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極權政府監控政敵,華為工程師黑暗內幕曝光
替極權政府監控政敵,華為工程師黑暗內幕曝光

美國商務部授予華為的90天寬限期間,即將在8月19日到期,一旦美國政府拒絕延長期限,華為將再次陷入被各家晶片大廠、服務提供商中斷往來的困窘處境。對於此刻的華為來講,獲得美國再次放寬期限,無疑是首要任務。

然而天不從人意,就在緊要關頭,被美國指控有「國安疑慮」的華為,卻被爆出其員工曾幫助非洲多國監控政敵,導致反對者被捕的消息,儘管難說是否會對美國決策造成影響,卻也為其增添不安定的要素。

破解反對派通話群組,華為員工助非洲政府逮捕政敵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員工在烏干達與尚比亞兩國,幫助當地政府追蹤反對人士的手機數據、攔截通訊軟體的加密訊息,進而洩漏其所在地點及計畫安排,供警方展開逮捕行動。

在烏干達地區,自歌壇出身的國會議員鮑比.懷恩(Bobi Wine)向來是當權政府的公開反對者,被執政多年的總統約韋里.穆塞維尼(Yoweri Museveni)視為棘手人物。

bobi wine
華為工程師被揭露曾破解鮑比.懷恩的WhatsApp群組,協助烏干達政府逮捕反對派。
圖/ Facebook

根據調查結果,烏干達警察團隊試圖破解懷恩的加密通訊內容未果,並向華為技術人員尋求支援。

華為員工在烏干達的警察總部,花費約2天時間利用一款未知的間諜軟體,成功破解懷恩的WhatsApp群組,得知反對團體的後續計畫。政府隨後鎮壓該組織的反對活動,並逮捕懷恩及其一干支持者。

《華爾街日報》審閱了警方的內部文件,從名單確認華為工程師涉入此事的事實。

在尚比亞方面,華為工程師則協助政府侵入反對派部落格主的手機與Facebook頁面,提供官方監控部門其地理位置資訊,導致數人被警方逮捕。

《華爾街日報》透過尚比亞的資深資安官員證實,兩名華為技術人員曾在尚比亞網路監控單位執行任務;尚比亞執政黨發言人則聲稱,這些反對派是假新聞的散布者,華為工程師幫助他們打擊了假新聞網站。(揭開鴻蒙OS的神秘面紗,華為自造作業系統將如何顛覆市場?

嚴正否認涉入監控,華為:毫無根據的不實指控

雖然華為員工涉入這兩起監控事件確證鑿鑿,但《華爾街日報》也指出,他們並未尋獲華為高階主管知悉此事的證據,又或者中國政府參與其中的蛛絲馬跡,難以斷定是員工的個人行為,還是背後有他人指使。

SURVEILLANCE CAMERA
華為在非洲多國銷售的城市安全系統,也被認為提供當地政府嚴密監控人民的管道。
圖/ shutterstock

過去一年來,華為被美國政府以國安為由,大舉封殺其5G設備,但在前陣子暫時放寬限制,允許美國企業與之往來。儘管此次事件並未發現華為公司本身是否有所牽涉,依舊很可能再次加深政府的疑慮。

這則負面報導曝光後,華為也立即澄清公司從未參與任何駭客活動。華為在聲明中指出,他們就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對內部進行徹底的調查後,鄭重否認該報對公司在阿爾及利亞、烏干達、尚比亞業務毫無根據的不實指控。(川普緩徵關稅不只救聖誕買氣,華為禁令寬限期現曙光?

華為聲稱,內部調查結果顯示,華為及其員工並未涉入這些活動,公司沒有簽訂任何契約,也沒有能力這麼做。

責任編輯:陳映璇

資料來源:AxiosCNBCTechCrunchBusiness Insider

關鍵字: #華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隨著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的成熟,讓智慧穿戴裝置邁向更精準、個人化的互動體驗。晶片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也將改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2024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鼓勵業者開發具國際高度信任,以及可促進產業發展之晶片。其中,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的眼動追蹤技術脫穎而出,將AI與影像感測技術導入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以下簡稱AR/VR)與智慧眼鏡領域,開啟智慧穿戴裝置的新篇章。

「如果滑鼠、觸控能變成一種控制方式,那麼眼睛為什麼不行?」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一開始便點出了團隊創立七年來的技術主軸,團隊的核心命題,正是要全力打造一種可以用眼神交流的互動介面,為市場與產業帶來全新可能性。

回首創業之初,曾是臺大電機系教授的簡韶逸,帶著一群學生、拿著第一筆資金,跳脫舒適圈勇敢創業。他捨棄了市場上常見的多紅外線光源角膜反射定位方法,轉而採取鏡頭與自家AI演算法的搭配,瞄準AR/VR並可導入智慧眼鏡,力求產品能更輕、更簡單,以期在未來進行各種場景應用。短短數年間,見臻科技就獲得到奇景、仁寶與緯創等大廠的青睞與投資,也讓過去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場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以眼球追蹤為關鍵技術,見臻科技搶進AR/VR市場

