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紅外套、紅鞋子,連內褲都是紅的,採訪這天,我們對於陳泰元堅持不肯脫下外套拍照受訪感到好奇,「這是算命師說的,這樣可以防小人。」陳泰元說。
這位求學階段不斷跳級、22歲就完成台大電信工程所碩士學位,台灣30歲以下最成功的連續創業家陳泰元,竟然必須靠信仰尋求協助,因為他正碰上了創業路上前所未見的關卡。
能給新創什麼建議?陳泰元:要慎選投資人
從言談互動中,可以感受到陳泰元就是有話直說、個性格直接的大男孩,出生於台南的他,25歲時就開著藍寶堅尼,受訪這天肩上背著的,是一個黑色布袋,像是一個大學生。
租下台北101整層辦公室,標榜員工薪資待遇比照美商,他一手創立的區塊鏈明星新創COBINHOOD,現在正面臨一場經營權大戰。根據陳泰元說法,日本創投公司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IVP)正在對他發動攻擊,提出buyout deal(買斷合約),想一口氣收購陳泰元所有股份。
「我覺得現在沒有人可以相信,不知道誰才是真的朋友。」陳泰元站在台北101 39樓的窗邊,吐露這段日子以來的心情。與陳泰元親近的友人告訴我們:「他在溝通上面,不知道這個人是敵是友的時候,很常把很多東西說出去,他很容易相信一個人。」
黃偉寧是陳泰元在台大的學弟,兩人一同打造了今天的COBINHOOD交易所與DEXON公鏈,是台灣少數募資規模破十億元台幣的新創公司,兩人現在都還不滿30歲。
過去兩周多封以COBINHOOD名義發出的聲明中,外界看來兩人似乎立場對立緊繃,卻又在5月10號對外宣布大和解,「我們從來都不是彼此的敵人。」這是兩人深談後陳泰元的結論。
「偉寧技術絕對是強的,他除了寫code外不能去做其他事情,做了就會爆炸,」陳泰元認為,黃偉寧是技術長,完全不懂法律,「不要說一般公司法,這家公司是走開曼法,他更加不懂。」在這次的事件中,才會被IVP誤導,但他強調,黃偉寧是創業上非常好的夥伴,「因為找合夥人一定是互補。」
陳泰元回憶2016年離開直播App 17團隊時,也曾被IVP以類似的手法,買回他持有的36%股權,如今事態重,我們問他從這次的經驗中,可以給台灣的新創團隊什麼建議,他只淡淡的說:「要慎選投資人。」穿上紅衣服能不能防小人不得而知,但是現在的陳泰元看起來充滿著戰鬥力。
以下是採訪團隊的現場提問:
Q:為什麼你(陳泰元)股權65%,並獲得多數投資人支持,還要顧慮4%的股東意見,花時間對IVP提告?
陳: 因為IVP拿的是優先股(preferred shares),未來如果公司需要融資,跟新的投資人有了新deal,IVP能優先搶下(認股權利)來,我們無法阻止。但現在IVP和我的分歧已經很嚴重,我不希望給他更多董事席次、更多股份,這個對經營上後續會有很大難點。我提告是為了逼他們出來和解,要把他逼退,因為不好看,讓他知難而退。
根據公司章程 第141條款 (a)~ (p)PROTECTIVE PROVISIONS,公司任何超過500,000美元的投資、交易、借款,或要更改公司章程(接受投資一定會改到公司章程),都需要80% Preferred Shares同意才能執行。現在IVP佔Preferred share 23%,所以才說他可以擋住公司接下來的交易,這些都有C.O.I(董事職權證明書)文件可以證明。
Q:IVP想做什麼?
陳: 他就是想要用這種方式趕走大股東,開了一個芭樂價150萬美金想買下我的股分。用一個很便宜的價格,要把大股東給清走。IVP想用DEXON加上COBINHOOD交易所,在上面炒幣,我做好DEXON主網是要推實際應用的。
Q:若沒辦法達成和解共識,COBINHOOD還可以撐多久?
