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動機車新秀GoShare竄起,老大哥WeMo如何見招拆招?
共享電動機車新秀GoShare竄起,老大哥WeMo如何見招拆招?

陸續有新玩家加入共享電動機車市場,對新創團隊威摩科技WeMo Scooter(以下簡稱WeMo)來說,長久以來的孤獨之路已經結束了!

看待和泰汽車、Gogoro相繼參戰,WeMo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霈認為,這代表共享市場已被大廠所認可,具有發展潛力。尤其WeMo還是一家新創公司,可以養的餅有限,若陸續有其他業者投入,它就會是一個很大的聚落。

共享交通市場發展潛力高

到底共享的市場有多大?「這個市場可說是大到驚人,」吳昕霈分析,全台有近1,400萬輛摩托車,約有5成摩托車齡超過十年,換算下來約600-700萬台的老車需被汰換。

若從使用者習慣來看,一年騎不到3千公里的機車族,占比5成5,這些車主一年騎很少,甚至一天騎不到1次的人數相當高,這些人都是潛在共享使用者。

機車.png
截至108年7月,台灣機車數量近1,400萬輛,為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
圖/ 攝影/田蕙欣

放眼國外,各國訂定禁售燃油車時程,2輪電動機車市場逐漸起飛。歐洲地區注重環保,對電動機車接受度高;東南亞則是台灣20-30倍規模的市場,全球共享機車市場等待被挖掘,吳昕霈說,現在已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擁有車的權利。

做出產品差異性,持續嘗試新商業模式

但在進軍國外前,仍得先在國內站穩腳步。Gogoro旗下GoShare共享服務一出手就打出AI人臉辨識,3分鐘快速註冊,以及智慧化推薦車輛,優化使用體驗,解決過往使用痛點。

 GoShare共享電動機車
GoShare首站桃園一口氣投放1千台共享機車。
圖/ GoShare via Facebook

對此,吳昕霈表示WeMo很快地將導入AI人臉辨識註冊,過去採人工審核的方式,約4到6小時完成註冊,是注重用戶的安全性,且審核相當嚴格。

即便GoShare首發桃園,WeMo主攻雙北,兩者暫時無正面交鋒,但競爭態勢已相當明顯。

GoShare首站桃園一口氣投放1千台共享機車,已於昨(29日)正式上線,更預告12月前還會有新的擴區進度;WeMo則早在今年5月就預告,年底前雙北將投放到8千台車,正如火如荼展開擴區計畫,目前六都已攻占台北、新北兩都,下半年還會再進軍一都。

吳昕霈_WeMo Scooter 創辦人_2019_08_27_蔡仁譯攝.jpg
WeMo創辦人吳昕霈表示,接下來一年內會先以台灣市場布局為主,對於出海計劃,陸續都有海外廠商主動來敲門。
圖/ 蔡仁譯攝影

上線2年、擁有近20萬用戶的WeMo,該如何維持先行者優勢?吳昕霈爽快地回答:「就是做出差異性,我們公司的DNA是服務業,」WeMo下一步會朝更智慧的生活前進,以車聯網技術為核心,引導消費者使用WeMo服務,不再只是一個租賃平台。

今年7月WeMo首推短租吃到飽方案,提供3、6、24小時不限趟次的短租方案,價格150元起,費用直逼傳統租車業,至今推出以來已占付費會員1至2成。(WeMo推短租騎到飽,想一口咬下旅遊、美食外送與物流市場

當消費者規劃來台北輕旅行時,共享機車就可以和大眾運輸達成互補關係,吳昕霈分享一個使用情境,用戶騎WeMo到台北永康街吃剉冰,結束後可以搭捷運到101,接下來再租借一台WeMo到民生社區富錦街喝咖啡。這代表消費者不會被一台車綁住,帶來的是「交通的自由感」。

過往來台北旅遊的人,往往需要走到租車站租車,現在透過科技的便利性,打開手機App就能直接租車,「我們用吃到飽,打出一片藍海!」WeMo公關經理張睿纖自信地說。

接下來WeMo會趁勝追擊搶攻大型企業客戶,吳昕霈說,共享服務其實和許多行業類別有互補關係,像是美食外送平台、代駕業者等都是潛在合作對象。

像外送員若沒車,就可以使用WeMo短租吃到飽方案;或是代駕員可以騎乘WeMo到各餐廳載客,一樣採隨租隨還方式。

WeMo創辦人吳昕霈
WeMo長期的目標是成為智慧生活生態系一環,我們的DNA本質是服務業,透過科技手段,進一步把共享服務帶給乘客貼心、安全、便利。

2年來,WeMo不斷嘗試各種新商業模式,每台電動機車所安裝的「黑盒子」,搭配GPS定位系統與4G無線通訊模組,還有車上各種感測器,其累積的車輛大數據,除了能優化服務外,也可以應用在智慧城市。

「我們已走過新創『零到一』的階段,現在是準備加速的階段,」吳昕霈透露,接下來一年內會先以台灣市場布局為主。對於出海計劃,陸續都有海外廠商主動來敲門。

手握車聯網技術,出海看重「在地化」

對比GoShare主打端至端服務(end-to-end),採用白牌等級Gogoro 2,從硬體研發製造、能源網絡布建、運維服務都一手包辦;WeMo擁有車聯網技術、運維服務,但沒有生產車輛,採購光陽Candy3.0輕型電動機車,WeMo定調是走「Android模式」。(站在Gogoro肩膀上,GoShare共享服務可以跑得多快多遠?

也就是說,WeMo的車聯網技術也可以移植到任何國家,甚至是把技術賣給營運商,使用當地的「國產車」來推共享服務。

WeMo Scooter
WeMo在台上線2年,擁有近20萬用戶,年底將擴增至8千台車。
圖/ AppWorks

吳昕霈認為,共享交通服務必須做到「因地制宜」,與在地的合作是有其必要。更開玩笑說最後大家比的可能還是誰安全帽比較臭、誰的保險比較好,車子的性能並非重點。

站穩腳步前進,目標全台提供10萬輛共享機車

現階段台北部分區域,每台車單日達到10-15次的租借次數,「其中18-25歲的消費者,10個就有2人是WeMo用戶,」吳昕霈驕傲地說。光是2019上半年至今的騎乘次數已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倍,拉長遠來看,未來WeMo目標全台擁有10萬輛共享電動機車。

作為台灣第一個共享機車業者,2年來外界對於WeMo的評價多是正面,樹立共享機車的榜樣。除了堅持必須看到市場有需求才會投放車,更重視車輛的運維管理,因為不當管理就會造成城市負擔,而失去共享本質,吳昕霈說接下來仍會站穩腳步,走出自己的路。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Gogoro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