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自曝平均每2至3週併購一間公司的蘋果,如今再次出手。蘋果近日傳出花費2億美元(約新台幣60億元),買下成立3年的人工智慧新創Xnor.ai。
對於這項消息,蘋果秉持一貫的官方回覆,聲稱他們不時會收購小型科技公司,但一般不會對收購計畫或具體目標進行披露。
根據Crunchbase上的資料,目前Xnor完成兩輪融資,總計籌集約1,460萬美元資金,因此2億美元對Xnor是個非常可觀的數字。雖然有消息人士指出,2億美元只是初步價格,即使後續有縮水,仍遠高於原先價值的收購價。
收購完成後,Xnor員工將搬遷到蘋果位於西雅圖的辦公室工作,蘋果在那擁有上百位AI工程師。
讓AI擺脫雲端束縛,Xnor被列為最有潛力AI新創
Xnor是從已故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創立的「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分離的一間科技公司,專攻在智慧鏡頭、手機等終端裝置上運行的AI技術,而不依賴與雲端的連結。
這邊的「不依賴雲端」,其背後含意是蘋果在發展AI技術上,不必依託於亞馬遜、微軟、Google等雲端大廠的可能性。
Xnor的技術特點在於,其軟體能以相對較低的資源、電力運作機器學習技術,即使沒有強悍的硬體輔佐,也能展現出色的效能。功能、準確度或許並非頂尖,卻是一間非常務實,相當具有商業化潛力的AI企業。
其執行長阿里.法哈迪(Ali Farhad)曾表示,他們已經能將AI從雲端擴展至每個終端裝置,Xnor公司口號便是「AI無所不在,為所有人服務(AI Everywhere, for Everyone)」。2019年,Xnor被《富比士》列入最有潛力AI新創名單之中。
砸大錢收購Xnor,蘋果想做什麼?
蘋果過去在AI上沒有太出色的表現,語音助理Siri也被Alexa、Google助理等競爭對手後來居上,但卻一直沒有放棄在AI領域的投入。蘋果2017年曾以2億美元收購機器語言新創Lattice Data;2018年挖角Google高管擔任AI戰略資深副總裁;2019年又收購自動駕駛新創Drive.ai。
至於蘋果收購Xnor後,會實際應用在哪個層面,可以從前陣子的交易,以及Xnor的技術應用看出端倪。
根據過去的報導,Xnor讓AI不再受到硬體侷限,能在各種裝置上執行高效的圖像或語音識別技術。外媒《GeekWire》認為,這很可能是蘋果收購這間公司的目的,未來或許有望看見圖像辨識技術被應用在iPhone的鏡頭裡。
另外,蘋果去年12月才收購一家AI影像新創Spectral Edge,這家公司能利用機器學習技術,使照片的細節與色彩更為細膩,提升拍攝的品質;今年初,蘋果則和GPU設計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達成授權協議。
從蘋果近期大舉著力攝影技術的方向來看,Xnor將為iPhone鏡頭貢獻技術的推斷,也不無幾分道理。
責任編輯:陳映璇
資料來源:GeekWire、TechCrunch、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