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光郭董2.9億元!翟本喬5年創業心路:失敗不可恥,失敗就不做任何事很可恥
燒光郭董2.9億元!翟本喬5年創業心路:失敗不可恥,失敗就不做任何事很可恥

「你還活著,有麼好抱怨的?失敗,就是沒有事可以做。」經歷鴻海入股、公司99%減資等高低起伏創業經歷,和沛董事長翟本喬14日出席2019年XFail失敗者年會分享他征服失敗的精彩故事。

燒光鴻海2.9億元,翟本喬:我不欠郭董

我燒光了郭董2.9億元,但這件事可能幫他省幾百億元。 」翟本喬分享,從2014年創業獲得鴻海青睞注資三年以來,總計獲得2.9億元資金,但因為2017年鴻海決定不再投資,2018年1月30日,他決定資遣所有員工,減資99%,讓事業體歸零,和沛現在只剩他一人。

但在結束和沛業務前,他出手制止鴻海投資海康威視的行動,幫鴻海省下百億元,同時,他也對智慧製造iPhone X機殼自動化瑕疵檢驗給予建議,讓鴻海的自動檢測流程,從檢驗每個邊框要20秒,翟版只要0.3秒。

現在鴻海深圳觀瀾廠的機殼檢驗流水線,就是用翟版檢驗方式。「前陣子很多人挑戰我,說我是郭家軍,我說我不欠郭董,早就還清了!」翟本喬說。

翟本喬
被鴻海投資會有什麼下場?翟本喬用他的故事介紹了創業的挑戰。
圖/ 王郁倫攝影

海康威視「黑光技術」烏龍秀,只有他看出疑問

先說海康威視的小故事,2018年1月2日,郭董秘書打來,要翟本喬第二天上郭董私人飛機,到深圳一趟。

原來富士康正要發展AI,看很多投資案,當時正在評估投資海康威視,海康是中國安控龍頭,營收雖然只有鴻海的10分之1,但市值卻等於鴻海,顯示海康威視的本益比(PE)多高。

當時郭董想投資海康威視,海康威視派了一組人展示「黑光技術」,在黑暗中,一般人都只能見到黑色一片,但海康聲稱研發的AI能夠在薄弱的光線中,分析小偷身上的顏色深淡,看出真正的衣服顏色。

海康邀請很多人看這場DEMO大秀,黑暗中,監視器拍彩釉磁盤,AI可以算到真正磁盤上的顏色,打開燈一看,果然顏色是正確的。

鴻海一位CTO(技術長)看完回來開會讚不絕口,但翟本喬現場直接問海康威視CTO:「這是假的,你是畫上去的吧?」對方也只好承認是畫上去的。

但回來的鴻海高層,只有劉揚偉(後來2019年升任鴻海董事長)一個人反對投資海康,他一人孤掌難鳴,還好翟本喬後來也加入聲援,郭董很聰明,立刻發現不對勁,鴻海後來沒有跟海康威視合作。

「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翟本喬重複說。他不減網路「翟神」形象直接戳破:一個磁盤擺在海康威視這麼久,什麼顏色海康早就知道。

翟本喬
我不欠郭董了!和沛董事長翟本喬演講說
圖/ 王郁倫攝影

翟本喬跟鴻海高層說:念到博士,你們不會有「驗證精神」嗎?隨便派一個小弟在現場,讓AI看顏色就可以知道了。

「劉揚偉就是現在的鴻海董事長,他不是偶然得到這個位置的,他是真的有本領。」翟本喬說。

iPhone X組裝,AI檢驗從20秒縮成0.3秒

第二個例子,是鴻海做iPhone X組裝,當時邊框的不鏽鋼瑕疵檢驗要求很高,花很多人力目視檢驗,一個框有四個邊,每邊的長相不同,鴻海安排每一個邊一個人負責看,看完送去烤漆,烤完又要檢查一遍,等於一個手機框有八個工序關卡。

但視覺檢驗是AI最會做的事,因此鴻海導入AI,最直覺的想法是:用機器人把框夾起來,翻轉四個邊給AI比對,這要花20秒完成,翟本喬看完後給了更好的建議:邊框的瑕疵都是局部,不需要顯示整面給AI找,因此,他建議在流水線兩旁擺鏡頭看,連框都不需要拿起來,工作時間從20秒縮減為0.3秒。

iPhone 11 Pro Max3.png
iPhone 11不鏽鋼邊框AI視覺檢測,現在鴻海只要0.3秒
圖/ 愛范兒

創業失敗心境:我還活著,還能做什麼?

