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90天寬限期確定延後,任正非:訂單爆滿接到手軟
華為90天寬限期確定延後,任正非:訂單爆滿接到手軟
2019.08.19 | 合作

更新: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接受訪問時透露,政府將延長華為的寬限期90天,允許其採購美國企業產品並繼續提供服務。

白宮授權華為與美國企業貿易的90天寬限期,即將在美國時間8月19日屆滿,究竟美國政府是否會延長期限也備受關注。

就在各界議論紛紛時,外媒《路透社》爆料,消息來源指出,美國商務部將再次提供華為90天貿易往來的權限。

華為在美國的客戶,主要為鄉村地區的網路與電信商,若貿然中斷華為與當地企業的往來,就如同《倚天屠龍記》中的七傷拳,傷敵7分、美國也將自損3分。因此,美國商務部才於5月中決議,授予華為臨時許可,允許其為美國用戶提供服務與設備維護。

緩衝3個月,川普準備好與華為絕交了嗎?

經過3個月的緩衝,美國政府是否準備好正式與華為絕交?

儘管5月時,川普政府以國安為由,將華為放上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與之往來。外界普遍認為,如今華為設備究竟有沒有鬼已經成為次要;掌握其命脈作為與中國貿易談判上的籌碼,才是放行與否的關鍵。

隨著部份新關稅延後實施、中美雙方將於9月初展開新一輪貿易磋商,中美關係出現破冰契機的此時,美國不太可能施加強硬態度,故意增加與中國談判破局的可能性。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賴利.庫德洛(Larry Kudlow)聲稱,商務部可能會將延長華為臨時許可,作為在貿易談判中,贈與中國的一件禮物,以展示美方協商的誠意。

就在本週日,川普對外放話「我一點也不想(和華為)做生意,因為這關乎國家安全威脅。」不過川普並未洩漏口風,只說會在週一做出決定,且表示華為可能有一小部份業務能豁免,但這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從華為談起:一家手機廠商被Google列入黑名單,到底有多慘?

Trump
是否延長華為臨時許可的決議在即,川普對媒體表示「我們一點也不想和華為做生意!」
圖/ shutterstock

川普這句話顯得相當耐人尋味,乍看之下似乎單純表明堅決反對華為的態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像是對即將揭曉的結果,一計事先自保的預防針。

儘管企業界大多支持恢復與華為的關係,但政治界的風向卻更為混亂,過去就曾有國會議員斥責,國安不應是談判籌碼,政府應堅決封殺華為。若商務部二次放行,川普勢必將受反對者抨擊。

籌備鴻蒙系統、地圖App,華為嚴陣以待

但不管川普政府最終放不放行,曾在5月命懸一線的華為,早已雷厲風行展開對應措施。

對於華為而言,實體清單禁令受創最重的,莫過於Google暫停Android系統支援,這意謂著將來的華為手機將不再能升級作業系統,也無法安裝YouTube、Gmail、Google Maps等Google服務。

8月上旬,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揭露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並宣布榮耀新推出的智慧電視,將成為這套系統的首批應用產品。儘管作為Android、Windows的備用系統而生,若非「情況所迫」,華為手機不會那麼快用上鴻蒙系統。(不跟Android硬幹,華為為何挑選「智慧電視」作為鴻蒙OS首發

harmony os
榮耀新推出的智慧電視將成為首款應用鴻蒙系統的產品。
圖/ YouTube

不過,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聲稱,如果有需要,所有華為手機都可在一夜之間升級鴻蒙系統,目前是顧慮到合作夥伴才沒有這麼做,字裡行間對應Google可能暫停Android支援充滿自信。

且繼推出鴻蒙作業系統後,近日再度傳出華為預計將在10月推出自己的地圖服務,覆蓋範圍達150個國家、地區,一旦Google不再提供服務,這將是彌補Google Maps空缺的關鍵服務,目前更與知名旅遊電商平台Booking.com達成合作。

當然,製作一款精確的地圖App的難度非同小可,華為這款App能否獲用戶認可還不得而知,但依舊展現出因應美國封殺的態度與決心。

上週,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接受英國天空新聞台(Sky News)專訪時,更稱如果美國封鎖Android系統,不讓Google提供支援,導致出現第三種作業系統的話,這位「小兄弟」很可能會跑到「老大哥」前面去,對美國稱霸世界是有風險、不利的。(華為自家作業系統正式發表,CEO:我們可以一夜之間讓所有華為手機升級為鴻蒙系統

huawei boss said trump helped us
接受外媒專訪時,任正非大笑表示,美國封殺華為反倒讓全世界人都認識華為,讓他們產品賣得更好。
圖/ YouTube

談到被美國封鎖時,任正非更豎起拇指大笑,沒有川普宣傳,全球民眾不會知道華為有多麼厲害、多麼好。面對即將到來的商務部決議,任正非卻依然從容不迫,聲稱訂單已經爆滿的當下,他們只擔心賣不過來,並不在意一個國家買不買他們的產品。

責任編輯:陳映璇

資料來源:ReuterSky NewsForbesThe Verg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