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辦公新創WeWork在IPO前夕,因執行長失言種下疑慮
共享辦公新創WeWork在IPO前夕,因執行長失言種下疑慮

由軟銀(Softbank)重金投資的共同空間辦公室租用新創WeWork,正式公佈IPO申請的S-1報告,報告中雖然顯示了強勢的客戶人數與財務成長,卻也透露了損失狀況,以及執行長先前的失言問題。

WeWork將以母公司「The We Company」之名,申請公開上市,交易代碼訂定為WE,但尚未決定要在哪個地區的股票交易所公開上市,初始交易股價也尚未確定,但是眾多外媒猜測,WeWork可至少於IPO當日多獲得30億美元融資。

獲利成為經營挑戰

WeWork
靠著空間租用的WeWork,也背著高額的成本支出。
圖/ WeWork

比起Uber、Yelp這樣以網路平台為中心的服務,以房產、實際辦公室作為服務的WeWork,營運成本更高。

過去3年以來,WeWork的總營收穩定成長,但是損失金額也亦步亦趨,舉例來說,於2018年一整年,WeWork在總收益為18億美元的情況下,出現淨損失16億美元;而在2019年前6個月,WeWork的總營收為15億美元,淨損失約為9億美元,基本上是賺得多,賠得也多。

WeWork的財報中指出,他們的長期租賃債務為179億美元,而未來15年的租賃債務目前總額為472億美元(美國大樓租賃大多以15年起跳)。

在快速擴張之下,WeWork勢必得投入大量租賃成本,來在世界各地提供服務,這算是擴張的固定成本,然而,它是否能在幾年之後,靠著其他附加服務增加營收、創造利潤,就是WeWork的經營挑戰。

WeWork目前客戶數量增加相當快速,2018年6月時擁有26萬8千名客戶、當年12月時有40萬名,而目前則擁有52萬7千名客戶,40%客戶都是企業組織,而不是散戶的科技新創。

WeWork於29個國家、111個城市中,有528個分部。

執行長失言種下疑慮

wework 3
WeWork執行長亞當・諾伊曼的媒體訪問失言,可能會影響WeWork公開上市狀況。
圖/ WeWork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有緘默期(Quiet Period)規定,要求股票發行人在申報發行新股聲明前,不得口頭或書面促銷自己的股票。

然而,即使WeWork於去年12月正式提交報告申請IPO,其執行長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於今年5月、S-1報告尚未公開之前,就在外媒訪問中談到公司的IPO資訊。

如果在WeWork股票上市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判定諾伊曼所做違反緘默期規定,WeWork就得重新購買IPO之後原價售出的股票,再加上繳交損害利息。

WeWork在S-1報告寫道,他們不認為這幾篇新聞報導,代表WeWork違反了緘默期的規定,希望投資者專心在評估公司狀況上,而不是那幾篇新聞報導。

過去Google於2004公開上市之前,它的共同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與布林(Sergey Brin)也曾在接受雜誌Playboy訪問時,做出類似發言;Tinder執行長尚恩.拉德(Sean Rad)在2015年IPO前一天,也曾在倫敦訪問當中做出不當發言。但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並沒有對這些公司作出判決。

WeWork目前已經公開了S-1報告,預計未來幾個月就會公開上市IPO。WeWork目前公司市值為420億美元,日本軟銀集團是它的最大外部股東。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CNBCAxiosBusiness Insider

關鍵字: #IPO #Wework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