還了郭董的人情債跟投資債,翟本喬說,這一路他學到很多、看很多,最真實的心路歷程是:走過風風雨雨我還活著。

「過程中回頭看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學到的經驗、我的家人小孩、是我未來還要做什麼,以我的能力還能做什麼?為誰?為公司、國家還是世界?我有很多省思。」翟本喬說。

從現在回顧創業,「被鴻海投資會有什麼下場?」翟本喬在XFail年會開場,大大投影出這幾個大字,引起現場一片笑聲。「人生常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每一步都要贏,沒有時間思考來到世界的目的。」他拋出一個質疑。

2014年翟本喬創立和沛,鴻海集團領投9000萬元,隨後2015跟2016年都各投資1億元,但當2016年底要確認2017年是否續投資時,鴻海不斷延後決策,在最後一刻才通知:不續投。

「當鴻海不投資我,該怎麼做?」翟本喬說,他必須思考留下什麼,什麼不能留下。跨完年,2017年1月3日他決定留下兩個最有機會的團隊,一半的人離職,當時他在Facebook發出說明,一堆人罵聲不斷,但也有七千個讚。(延伸閱讀:翟本喬裁員網路酸言四起,和沛科技前員工:這個時代失敗和成功都是暫時的!)

翟本喬
翟本喬看2019年幫Volvo拍的廣告影片,展露他對成功與失敗的心路歷程。
圖/ 王郁倫攝影

花了半年弄清楚,鴻海其實不會再投

跟大集團合作必須經歷某些程度的複雜。在和沛裁員一半(實際上沒有裁員,多數員工自願去職,並在兩天內找到新工作。)消息傳出後,郭董看到消息表達震怒,次日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立刻表示會支持和沛。

「但問題不是這麼簡單。」翟本喬說,1月24日他跟鴻海談定續投的幾個條件,他有兩個月時間達成,比方組織瘦身,或邀更多投資資金挹注,過程中和沛也拿到經濟部A+科專補助2,000萬元,但即便條件達成,但鴻海仍在5月4日通知不續投。

「當時很多大老私下跟我說,因為你支持太陽花,鴻海承受壓力必須打壓你。」「通知不投和沛後沒多久,富士康互聯網傳出申請上市,我想過程中應該承受很大壓力。」翟本喬回憶,現在線索拼湊起來,越來越多跡象顯示,或許可能真的有點問題,但話題太過敏感。

和沛在鴻海不投資後,花了半年時間評估是否繼續經營,也找了經營穩定的網擎資訊接手企業郵件信箱產品,而手機網路空間合作案則結束,他也透露曾一度跟宏碁談合作,但宏碁最後收掉手機事業而作罷。

郭台銘
鴻海2017年決定不投資和沛科技,外傳跟翟本喬力挺太陽花有關,翟本喬也認為有很多線索跡象,但最終不決定投資未必是郭台銘決策,因為金額太小。
圖/ 郭台銘競選辦公室

創意減資,連會計師都拍手

2018年1月20日,和沛決定收攤,把一年前沒發的年終獎金,用手上現金發放。

同時因為和沛股本8600萬股,淨值是負數,翟本喬持股2100萬股,鴻海兩個法人各持股2000萬股,他決定辦理減資99%,2000萬股換1股,不足者不算,靠著創新減資法,鴻海正式退場,和沛只剩下翟本喬一個股東。

翟本喬說,這沒有道德問題,會計圈對這個減資的創新,都曾表達讚嘆。(延伸閱讀:和沛減資 99.99%,翟本喬:減資不解散,一切都是因為責任

2018年5月23日,翟本喬跟郭董辭行,6月8日工業富聯上市,翟本喬表示,從此後沒有跟郭董聯絡過。

師法以色列:一個對「失敗」友善的環境

和沛營運歸零後這一年多來,他去亞美尼亞幫台灣做國民外交,現在亞美尼亞雖跟中國是邦交國,但在國內的會展,台灣國旗暢行無阻,稱台灣是中華民國,但稱中國卻是「北京政權」。

今年10月,翟本喬走訪以色列,心得是「我們要創造對失敗友善的環境。不是鼓勵失敗,但創造一個失敗後,仍可以走下去的環境。最難改變是人的心態,失敗不可恥,失敗就不能做任何事很可恥。」

翟本喬
2017年和沛科技展開裁員瘦身,市場對此高度關注,而對和沛營運歸零翟本喬也有很多收穫心得。
圖/ 王郁倫攝影

最後他對這個大會邀請主題拋出一個疑問:「這樣是失敗嗎?經歷這麼多事情,還有活力,還有動力去做這麼多事情。」把失敗的定義留給現場聽眾深深思考。他自己則用行動為「征服失敗」這件事做了一次示範。

編按(2020.1.9更新):刑事局前天已約談Facebook粉絲專頁「台北惡棍」版主張姓男子到案,並依加重誹謗、公然侮辱罪函送士林地檢署偵辦。時代力量立委翟本喬自爆提交資料給警方的,並表示知道網軍們為了生活要賺錢,所以也不會沒事特別去踢館,但讓社會充滿了猜忌和仇恨,他就看不下去。

延伸閱讀:
1.郭台銘之野望——智慧新鴻海帝國

責任編輯:陳映璇

關鍵字: #鴻海 #郭台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