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LINE官方帳號2.0!漸強實驗室推「Deep link」,讓企業提升目標轉換率
不怕LINE官方帳號2.0!漸強實驗室推「Deep link」,讓企業提升目標轉換率

4月18日起,LINE Taiwan宣布整合「LINE@生活」、「LINE官方帳號」,以全新官方帳號2.0計畫推出新的收費機制,此舉也讓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改變在LINE@的行銷策略,尤其是發送廣告、優惠訊息時,需要更加精準打中主要客群,因此漸強實驗室為解決所有LINE行銷問題,給予中小企業更有效、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社區阿伯是社區管理員的好朋友

團隊第一個產品就是以LINE聊天機器人為主的「社區阿伯」,負責處理社區住戶的大小事。很多社區習慣在LINE群組上讓住戶溝通交流,但這麼多住戶常常無法有效管理,因此社區阿伯整合常見的郵件收發、訪客管理、報修服務,社區團購等功能,管理員可以在管理介面上設定訊息通知並傳送給特定住戶,如果住戶想要知道有無自己的包裹或訪客,只要在LINE上詢問社區阿伯就能知曉。

漸強實驗室社區阿伯.jpeg
住戶在社區阿伯上可以詢問個人的包裹、訪客資訊,讓社區管理更加方便。
圖/ 漸強實驗室

有了開發社區阿伯的經驗後,團隊繼續深耕LINE相關應用服務。發現到現在多數電商都需要流量、數據分析,但LINE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相關服務,這也促使漸強實驗室決定切入這一塊。

追蹤顧客以精準推播訊息

電商想要做好顧客關係管理,需要關注從一開始的獲取顧客、接著追蹤用戶,到最後擁有即時回覆的客服。漸強實驗室從這三方面下手,規劃全方面解決方案,加強企業與用戶的黏著度。

獲取顧客

許多商家獲得顧客流量後,無法得知這些顧客是從哪些管道進來,或是他們是否為商家想要主打的客群,因此漸強實驗室提出類似Facebook Pixel的解決方法,並將此稱之為「Deep Link」,可以回頭追溯用戶是從哪裡得知消息並連結進來,再針對不同用戶貼上標籤以區分受眾,之後就能依照用戶屬性發送客製化訊息

漸強實驗室deep link.png
獲得用戶後,deep link可以協助商家了解用戶來源渠道,接著再發送客製化的訊息給用戶。
圖/ 漸強實驗室

漸強實驗室今年曾和台北觀傳局合作,在2019台北燈節的活動上使用這項功能,當民眾到活動現場可以蒐集不同主題展區的QR Code,集滿十個就可抽獎,結合線上線下活動,增加燈節的趣味性及可看性。對於主辦方來說,deep link可以及時回傳每個主題展區的掃描動態,方便了解哪些區域的人潮較多,這是一般透過QR Code追蹤還無法達成的功能。

如果是網路頁面的平台,漸強實驗室可協助在結帳頁面增加LINE@加好友的訊息視窗,漸強實驗室團隊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薛覲說,這項功能是他們許多客戶的愛用功能,因為當消費者購物完後,如果立即看到加好友的訊息提示,有很大機會加入並成為往後的忠實顧客。加入好友之後,消費者也可以查詢訂單及在帳號內完成回購,藉由提供實用功能來降低帳號被封鎖的機率。

用戶追蹤

擁有大量客戶後,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如何維繫關係,分析並了解顧客的喜好及行為習慣。

許多電商平台都設有購物車功能,團隊發現約45%的消費者會將商品遺留在購物車忘記購買,而運用他們的服務後,當系統追蹤到顧客在購物車遺留的商品時,可以發送LINE訊息提醒顧客,做到訊息再行銷。此外,還能追蹤結帳時間、用戶路徑等資訊,讓消費者分析不再只是看到群體行為,更能看到每個用戶單獨的消費傾向。

漸強實驗室購物車再行銷.png
偵測顧客在購物車內遺留的商品,之後再發送line訊息提醒顧客,做到購物車再行銷。
圖/ 漸強實驗室

在廣告發送上,漸強實驗室製作了多種版型可供商家選取,其中還包含動態廣告(Dynamic product ads,簡稱DPA),同樣可以依照顧客喜好及以往購買習慣,推播客製化訊息,協助商家提高轉換率。

一對一客服

當產品交到顧客手上後,客服也成為經營顧客關係很重要的一環。商家處理客服時需要面對龐大的客戶群,因此漸強實驗室會將每位用戶貼上標籤,以此作為分類群眾的依據,之後商家就能對不同屬性的顧客給予回覆,同時進行行銷活動

輕量Solution,中小企業也能搭上數據分析熱潮

在數據分析上,漸強實驗室使用機器學習分群來進行會員活躍度分析,將顧客區分為活躍用戶、一般用戶、非活躍用戶,針對不同客群發送不同訊息,讓商家能鞏固忠實顧客,也有機會喚醒一段時間沒來消費的族群。

除了客製化訊息,每個人使用LINE的習慣也有所不同,會在不同時間點開瀏覽,因此團隊還可以幫商家計算出最佳的LINE訊息發送時間,提高訊息被顧客接收到的機率。

薛覲表示與漸強實驗室合作的客戶,好處在於不需要自建技術團隊,當確認需求後能快速導入服務。運用蒐集到的大筆數據產生用戶畫像,了解消費情況外還能分析出客單價等更多資訊,進而制定專屬的LINE行銷解決方案。

漸強實驗室用戶畫像
電商業者可以在後台看到個別用戶的消費行為,作為客製化訊息發送的依據。
圖/ 漸強實驗室

乘著巨人肩膀 布局海外市場

現在中大型企業都會想要做到數據追蹤,了解個別用戶的消費行為,而中小型企業則是無法得知客戶來源,想要進行自然導流,對於兩者的需求都是漸強實驗室擅長的領域。

漸強實驗室_2019_05_22_蔡仁譯攝-1.jpg
左起:漸強實驗室團隊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薛覲、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黃紹航
圖/ 蔡仁譯攝影

現階段漸強實驗室合作的對象大多為電商平台,引導顧客前往購物頁面,實現流量變現。團隊也正積極拓展媒體客戶,將每天都要發布的新聞訊息分類,並發送給已標籤過的用戶,讓新聞可以精準打中對特定議題感興趣的讀者。

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們也計畫除了台灣市場,下一步將布局同樣為LINE使用大國的日本及泰國,將成功案例複製到這些國家,同時也持續精進消費者數據追蹤與行銷解決方案,替更多企業客戶找到接近顧客的最佳解。

創業快問快答

Q:服務的創意來源,是因為發生甚麼事情而有這樣的想法?
不同於聊天機器人注重創意與客製化的設計,當商家使用 LINE 發送訊息變成每則訊息收費時候,成效型的發送平台就變得很重要。

Q: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1. 透過 API 和 Data 的應用,能夠實際優化發送成效
2. 與多個關鍵商務夥伴合作 (例如:iKala) ,營造行銷圈生態系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
目標:數據驅動的行銷科技公司 (Mar-tech) ,短期目標是希望可以增加台灣市占率,中期是擴展海外市場,可以出海 (泰國、日本)。

公司資訊

公司名稱:漸強實驗室/Crescendo Lab
成立時間:2017/5/17
產品名稱:訊息分析及自動化雲端行銷平台
上線時間:2019/4/17
公司人數:15人
官方網站Facebook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