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AI就靠晶片了!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成立,要讓研發成本降低10倍
拚AI就靠晶片了!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成立,要讓研發成本降低10倍

按下快門鍵,手機會分析你的五官幫你「客製化」美顏;商店的攝影機即時人臉辨識,可以辨別每一個來客的年齡、性別及心情;無人車在路上能自動判別路況,這時到底該停下、還是減速⋯⋯如今,AI(人工智慧)已經徹底融入我們的生活。

但從軟體、演算法,再到導入各種裝置、應用場景,一切都離不開最關鍵的心臟——AI晶片;當全球都正加入這一場AI爭霸戰中,台灣最強的優勢,無非也是深耕逾30年的半導體、ICT領域。

「以前一項新技術,上游做完研究,中游再把它變成技術,最後才會看看有沒有人要買,但現在AI也這麼做的話,就太慢了!」行政院吳政忠委員一語道破其「急迫性」,台灣決定要打團體仗。

在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經濟部的指導下,昨(2)日「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 in Chip Taiwan Alliance,AITA)」正式成立,由鈺創董事長盧超群領軍擔任會長,會員囊括國內外超過50家機構,如鈺創、聯發科、廣達、台積電、微軟、華碩都在其中,目標要讓業者研發AI晶片的費用降低10倍、開發時程縮短6個月。

AITA聯盟啟動大會_2019_07_02_蔡仁譯攝-7.jpg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領軍擔任AITA會長。
圖/ 蔡仁譯/攝影

台灣發展AI的痛點

「全世界的半導體已經連續七年成長,在2000年產值是2,000億美金,去年達到4,800億美金,連半導體的人都不會相信,18年來我們成長了2.4倍,」即便如此,盧超群表示,因中美貿易戰,今年半導體也進入了「喘息年」,雖然預計市場將衰退12%,但若「習川會」的談判結果順利,10月起則會慢慢回溫。

重要的是,當半導體繼續穩定成長,搭上AI導入各行各業的「助力」,便有「加成」效果,把市場從電子業,擴大到農業、醫療業、零售業等各行各業中,根據經濟部部長沈榮津透露,AI晶片總體市場產值預估在2022年,可以達到5,000億台幣。

但是,現在台灣業者發展AI,碰到了哪些困境?

首先,是「語言不通」。Google、微軟這些大型廠商,在自家的AI雲端伺服器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式語言,微軟Azure是英語的話,那Google就是德語。

「如果台灣做出來的AI晶片只跟著一家國際大廠走,那就只會講一種語言,甚至根本沒有跟著它們走,這樣會被只侷限在一種應用裡,再發展會困難重重。」盧超群表示。

AITA聯盟啟動大會_2019_07_02_蔡仁譯攝-18.jpg
聯發科也加入AITA,成為關鍵成員之一,並在現場發表演說。
圖/ 蔡仁譯/攝影

第二點,則是應用場景。沒有應用場景,AI就沒有了作用,聯發科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群總經理陳志成指出,在過去,業界總是習慣先有應用,才去設計產品滿足它,但針對AI,產品和需求會相互影響,相輔相成。

「像是手機拍人像模式、照片背景虛化,晶片設計夠成熟,應用才能成功問世。」陳志成表示,未來系統單晶片的開發挑戰便在於,越來越多App需要複雜的高效AI能力,需要多個處理引擎同時協作,並在系統開發時期就能確認功耗,再針對需求開發AI晶片。

第三點是人才。中國的AI產業日益狀壯大,吳政忠表示,台灣有不少人才被挖角、流失。

AITA到底怎麼整合AI業者?

