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今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準備了十年的隱退計劃是如何佈局?
馬雲今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準備了十年的隱退計劃是如何佈局?
2019.09.10 | 人物

今天是中國的教師節,也是馬雲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的一天。如投身公益的李嘉誠、變身探險家的王石一般,「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也終於交出了接力棒,要繼續當回馬老師了。

從六年前卸任里巴巴CEO,到去年宣布卸任董事會主席,馬雲的每一次卸任都會成為業內的話題與談資,今年以來,業內就開始為馬雲的卸任倒數,馬雲每一次出現,新聞標題上都會出現馬雲退休倒數XX天的字樣。

不過馬雲一直在強調,不當董事長了,並不等於不創業了,也不等於退休,「我不會停止下來,我覺得阿里巴巴它只是我夢想中的一個而已。我今天還很年輕,我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折騰,還有很多事想做。」(年輕人愛跳槽?馬雲:第一份工作不求大企業,找到好導師更重要

不同於很多公司遭遇的「沒有二號人物」、創辦人退休難的靈魂拷問,對於馬雲的卸任,業界已經有了一個共識,阿里沒有馬雲也可以。

「退而不休」的馬雲

事實上,這也不是馬雲第一次「退休」, 2006年,馬雲將阿里巴巴總裁的職務交給了衛哲,這被視作馬雲逐漸將權利交出去的開始,2013年的淘寶十週年慶典上,馬雲正式交出了阿里巴巴CEO的位置,在卸任演講中他曾數次哽咽:「我以後不回來了,要回也回不來,因為我回來了也沒什麼用,你們會做得更好。」

在當時,人們還會問,馬雲會再回來嗎?畢竟在商界有很多退休後仍在幕後運籌帷幄,或是在企業危難關頭殺回來的例子。

如蘋果的賈伯斯、Google的賴瑞·佩吉(Larry Page)、雅虎的楊致遠、搜狐的張朝陽、魅族的黃章等,近一點的就有去年剛退休一年又回來為中興奔走的侯為貴,當時76歲的侯為貴拉著行李箱的背影,曾讓不少人感慨萬分。

不過,馬雲所說的「退而不休」與上者有不小區別,一方面馬雲確實和他說過的那樣,沒有再回來,一步步退後;另一方面,在交出CEO和宣布卸任董事會主席後的這些年,馬雲也確實沒閒著。

雖然阿里如今對外的發言人已換成張勇,但馬雲依然是阿里的一張名片,在宣布卸任阿里董事會主席的這一年,馬雲依然頻繁現身中國外各種大會論壇,行程密集程度不亞於宣布卸任前。

據統計,僅上個月馬雲就出現在了包括人工智慧大會、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在內的6個活動上,過去一年在公開場合出現了超過二十次。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年,馬雲更多的是在忙著去各處「佈道」阿里的價值觀,對於具體的公司業務,他已不再插手,一步步抽離,外界也在這些年一點點習慣了沒有馬雲的阿里。

去年年初,阿里以8.66億美元(約新台幣元)投資ofo,當被問及這起投資時,馬雲卻說他並不知情,「我們投資了ofo嗎?那可能金額不多吧,這種事張勇可能會比較清楚。我從2012年就講過,我要學會怎麼當董事長,我不該去干涉這些事兒」。

如果說早幾年談起阿里,還只知馬雲不知張勇,那麼這些年的大部分時候,則變成了只見張勇不見馬雲。在前年雙十一,當所有人都在台下等著每年例行的馬雲壓軸發言環節時,最後走上台的卻是張勇,馬雲只默默的坐在會場第一排聽著,並未上台。

準備了十年的退休計劃

為放手的這一天,馬雲準備了差不多十年。

2009年阿里巴巴十八羅漢辭去創辦人身份,以合夥人的身份重新「返聘」;2010年,阿里確定了合夥人協議,在當年取名為「湖畔合夥人」,並開始試運行合夥人制度;2013年,阿里正式對外公佈合夥人制度。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曾在2014年公開撰文闡釋過阿里巴巴建立合夥人制度的思考:「不少優秀的公司在創辦人離開後,迅速衰落,但同樣也有不少成功的創辦人犯下致命的錯誤。我們最終設定的機制,就是用合夥人取代創辦人。道理非常簡單:一群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比一兩個創辦人更有可能把優秀的文化持久地傳承、發揚。」

作為阿里的最高權力中樞,合夥人擁有多項權利,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對董事會成員的提名和任命權。

阿里合夥人擁有董事會成員50%的提名權,提名不通過,合夥人有權指定臨時過渡董事來補缺,直到通過為止,此外,想要修改有關合夥人提名權的相關條款,需要在股東大會上獲得95%到場股東或委託投票股東的同意。

這一套機制保證了核心創辦人和管理層對董事會的控制,進而把控住公司的決策權,最終的目的就是解決馬雲所說的「創新力問題、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文化傳承問題」。

而全員持股是合夥人制度得以能實施的前提,全員持股計劃是阿里在成立之初便推行的。

具體來說,就是滿足一定條件的阿巴員工,都有資格持有一定數量或比例的阿里股份,這項激勵措施使得員工可以從公司的發展中獲得紅利,從而不斷的招攬優秀人才加入。而想要成為合夥人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持有阿里一定數量的股份。

在合夥人之上還設有合夥人委員會,目前由馬雲、蔡崇信、彭蕾、張勇、井賢棟5人組成,委員會一來負責合夥人的選舉,二來提議阿里高層的年度獎金分配。也就是說,公司大事依然是由這幾位「長老」來決策。

