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淘寶台灣「跨境供銷」4疑點,立委余宛如:百萬賣家別被養套殺
揭淘寶台灣「跨境供銷」4疑點,立委余宛如:百萬賣家別被養套殺

阿里巴巴23日發表新電商平台「淘寶台灣 」搶攻雙十一,市場注意力都在超殺折扣優惠帶來的競爭,不過,立委余宛如24日將重點擺在淘寶的「跨境供銷」商業模式,呼籲台灣百萬中小型開店賣家別上(淘寶),「現在給你糖吃,哪天就被操控。」在24日下午,主導「淘寶台灣」營運的英商克雷達,也發出了聲明回應。

圖說4:左: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董本洪、右:淘寶台灣行銷長暨發言人林雅雯共同進行淘寶台灣啟動儀式,
圖/ 阿里巴巴

「跨境供銷」模式新穎,立委憂:複製觀光業養套殺?

余宛如24日舉行「淘寶台灣 掏空台灣?中國電商養套殺手段大揭密!」記者會,對新成立的淘寶台灣App電商平台提出預警,憂心恐重蹈台灣觀光產業模式,先是送大量陸客養觀光產業後,再一步一步進行套跟殺的策略,這模式恐複製到電商賣家。

「這是對台灣庶民經濟操控手段的新手法,」余宛如說,「我們在淘寶商業模式看到一樣的影子。」

淘寶台灣提供「跨境供銷」新商業模式,過去台灣微型企業在電商平台開店做生意,自己必須找貨找物流,但現在淘寶包辦,除幫忙選品,還幫忙集貨、免運費、降低刷卡手續費,圈養一堆賣家,再用中國供銷合約綑綁賣家,鼓勵賣家從其他平台搬移到淘寶。

余宛如認為,這個作法會讓產業大者恆大,憂心電商環境惡化,若賣家固定從淘寶取得一定銷售獲利,一旦被斷貨或無法在平台上銷售,難免會被操控表態政治立場。

余宛如說,從淘寶台灣招商說明會資料顯示,可讓賣家以超低成本開店,提供優於其他平台開店條件,幾乎可以被懷疑是「破壞市場行情方式」,比方企業或個人跨境供銷開店0元,信用卡手續費1.5%,相對台灣一般信用卡費率2%低得多。

余宛如
現在給你糖吃,哪天就被操控!余宛如認為淘寶台灣跨境供銷模式有養套殺策略
圖/ 王郁倫攝影

淘寶台灣將帶來三大衝擊效應

「跨境供銷」模式帶來的效應有哪些?余宛如歸納有三點,首先是阿里巴巴跟淘寶都有超強集貨物流能力,物流成本低到其他台灣賣家將無法比拼。

其次,從美國跟泰國等例子可見,淘寶充斥侵權仿冒商品,大量低價進入市場將摧毀當地商品品牌,因此她也呼籲消費者「不要因為便宜就上當。」

第三是不公平競爭。「我們對有些產業敏感度太低,其實兩岸機會不公平,台灣業者被中國封網,絕對看不到台灣電商平台賣產品到中國消費者手裡。」余宛如說,泰國許多媒體已經在探討淘寶大量仿冒品進入泰國對正牌的衝擊,美國更早已將淘寶列為黑名單。

余宛如
立委余宛如表示淘寶台灣用超低價格吸引賣家轉台到淘寶做生意
圖/ 余宛如辦公室

英商一美元註冊,上層是開曼群島控股

余宛如也揭露,阿里巴巴集團透過「品牌授權」英商克雷達投資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以下簡稱「克雷達」)經營「淘寶台灣」,在申辦做法上有規避中資來台審查辦法的嫌疑,呼籲投審會及公平交易委員會提出調查。

余宛如追查,這家克雷達在5月28日才於英國註冊,登記資本額1美元,9月負責人就更換,來台灣設立英商克雷達台灣分公司就能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一般而言,商業合作很少會跟一年內無信用記錄夥伴簽訂授權,其次,再追查這家英商上層公司是開曼克雷達投資控股公司,用多層次公司架構去淡化「開曼企業」色彩,更讓台灣投審會不易確認實質控制人是誰?是否為中資。

因此余宛如也提出四個疑點,首先,淘寶去年以中資身份取得台灣經營,但這次不用港資淘寶,反而授權今年剛成立的英商,是非常奇怪的事,也不是正常商業往來行為,而她也疑問:把中國淘寶平台搬來台營運有不法嗎?

第二,她也希望投審會盡快調查這家英商克雷達背後股權,因中資來台正面表列項目沒有含跨境電商。

第三,她也提醒公司法修正後,外商來台登記分公司流程簡化,讓台灣在中資審查上出現漏洞,建議盡快健全中資來台審查法規,抓出外皮陸骨企業。

第四是跨境電商已是全球貿易新模式,這裡頭台灣相對弱勢,中國電商平台閃避檢查可以來台,但台灣業者因法規跟非法規面障礙很多,無法到中國做生意,加上仿冒問題重重,期望公平會也能針對不公平競爭做調查處置。

淘寶Taobao
淘寶網站有不少仿冒品,對各國經濟造成影響,美國因此列為黑名單
圖/ shutterstock

投審會:將查品牌授權是否違法

投審會投資台灣事務所執行秘書楊淑玲也列席記者會,她表示,投審會很重視此事,已經跟相關機關調閱英商克雷達資料,有陸資問題將會依法處置,由於淘寶在去年已在台灣核准設立分公司,但電商業務非許可項目,所以會進一步聯絡淘寶確認指定授權的主體是淘寶台灣分公司還是阿里巴巴,確認是否違反規定,若查有不法,最嚴重依照兩岸關係處理條例第93條之一是可以撤資。

克雷達發表聲明:也想要把台灣商品賣到全世界

針對以上爭議,英商克雷達也發出官方聲明稿回應。克雷達解釋,在台灣銷售境外商品不是他們經營「淘寶台灣」的唯一目的,把台灣的商品跨境賣出去,也是重要的目標。

克雷達說明,經營「淘寶台灣」品牌,除看好台灣市場外,主要看好台灣中小企業發展潛力,希望透過好的營運機制、在台設置倉庫等周邊建設,協助台灣商家將貨品與世界各國的網路接軌。

針對這場風波,聲明中提到:「克雷達 在台灣一切營運正常且合法,並且也願意配合行政機構釐清。」同時,克雷達也認為,新創事業的發展本來就容易在發展地花費較多溝通成本,但克雷達願意一本來台經營初衷,多加溝通,並推出各種優惠措施,以求在台灣這塊土地長久經營。

延伸閱讀:
1.阿里巴巴20歲,解鎖後馬雲時代
2.直擊淘寶史上最大實體造節,中國科技新創都在瘋什麼?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跨境電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