事實上,AITA已經籌備了近一年,早在2018年8月就已經成立了「AI on Chip示範計畫籌備小組」。

「我們現在跨出第一步,先請廠商加入,接著請學界加入,」盧超群表示。預計在今年,AITA將針對兩個硬體主題、兩個軟體主題,成立四個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包括「AI晶片異質整合」、「AI系統軟體」,「類腦運算」及AI系統應用,50位成員可自行選擇加入,讓產業從原來的「水平分工」到「垂直整合」。

工研院副所長張世杰表示, 未來將從每一個小組裡,直接發現廠的需求和問題給予協助,並且做出共同標準介面,也讓廠商間彼此串接。若再把做法說得具體一點,例如聯發科想做一項AI的新技術,但風險很高,工研院則可以協助一起做,分散投資風險。

AITA3.jpg
在2019年,AITA會先針對四大主題鑽研探討。
圖/ 唐子晴/攝影

張世杰透露,現在已經有不少軟體廠商來談合作;針對「AI晶片異質整合」,原來有在經營的台積電、日月光,也已經是會員之一;至於最為關鍵的「類腦運算」,則是讓AI的運算方式,更趨於人腦,如此才能大幅降低AI晶片的功耗。

「我們要把AI的任督二脈打通,誰有類垂直整合的力量,發展的產品就可以給各種領域使用,」盧超群表示,AITA預估第一年,要讓AI設計和驗證平台架好,到了第二年,則能大幅開發不同的產品,進而嫁接到國外市場。

AITA.jpg
工研院副所長張世杰分析,台灣在AI晶片上的機會,是專用型裝置端AI晶片。
圖/ 唐子晴/攝影

解決功耗跟記憶體頻寬,AI晶片兩大瓶頸

談到AITA的目標,除了要建立AI生態系、發展關鍵技術,最重要的是加速產品開發。張世杰透露,希望可藉此降低10倍的AI晶片研發費用、縮短AI晶片6個月以上的開發時程,並提高AI晶片兩倍的運算效能。

AITA2.jpg
AITA已經定下不小的目標。
圖/ 唐子晴/攝影

而聯盟各成員角色又是什麼?微軟大中華區物聯網方案負責人林孟洲表示,微軟參加AI聯盟著眼的是「安全」。

他表示,上億台物聯網裝置聯網,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這包括AI晶片應用軟體及晶片端資料保護兩大塊,微軟的策略是跟夥伴合作,台灣聯發科便是第一個合作的晶片開發商,2018年9月已正式發表MT3620晶片,裡面就是微軟的IP,而今年6月微軟再宣佈與恩智浦合作。

而IC設計業者則更關心晶片本身的開發。「AI晶片最大瓶頸在功耗及記憶體頻寬,」神盾指出。

瑞昱是新興架構小組召集人,這個小組任務就是投入推論加速卡開發,讓AI晶片可以有較好的功耗,目標每瓦可以達成100個兆浮點運算(TOPS),這差不多是GPU功耗的500倍。

「現在有一個『音速障礙』就是每瓦能做多少推論效能,如果突破,台灣就會贏。」瑞昱總經理特助魏士鈞說。

他指出,音速障礙是航空業對飛機的飛行速度極限稱呼,AI演算法再強,要裝載在邊緣裝置端,面臨的問題就是:運算效能越強,功耗就越多,耗電量就越是問題,AI聯盟團隊有很大的任務就是解決這個挑戰,這是物理現象,誰能打破音速障礙就能在世界上取得很好的領先。

「三星記憶體賺的錢300億美元,都已經比台積電一年營收大,」盧超群擔心的說,韓國在記憶體擺出大陣仗競爭,未來台灣產業勢必要面臨挑戰,而中國的AI也崛起,用國家力量支持初期成本開發,儘管如此,新思預期台灣還有3~5年領先優勢,主要原因是中國仍在努力衝大市場應用,打造獨角獸,對破碎的小市場無心經營,台灣對這類市場反而還較有底氣,能持續支持撐完AI晶片開發週期,等待營收貢獻實現。

「應用一直在變,要射中一個移動的靶是很困難的。」魏士鈞認為,由於AI的應用場景仍在不斷發展中,聯盟藉由集中大家資源,期望一起助半導體產業打下好的基礎,讓聯盟成員都能從中得到益處。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