陳: 要看團隊規模,先前組織比較肥大,溝通成本比較高。隨著DEXON主網上線,開發工作告一段落,經營模式上未來會調整。今年第一季就有計畫,把目前的100名員工,縮減到負責核心技術的30人,也計畫將目前位於台北101的辦公室轉租,搬到比較小的辦公室。
在假設無法融資的情形下,目前公司的資金撐兩年沒問題。如果IVP不鬆手、不清退,公司未來方向就很難推進,如果中間要擴張,可能也會需要大額融資。
Q:當IVP提出收購你股權的提案時,你的想法是什麼?
陳: 我沒有同意。他開一個芭樂價,那我也開一個,把IVP手上4%股分買回來,我出價金額大約是40萬美元,但他(IVP)沒有答應。
這次事件發生前,我跟許多家知名創投正在談的Equity Funding Deal(股權融資)的Pre-Money Valuation(交易前估值)是一億美金。這些交易都因為這次事件流產,我希望對方如果要出價,應該也要以合理價格回收所有股東的股權,才對得起所有其他股東。
目前,公司運作正常、薪水也發了、人也回來了。如果最後卡到無法運作、公司長期無用,乾脆我先全部清盤給你(指IVP),我是有優先清償權,所有股東都有優先清算,底線是全部5000萬美金,大股東拿回本金就OK。
Q:為何當初M17低價收購你股權之後,再創業,你又找IVP認特別股?
陳: 當時公司處於草創時期,非常缺資金,當時想要募到400~500萬美元,才會讓IVP進來,這是我個人最大的失誤。
Q:目前交易所跟DEXON受影響嗎?
陳: 沒有,全部都正常。
Q:上週跟CTO大和解,隨後接受媒體訪問,把矛頭指向IVP的原因?
陳: 當時是黃偉寧先傳訊息給我,說:「我累了。」,談了得到的結論是,我們從來都不是彼此的敵人。IVP利用黃偉寧不懂法律,教唆他把我的內部email、slack、門禁權限都拔除,未來若檢察官要調查,一定會找上他(指黃偉寧)。
偉寧最強的是,他用技術去服人,技術絕對是強的。他是技術長,不要說一般公司法,這家公司是走開曼法,他更加不懂,整起事件中誤信必須肩負代理執行長工作,被IVP誤導,雖然現在事情還沒結束,還是很希望保護偉寧。
Q:下次創業,你還要找IVP嗎?或者,當朋友創業,你會建議找IVP當投資人嗎?
陳: 叫他問媽祖吧!(笑)我覺得VC有分兩種,良善型的VC,基本上是要支持公司創辦人,像高榕資本就是支持陳泰元。基本上,投公司就是投靈魂人物,是支持創辦人方向
如果不支持,就是投錯靈魂;另一種是希望能儘快把投資兌現的資本派。
我覺得創業者在接受投資前,應該可以從VC投資過的公司紀錄判定,去看一家VC是注重經營,還是關心出場,但有時候也有點難判定。
Q:最後,你怎麼看這件事?
陳: 一開始大家都沒想要變PR戰,但擦槍走火,對雙方都不好,我其實很有誠意要去收尾。慎選投資人跟合夥人,經過17事件,再找IVP進來,是我個人此次事件最大的失誤。我就被搞阿,太相信人啦,對人性極度失望。
Q:告IVP,你信心度如何?
陳: 因為是事證很明確,我覺得勝率蠻高的,我手上還有很多核彈可以告。
IVP回應特別股卡死董事會引進新投資人一事: 關於下一輪募資,除非陳泰元要發行的特別股,有優於現有特別股的權利,否則我們根本沒有說話的餘地.公司章程34~35頁 protective provisions,另外有關我們會買更多股份拿董事根本又是謊言,他一個人就指派五位,如果他接下來引進新的投資人,董事也會是他們,我們根本不可能再拿。最後,新一輪募資,一般做法是現有投資人可以pro rata(按比例)跟進,意思就是說我們股權4%,就只能買新的100%裡面的4%,比例根本不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