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NFC標籤貼紙買了沒?快試試這5個生活自動化應用
iPhone NFC標籤貼紙買了沒?快試試這5個生活自動化應用

NFC實用場景自iOS13提供更高的NFC開放性以及快捷指令App引入自動化功能以來,NFC這個已經不算新鮮的東西在iPhone上「煥發了第二春」,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實現各種實用或者有趣的自動化場景。

延伸閱讀:用NFC標籤配合快捷指令實現場景自動化

在看完那篇文章後,我也躍躍欲試,購買了一些NFC貼紙,並給自己設計了一些自動化動作,不敢說顯著地改善了工作和生活,但至少也讓一些之前繁瑣的流程變得更加簡單和方便。希望我介紹的這些NFC自動化動作也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創造出更多有趣的玩法。

睡前準備

對我來說,睡覺之前要做的事已經在日積月累中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流程。之前,我都會手動來完成一些事情,而在快捷指令App支援NFC觸發後,我用它做了一個睡前準備的自動化動作。具體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NFC-2.jpeg
圖/ 少數派

我把NFC貼紙貼到了床頭櫃上擺放的無線充電器上,這樣我睡覺前把手機拿去充電的動作就可以伴隨著「睡前準備」這個自動化動作的觸發。不過,為了防止無線充電時的誤觸,我打開了「運行前詢問」這個開關,這樣一來這個自動化動作只有在我點擊「運行」按鈕後才會運行。

NFC-3.jpg
NFC貼紙貼到床頭櫃上擺放的無線充電器上。
圖/ 少數派

這個NFC自動化動作的實現效果還是蠻簡單的,主要是關燈和播放音樂兩個部分。關燈這部分可以透過Homekit配件或者米家智慧家居來實現,大家有比較寬鬆的選擇餘地;播放音樂這部分我是透過Home Pod來實現的,效果會比較好,這裡要注意設置較低的音量,以及在選擇歌單時要注意曲風和曲目數量不要太多。如果你沒有Home Pod,你也選擇直接在iPhone上播放音樂。

音樂播放

如果你有一個Home Pod,那麼你可以非常方便地把手機上的音樂投放到Home Pod上來聽。在最近一次固件更新中,Home Pod還支援了音樂的隔空投送,只需將正在播放音樂的iPhone靠近Home Pod,Home Pod就可以接力播放iPhone上的歌曲。

那麼,如果我沒有Home Pod該怎麼辦呢?只要藉助NFC,普通的藍牙音響其實也可以和iPhone協作地很好。如果你購買的藍牙音響本身帶有NFC功能,比如Sony的大多數音響系列,那麼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並且這一類音響的NFC標籤被檢測到後,音響會自動開機,省去了一個步驟;如果你的藍牙音響沒有自帶NFC音響,那麼買一張NFC貼紙貼到上面就行了,區別就是NFC標籤被檢測到後不會自動開機,所以需要提前開啟。

NFC-4.jpg
圖/ 少數派

第一種方案:NFC觸發後播放指定音樂。這個動作的創建思路稍微有點複雜,第一步是在創建個人自動化的時候選擇「NFC」,然後點擊「掃描」,把手機對準藍牙音響上的NFC標籤(自帶或者後貼都行),第二步是在執行那一步按下圖設置,原因是iPhone只能將音樂投放到已連接的藍牙設備上,所以我們需要先連接藍牙音響,再播放音樂。

NFC-5.jpg
圖/ 少數派

使用的流程為:

  • 打開藍牙音響的電源(如果音響自帶NFC功能,可跳過這一步);

  • 把iPhone靠近音響上的NFC(或者貼紙);

  • 在「設置-藍牙」界面中快速選擇想要連接的設備;

第二種方案:NFC觸發後播放當前歌曲。雖然普通的藍牙音響沒有Home Pod的接力播放功能,但是我們可以藉助NFC來實現接近的效果。總體的思路和使用流程與方案一是一致的,但是這裡我們需要將指定的音樂替換為iPhone當前播放的歌曲。大家可以參考下圖來設置:

NFC-6.jpg
圖/ 少數派

因為這個部分涉及到了兩個方案,所以不得不提到的一點是:在快捷指令中設置自動化動作時,一個NFC標籤最好只對應一個自動化動作,不然很容易造成紊亂。所以,我們可以在藍牙音響上貼上多個標籤,來對應不同的自動化動作。