合夥人每年會進行一次選舉,在離開阿里巴巴集團公司、關聯公司或年滿60歲即自動退休,但作為永久合夥人的馬雲和蔡崇信則是例外,也就是說,即使馬雲不再在阿里擔任任何職務,但依然對公司保有控制權。

目前,阿里的合夥人已增至38人,其中既有張勇等這些陪伴阿里多年的股肱之臣,也不乏很多年輕高層,比如今年新增的兩位80後合夥人:淘寶總裁蔣凡、阿里雲技術研發負責人蔣江偉。

按照馬雲的構想,阿里巴巴合夥人中有三個梯隊,最年輕一波負責一線業務的落地與創新,以張勇為代表的核心高層團隊負責公司的戰略制定,而馬雲這些「長老」級的高層則放手一線,更多把精力放在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宏觀層面。

美國《財富》雜誌中文版主編周展宏這樣評價阿里合夥人制度,這種依靠集體智慧來對抗「叢林法則」競爭壓力的關鍵在於由「三代人」組成的合夥人團隊——最年輕的做執行;中間一代管戰略;老的什麼都不管了,只看人。

後繼有人的阿里

2013年,馬雲將CEO的職位交給陸兆禧,自己只擔任董事會主席,自此將公司日常管理事務交出,只保留公司的戰略決策權。

不過這一階段,馬雲還沒有對阿里完全放手,只是在辦公室待的時間越來越少,更多的時間都在飛機上。(中國工程師抗議「996」高工時,馬雲:我們不缺8小時上班很舒服的人

在雙11、雲棲大會這些阿里每年重要的場合上,依然會看到馬雲的身影,在日常的站台之外,馬雲還在全球各處奔走拓展阿里的「朋友圈」同時為阿里的後二十年定方向,在2016年他提出eWTP倡議,還有至今仍被業界經常掛在嘴邊的「五新」戰略。

一邊定方向,一邊在公司內部進行架構和組織上的調整。2015年12月,阿里設立了中台事業群,讓組織結構從「樹狀」變為更更靈活的「大中台、小前台」的網狀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避免了不同業務對應不同基礎能力的重複建設。

在這個基礎上,2016年之後阿里又開始密集的圍繞「五新」展開多項人事任命和組織架構調整。過去3年,阿里就進行了近20次組織升級,幾乎涉及所有業務線和負責人。而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阿里就進行了三次大的調整。

在阿里,組織結構的升級既是阿里整體戰略思考的反映,也是為推進整體戰略而做的準備。在CEO張勇看來,「未來企業要適應市場的變化,一定是從組織結構的根本上進行自我改革和升級。重構自己,才能帶來業務的重構和市場的重構」。

張勇曾被馬雲評價為「合夥人制度下人材梯隊中的傑出商業領袖」。從早年帶領淘寶全面行動化,到打造天貓、首創雙11,再到近兩年主導入股蘇寧、銀泰、高鑫零售,收購餓了麼,打造零售新物種盒馬,和星巴克等眾國際品牌展開多種戰略合作,這眾多阿里帶給零售界的巨大變化,背後都有張勇的身影。

從一開始被視做濃濃職業經理人氣質的阿里高層,到如今阿里人口中的「在高速路上換引擎的人」,連馬雲後來都說:「說來慚愧,我以前經常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而逍遙子是CFO出身。」

此前在阿里內部曾流傳著一個有趣的說法,張勇是「在高速路上換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機換成了波音747」,而這或許就是馬雲放心把阿里交給他的原因。

在過去一年的接班預備期中,張勇已在多次組織架構調整中,搭建起自己的班底,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就是在去年11月的調整中被提拔的85後合夥人——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帶領淘寶完成無線化,是蔣凡加盟阿里後做出的最大功績。

張勇今年在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提到,2013年轉型行動網路,阿里曾嘗試讓擁有多年淘寶經驗的人去升級平台,最後效果都不理想。因為這些人即便非常年輕,但過去10年是跟著淘寶成長起來的,有很多基於PC端的傳統思維。

「最後我決定任用年輕人,一點淘寶經驗都沒有的年輕人,他們天然在行動網路時代成長起來。六年之後,這個人已經是淘寶天貓的總裁了,今年也只有35歲。」張勇說的年輕人就是蔣凡。

而蔣凡在今年兼任天貓總裁後,做出的最大一個舉措就是重啟聚划算,加速滲透下沉市場。

有趣的是,由於同為80後,又都有Google的工作經歷,如今又都聚焦於下沉市場,外界於是頻繁的將蔣凡與黃崢放在一起去討論,而蔣凡也被視作阿里與拼多多在下沉市場比拼的一張王牌,同時也被視作張勇潛在的接班人。

如果說馬雲的故事是淘寶、張勇的故事是天貓,那麼蔣凡的故事則可能是下沉市場。

正如王興此前在朋友圈轉發《黃崢的100種偏執》一文時所說:接下來幾年,中國電商之戰將在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之間展開,蔣凡能贏的話,就是阿里當之無愧的接班人!如果他有興趣的話。

但不管是張勇還是蔣凡,對於離開馬雲的阿里,外界的一個共識都是,阿里是後繼有人的,可能正如馬雲所言,如今阿里已經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製度升級,也已經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迎接董事會主席的交接。

如今,馬雲要逍遙的做馬老師去了,而這幾年帶領阿里一路劈荊斬棘的張勇,也終有一日會把接力棒交出去,但他們在不同時期所帶給這家公司的烙印卻不會抹去,就像馬老師所說的,「阿里從來不只屬於馬雲,但馬雲會永遠屬於阿里。」

責任編輯:江可萱

本文授權轉載自:鈦媒體

關鍵字: #阿里巴巴 #馬雲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