用練習、知識萃取工作坊與同儕小組報告,系統化強化關鍵軟實力,讓學習不僅止於「知識的獲取」更是「行為的展現」。

hahow
圖/ 數位時代

來自國立清華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的實習生彭同學深有感觸的說:「能進入同一間公司,代表大家的硬實力相差不大,真正決定我們能否做對事情、把事情做好,是有沒有足夠的軟實力協同合作與向上管理,建議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培養,並且持續不斷精進。」

國立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的實習生鄭同學同樣肯定軟實力的重要性。她說:「在學校,教授指派任務通常有明確的評分指標,但在實習時,主管交付的任務往往保留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為確保彼此有共識,我的作法是主動思考任務的目的,以手寫筆記進行結構性思考與建立清晰的表達邏輯,在與主管進行口頭報告時,則是以『金字塔表達法–先結論、後細節』的方式進行溝通,持續修正與取得共識、精準展開下一步。」

「理工科學生很容易陷入技術細節、分享時不自覺就是滿滿的專業術語,但這樣的溝通模式未必有助於專案進展。」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網路工程學系的實習生洪同學表示,有效的溝通應該要跳脫技術本位,站在對方角度,說出讓目標聽眾共鳴的話,才能推進合作。「透過這次實習,我學會以『定錨點架構』讓溝通內容更有邏輯與說服力,以及透過『ANSVA–Attention /Need /Solution /Visualization /Action–架構』強化提案表達,就算面對全新的領域,也能快速盤點重點,並與團隊展開更有效的協作。」

「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創造的成效十分亮眼。活動期間在校園舉辦的多元跨域校園講座滿意度高達 94.6%;而在實習階段,儘管實習生同時承擔主管指派的專案任務,平均完課率仍高達 87%,並獲得大量正面回饋。許多實習生分享:「無論未來職涯選擇何種方向,這段期間累積的軟實力,都將成為持續突破與創新的關鍵資產。」

三大學習目標,支持年輕人才快速適應跨部門協作及全球化職場環境

聯發科技長期深耕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積極推動學生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緊密整合,以加速新世代人才的成長與轉型。此次首度與Hahow for Business合作「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實踐三大學習目標:首先建立創新與成長心態;其次強化簡報與溝通影響力及團隊合作;最後,培養問題解決、專案管理與行動決策能力。

Hahow
圖/ 數位時代

同時參加「SPARK 實習生跨域軟實力學習計畫」與3個不同專案計畫的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實習生李同學表示:「實習期間,我必須同時處理三個專案,時間被各種會議切割得十分零碎,參加每場會議前,我至少得花費10分鐘翻閱紀錄或回想進度,改用實習期間學會的心智地圖追蹤專案進度後,只要 1 分鐘就能快速掌握最新狀況,執行效率大幅提升。」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的實習生董同學則認為:「軟實力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事前做好規劃、提升溝通的精準度,更關鍵的是,隨著這些能力不斷累積,將更有勇氣面對挫折與挑戰,不會輕易喪失對科技或對人的熱情。」

整體而言,聯發科技攜手 Hahow 好學校的合作,不僅著眼於短期彌補能力缺口,更展現企業對未來人才的前膽佈局與長期投資。當理工學生兼具專業深度與跨域軟實力,學用落差得以有效縮減,人才成長曲線隨之加速,產業也能在新世代人才的驅動下持續創新,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鞏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