簡韶逸表示,見臻科技的眼動追蹤技術已是一套能走出實驗室、嵌入日常眼鏡的解決方案。團隊以「最小化」、「最易整合」為目標,透過自研演算法與攝影鏡頭組成的模組與感測器元件,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體積與功耗,成功打造出目前市面上體積最小、最適合眼鏡整合的追蹤模組。

以他們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穿戴式產品「Sol穿戴式眼動追蹤裝置(SOLGlasses)」為例,內建高達120Hz眼動資料取樣頻率的感測器、1.6M超廣角前鏡頭、陀螺儀與麥克風模組,不僅能即時捕捉視線與周邊環境的交互資料,更能協助研究者進行行為分析與情境推估。「我們也在商業市場之外為這項解決方案找到了不同切角,」簡韶逸表示,包括心理、教育、運動科學等不同領域,都有採用這項技術,掌握受測者、消費者的眼球移動,是開啟所有後續研究或商品應用的關鍵起點。

而正是這些來自研究場域的實測回饋,讓見臻科技累積了大量真實數據,能不斷優化演算法準確度,最終使得小型化模組在效能上,與傳統大型方案不相上下,甚至更具效率與彈性。「我們的模組只用了四顆零組件,卻能實現與傳統十幾顆LED方案相近的追蹤準確度,這就是AI模型訓練與架構優化的成果。」簡韶逸說。

不過,要讓眼動追蹤技術真正從單一模組擴展到大規模裝置應用,還有一道無法忽視的門檻:晶片。簡韶逸深知,若要進一步降低功耗、加快反應速度、提升模組整合性,自行研發AI晶片會是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只是對新創團隊來說,開發一顆專用晶片的難度與資源門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挑戰。此刻的他需要對外尋找技術與資源上的實質助力。

爭取政府主題式研發計畫資源研發第二晶片模組,實現穿戴裝置AI邊緣運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圖/ 數位時代

正因台灣具有完整的ICT產業鏈與研發人才,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驗證到打樣的整合流程,見臻科技憑藉著這樣的優勢,在和以AI晶片為技術強項的奇景光電合作下,開發出第一代通用型晶片模組,透過自研演算法搭配市面通用晶片,實現眼動追蹤技術的小型化與即時運算功能,「想讓終端應用與演算法深度結合、並具備低功耗、高整合特性就必須研發AI晶片」,簡韶逸說。

簡韶逸知道即使供應鏈資源易找,但身為新創仍有募資規模不大的挑戰,想要開發晶片對見臻科技來說仍是沈重的負擔。「所幸有晶創IC補助計畫的幫助,才能讓這個想法加速實踐。」簡韶逸以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作為提案,成功獲得計畫審查委員的肯定,讓團隊在研發二代AI晶片的路上可以走得快也走得穩,做好資源與風險管理。

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中,搭配自家AI模型與低功耗運算架構的嵌入,打造出邊緣裝置,能同時將AI晶片、感測器與鏡頭巧妙的隱藏在眼鏡的不同角落,包括鼻墊、鏡框或是鏡腳,這個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的產品,成了一個既省電、體積又小、算力也足夠,且不需任何雲端傳輸就能完成眼動資料推算的設備。

簡韶逸表示,2023年AppleVisionPro的發表,讓眼動科技正式跨入了主流使用者介面(UI)設計,過去觀望的業者也紛紛積極詢問。而早已投入眼動追蹤技術的見臻科技,也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引領下,瞄準未來AR/VR的商業應用,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第二代晶片模組開發,並在2026年進入市場推廣與應用階段。

加入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共同打造人機互動新藍圖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圖/ 數位時代

為了與更多潛在供應鏈夥伴交流,見臻科技也加入了「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成為其中一員。簡韶逸興奮的說,這讓團隊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對話與商機媒合的機會,並期待能透過生態圈的助攻,串連更多AR/VR供應鏈夥伴,建立從晶片、模組到整機的快速整合能力。

對簡韶逸而言,眼動追蹤技術從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迎接AI浪潮下一個重要的感知與控制介面。伴隨著晶片、模型與整合技術的逐漸成熟,他也預期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是眼動追蹤技術全面進入消費市場與垂直應用的爆發期。在趨勢浪潮與團隊資源的推動下,簡韶逸正逐步實現他所描繪的人機互動新藍圖,而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與自身的技術實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見臻科技
- 創辦人:簡韶逸執行長
- 核心技術: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
- 資本額:新台幣2.7億元
- 員工數:3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