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房型剩最後一間!」Booking.com壓力銷售術被指誤導顧客,6大訂房平台被盯上
「此房型剩最後一間!」Booking.com壓力銷售術被指誤導顧客,6大訂房平台被盯上

外出旅行時,你習慣上訂房網站尋找住處嗎?為了吸引消費者訂房,各大訂房網站無所不用其極,然而有一些招數明顯誤導了消費者,這也讓英國消費者保護組織決定對不守規定的訂房網站發出警告。

bedroom-door-entrance-271639
圖/ pexels

「這種房型只剩最後一間」:訂房平台以壓力銷售技巧,誤導消費者

近日,英國消費者保護組織Which?表示,他們發現訂房網站Booking.com仍然在用壓力銷售技巧誤導消費者訂房,沒有遵守今年二月答應英國監管單位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的規範。舉例來說,Booking.com上面的某些房源會顯示「房況緊張,這種房型只剩最後一間」的字樣,但實際點進去後發現,該房型並非只剩最後一間。

booking-com-cma-2.jpg
圖為一間位於荷蘭的民宿,它獲得了Booking.com十顆星中的 8.4顆星。

CMA盯上六大訂房網站 要求限期改善

回到今年二月,CMA宣布他們盯上了六大訂房網站:Booking.com、Expedia、ebookers、Hotels.com、Agoda和Trivago,並限期要求這些訂房網站改善銷售策略,避免誤導消費者。

CMA所謂會誤導消費者的銷售策略包含:沒有顯示房間的全部費用、誤導消費者以為該房很受歡迎、沒有公開揭露飯店有給訂房網站佣金,讓訂房網站把他們在搜尋結果的排序往前移,以及故意利用限時、限量等方式對消費者施壓,但實際上並沒有限時和限量。

CMA表示,上述這些銷售策略都會傷害到消費者的權益,有違反消費者保護法的疑慮。於是,CMA警告要這六大訂房網站在9月1日前改善,包含明確寫出房價折扣、有多少消費者同時在線上瀏覽某家飯店,還有剩餘房間數。六大訂房網站也必須在一開始就明確顯示包含所有費用的房價,不要讓消費者在最後結帳時發現,有需要外加的費用。

booking-com-cma-3.jpg
外出旅行時,不少人會使用訂房網站Booking.com、Expedia、Trivago等預定住處。

抽查發現Booking.com改善不足

然而,英國消費者保護組織Which?在近日抽查時發現,Booking.com雖然有稍微改善,例如有比較明確地揭露有支付佣金的飯店在搜尋結果排序上會往前移,但還是做得不夠。他們發現Booking.com列出的十家飯店中,有五家顯示「房況緊張,這種房型只剩最後一間」是假的。

舉例來說,位於英國利物浦的The Banjo民宿在Booking.com上顯示精緻雙人房只剩一間,但當Which?的研究人員繼續點進網頁後發現,明明還有剩四間,且顯示的房價也一樣。

Which?工作人員麗屈(Naomi Leach)表示,Booking.com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我們發現了明確的證據,顯示Booking.com還沒有充分地改變過去的行為,他們還在藐視禁止使用壓力銷售策略的規定,這有可能導致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被趕著匆忙訂房。」

「Booking.com現在必須提供鐵證,確保他們不會再繼續用這種沒良心的手段誤導消費者,否則監管單位會跳進來並且採取強力措施,讓他們能符合規範。」

booking-com-cma-4.jpg
圖為英國北部諾森伯蘭郡(Northumberland)的一間小客棧,花團錦簇的模樣反映出了春天的氣息。

網站:只剩最後一間 結果我是當晚唯一的客人

對於Booking.com誤導消費者的行為,曾在上頭訂房的赫斯特豪斯(Mike Hursthouse)說:「一年前,我想要在Booking.com上訂房,好參加隔天一早舉行的會議。」

「我用Booking.com訂了間有五或六個房間的鄉村小客棧。在訂房的過程中,我不斷收到促銷的訊息,像是『只剩最後一間房了』、『很多人都在看這間房』等等。」、「當我終於抵達客棧時,我跟老闆說我訂了一間房,他說:「你一定就是赫斯特豪斯先生吧。」我問他:『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他回答道:『你是今晚唯一訂房的客人。』」

Booking
圖/ Booking.com官方YouTube影片

CMA:若不會Booking.com未修正 將採取進一步行動

面對消保組織的質疑,Booking.com發言人表示:「我們不斷努力為消費者帶來透明、選擇和價值,也不斷測試和改善我們在網路上呈現服務的方式。」

「我們努力地想要兌現與CMA的承諾,並且繼續和CMA配合與對話,告知他們我們持續在改善消費者體驗。」對此,CMA表示如果Booking.com沒有改變,他們已經準備好要開罰了。CMA發言人說:「我們有注意到Booking.com的問題,並且已經有跟他們說了,他們向我們保證會盡快修正。」

「要是我們發現Booking.com或其他訂房網站還在用誤導性的敘述,那麼我們不會猶豫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上周,CMA也宣佈有另外25家訂房網站同意遵守規定,其中包含Airbnb、Google和連鎖飯店集團等。

延伸閱讀:

  1. 【日本現場直擊】打破飯店印象的SEKAI HOTEL,整個社區都是大家的旅館

  2. 想免費入住得有真本事 飯店與網紅的行銷戰

  3. 肉食者請進!歡迎來到德國香腸小旅館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作者:徽徽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