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史諾登合作反監測工具、幫福島測輻射,俠氣駭客「邦尼」:我不怎麼追求錢這件事
與史諾登合作反監測工具、幫福島測輻射,俠氣駭客「邦尼」:我不怎麼追求錢這件事

駭客「邦尼」(Andrew "bunnie" Huang)第一次受到大眾媒體的注目,要回朔到2016年時,因揭露稜鏡計劃而流亡俄羅斯的前CIA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透過中間人找上邦尼,邀請他一起做一個適用於智慧型手機的反監控無線電偵測設備,他一口就答應了。

邦尼和史諾登將這個設備稱作「自省引擎」(Introspection engine),它能讀取到手機在調整成飛航模式時,仍在發送的異常無線電信號,並發出警訊。對於被政府追蹤的記者或社運人士,可說是一大福音。

問他當時為何想都沒想就加入了?邦尼說了兩個名字:瑪麗・柯文(Marie Colvin)與賈邁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柯文是美國的戰地記者,2012年於敘利亞報導時,手機衛星定位受敘利亞政府軍追蹤,遭砲彈轟炸而死。卡舒吉則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異議人士,去年於沙國駐伊斯坦堡領事館遭謀殺。他生前手機也曾被沙國政府監控。

Jamal Khashoggi
邦尼與史諾登攜手製作適用於智慧型手機的反監控無線電偵測設備,為的就是希望像卡舒吉這樣的悲劇不會再次發生。圖為沙烏地阿拉伯異議人士卡舒吉。
圖/ Jamal Khashoggi via Twitter

「我想幫助像他們一樣的人,」邦尼說。

記者、社運人士、核災居民、女性——用科技為他們賦權

與史諾登的合作已是三年前,但對於反手機監控這件事,邦尼始終覺得哪裡少了一塊。「我們解決了無線電的問題,但App仍舊有被監控的風險,」他說。今年一月起,他開始著手研究App的反監控設計,而這只是他手上諸多案子中的其中一件,其他還包括一件與區塊鏈所有權公司Bitmark合作,希望透過區塊鏈技術保護程式設計師著作權的案子。

蓄著長髮,個人風格獨特的邦尼,說起話來總有種俠氣。「我不怎麼追求錢這件事。當然,我需要錢來吃飯、來生活,但最多就是那樣,因為我沒有小孩,未來也沒這個打算。我想要做對社會有影響力、能幫助到人的事。我看重的是我把自己的時間貢獻在什麼地方。」他說。

因此,在他過去的作品集裡,你可以看到他為了福島核災的居民設計了一款比市面上販售的還要敏銳的輻射偵測器,除了能遠距傳播的gamma波外,還能偵測到Alpha與Beta波,讓災民可以更準確地發現哪一塊地有受到輻射污染。

此外,他也與MIT Media Lab的博士合作開發了電路貼紙教材Chibitronics,以可愛活潑的設計為輔助,希望讓更多女性可以透過有趣的方式來認識電路板和程式設計。

「當一個學生要成為一個工程師時,他們中間所經歷的訓練過程就像是一個模板。而那個模板,是一個男人的形狀,」邦尼說,「對想要成為工程師的女性,要擠過那個模板,是很不舒服的事情。」Chibitronics想達成的目標,就是讓女性不用經過那被大眾習以為常的、父權化的模板,以她們舒服的方式來接觸科技知識。

科技不該被神化

邦尼所做的案子看似五花八門,但其實都反應了他的核心思想—— 讓更多人可以掌控科技,而不被科技掌控。

「科技已經被神化了。大公司正一點一點地削去一般人掌控科技的能力,並將那個能力佔為己有。人們被困在大公司的生態圈裡,失去了自由的意志。他們把個資數據全部給了出去,卻不知道付出的正是自己一部分的自由。」

「我希望我可以抵抗這樣的潮流,哪怕只有一點點。人們應該要清楚地知道,在每一個選擇的背後他們放棄了什麼樣的權利。同時,人們也應該在發現大公司損害了自己的權益時,擁有能夠選擇其他方案的自由。」邦尼說。

邦尼所想像的人與科技之間應有的關係,或許就像是他第一次當駭客的經驗一樣。高中的時候他很愛打電動,每次破不了關的時候,他就會自己摸索,爬進程式碼裡,找到並更改某些特定的變數,讓遊戲變得簡單。

這樣主動地進行改變,而非被動地接受一切的行事風格,一直是邦尼嘗試宣導的概念。「我們必須記得, 科技是由人所發明的。 它不像人體,我們無法為一個人的生命標價,因為我們無法用雙手去創造他、修復他。但一台手機就不一樣了——我們知道它的一切。它沒有什麼好神秘的。」他說。

Bunnie Huang
「我們必須記得,科技是由人所發明的,」邦尼說。
圖/ 蔡仁譯

在這個沒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一台iPhone的年代裡,他抵抗潮流,希望把科技的控制權交還到人們的手上。想幫的人太多、想改變的事情太困難。與高中時的遊戲不同,邦尼的駭客遊戲,其難度比起其他駭客都還要高。我忍不住問了他:「所以,為什麼會想成為一名駭客呢?」

「其實我也不是自己選擇要當一名駭客的。只是某一天開始,別人就都這樣叫我了。真要說起來,可能我有一點叛逆吧。」邦尼笑著說,並在拍照時隨意地拿起了一旁的捲尺繞在身上玩。

關鍵字: #隱私與資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