NFC-7.jpg
圖/ 少數派

物品整理

除了系統自帶的功能,目前有不少第三方應用也已經支援了快捷指令中的NFC功能,而Where就是其中之一。這款App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用戶管理自己的物品儲存,防止出現忘記收納位置導致找不到的尷尬。

如果你家裡雜物比較多,或者有海量的收藏,那麼Where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收納整理,用它記下每一個儲藏空間內的物品,日後尋找時就不費吹灰之力了。在Where更新2.0大版本後,我們還可以直接在快捷指令中調用它的動作,配合NFC就更加方便了。

NFC-8.jpg
圖/ 少數派

以我家的保險箱為例,我喜歡把各種證件、合同都放到保險箱裡,但是丟三落四的我還是經常會忘記哪些放進去了,哪些還沒放進去,只能每次不厭其煩地打開保險箱去翻箱倒櫃地找。於是,我把保險箱裡所有的資料都記到了Where上,並在保險箱門上貼了一個NFC貼紙。這樣一來,我只需拿iPhone一掃就能知道保險箱裡放了什麼,再也不用每次都拿著鑰匙和密碼去開門了。

這個自動化製作的方法也很簡單,大家可以參考我的例子。首先我在Where中新建了一個區域,並拍攝一張區域照作為背景圖片(為了保護隱私起見,我把保險箱的照片臨時替換為了地板),起名為「Vault」。接著,在該區域中點擊右上角的加號來新增標記和對應的物品,完成後就可以去快捷指令App中完成剩下的步驟了。創建一個個人自動化,觸發條件選「NFC」然後掃描保險箱上的NFC貼紙,命名為「where-vault」,最後在執行動作中選擇Where的「顯示區域」並填入區域名「Vault」。

NFC-9.jpeg
圖/ 少數派

效果如下圖所示:

NFC-10.gif
圖/ 少數派

下面兩則對NFC的生活妙用來自我的兩位同事,大家也一起來看看吧。

簡訊報平安

來自同事A
每天早上準備去公司上班的時候,女朋友都還會在家睡著賴床,一般情況下我都會為她做一份早餐然後出門。下班的時候也會想問問女朋友是否到家,順便報備一下自己大概多久以後到家,或是與她一同討論晚餐吃什麼(這樣的哲學命題)。

說起來有點像「向伴侶打卡」的味道,但有時候也的確只是為了向她報個平安或主動發送天氣等提醒。這裡可以把女朋友換成家裡的某個親人,或是在遠方牽掛自己的長輩。

這個自動化的思路很簡單,首先是判斷當前時間。一般無論是早到還是遲到,我都會在9點後、10點前到達公司。因此這裡偷懶一下變成「9點用NFC觸發」則報早安。其餘時間觸發則發送告知下班(主要是下班的時間並不一致)。

NFC-11.jpg
圖/ 少數派

具體的信息文字和提醒內容都可以由自己來定制,可以嵌套進天氣、位置、預估到某地點的時間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自動化裡面從自帶天氣、地圖所獲取的訊息會與系統語言匹配。不小心就可能會變成「中文簡訊+英文信息」這樣的尷尬現場。

NFC-12.jpg
圖/ 少數派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點是貼紙的安放位置。因為我關閉了「運行前詢問」,所以被NFC觸發的極短一瞬間聲明到公司/回家的信息就發出去了。因此我建議把NFC貼紙放置在桌面的邊緣、桌角或是其餘需要伸手觸發的地方。

NFC-13.gif
圖/ 少數派

喝水記錄

來自同事B
少數派多次發文介紹過多喝水的好處以及一些幫助養成多喝水習慣的小技巧,我自己也在那之後養成了喝水記錄的習慣,一方面是為了提醒自己喝水,另一方面是為了記錄自己的喝水情況,然後嘗試去發現它與其它身體特徵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

如果你有一塊Apple Watch,那麼不妨安裝上Water Minder或者其它喝水記錄類的App,就可以很方便地記錄了,一抬腕點擊螢幕兩次就搞定。如果你沒有Apple Watch,那麼也不用擔心,你可以試著像我一樣在飲水機或者杯子上貼上幾個NFC貼紙,對應不同的容量,這樣也同樣可以達成快速記錄喝水的效果。

NFC-14.jpeg
圖/ 少數派

快捷指令的製作也很簡單,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截圖:

NFC-15.jpeg
圖/ 少數派

本文授權轉載自:少數派

責任編輯:江可萱、陳映璇

關鍵字: #Apple #iOS #NFC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