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從前,有一隻飢餓的大野狼,在森林裡碰到了天真無邪的小紅帽⋯⋯」這是一個小時候就再熟悉不過的故事,但透過一台iPad、一支Apple Pencil,小朋友不再只是「聽故事」,和家長一起成為了「創作故事」的那一個人,每一幕的場景、角色、人物走位⋯⋯甚至是旁白,都可以自己主宰。
在蘋果主辦的「Mobile APP Innovation Contest(行動應用創新賽)」總決賽賽場上,一組來自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的學生團隊,憑著這一款歷時5個月開發設計的APP《從前從前》,打敗了台、港、陸超過1000個團隊,奪下一等獎。
這一場由蘋果和中國浙江大學聯合舉辦的學生競賽,是由中國教育部主導的電腦四大競賽之一,如今已經邁向第四年,而比賽的主題,就是要學生團隊設計一款iOS、watchOS、iPadOS的APP。
從今年3月開啟,經過超過半年的初賽、複賽、決賽,在10月底終於從1070個作品中,選出入圍的30個參加大中華區總決賽;而這一次,也是台灣學生拿下最好的一次成績。
挑戰超高難度兒童APP?得從全台唯一「玩具系」說起
「市面上的故事機大多都只有朗讀功能,小朋友只能單方面的被動接收,沒有辦法進行更多互動,我們覺得很可惜,」《從前從前》總企劃黃怡靜說道。
一人擔任企劃、一人負責視覺設計、兩人專攻開發寫程式⋯⋯「四人成虎」後,在健康醫療、農業、工業、安全、養老等成千上萬的主題中,偏偏選中了「兒童教育」這一個主題。
「兒童的題目對學生來說難度很大,滿有挑戰的。首先,學生可能沒有很好的少兒素材資源,也不知道APP的設計,會不會對兒童帶來一些未知的傷害,再來,兒童的心理是很多變的,很難開發出一款讓他們依賴度很高的產品,」浙江大學陳文智教授分析。
但究竟為什麼,這一組學生偏偏要往難路走?
「我們是玩具設計碩士班的的學生,也是台灣唯一一個玩具設計系(笑),」黃靜怡笑說,4人本來就是多媒體互動設計系出生,只是都精專在玩具設計上,《從前從前》的議題發想,對他們來說是「渾然天成」,反而上手難度更低。
不得不提,雖然《從前從前》只是一款「參賽作品」,但無論是介面設計、功能操作,甚至是商業模式的設定,和其他的參賽團隊相比,已經非常完整成熟。
一來,父母不用再乾巴巴地說故事,更多了畫面讓小朋友融入其中;二來,小朋友更能自己「創造故事」,大大提高了互動性。考慮到市面上已經有類似的APP存在,《從前從前》除了既定的角色素材庫,還讓小朋友可以自己「畫」一個角色出來,並拉到故事情節中。
台灣口才南波萬?台大簡報金獎也來助陣
《數位時代》親臨現場,實際參觀了一圈學生作品後,發現不少學生雖然有很好的想法、設計及產品,但礙於缺乏經驗,卻沒有辦法完整流利地講解。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從前》團隊還獲得了現場唯一的特殊獎——Best Demo。
據了解,這一場比賽在台灣由Studio A和逢甲大學協辦,先選出台灣隊伍前3名隊伍參加總決賽,而在正式出發總決賽現場前,Studio A特別為學生們請來第六屆台大簡報杯金獎得獎者「課前輔導」,前前後後上了好幾次指導課。
雖然一等獎獲獎者,可以獲得macbook Pro、iPad、AirPods等蘋果準備的獎品,但學生們的「終極目標」,仍想奪得相當於特獎的「最具創新獎&傑出指導獎」,得獎者全隊將獲得蘋果官方贊助,前往2020年位於美國加州的蘋果WWDC開發者大會現場。
然而,這一個「超級大獎」,則是由浙江大學團隊的作品《入畫・Art Easiest》奪得。
值得關注的是,蘋果也承諾在賽後會協助團隊孵化APP,並與市場對接,讓「參賽作品」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商業產品」。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