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名員工全都用!從Slack最大客戶IBM拍板合作案,看市場如何追捧遠端辦公
35萬名員工全都用!從Slack最大客戶IBM拍板合作案,看市場如何追捧遠端辦公

當中國股市因為遠程辦公及線上教育受到青睞,導致相關上市公司股票在近日暴漲時,大洋彼岸的題材股也被資本市場一致熱捧。

上週一,視訊會議軟體Zoom大漲了近15%(報87.66美元)(約新台幣2639元),而即時辦公通訊軟體Slack也在本週一迎來的一輪股價暴漲。不過,Slack的爆發似乎源自與IBM相關的一條新聞。

美國當地時間2月10日,Slack公司及其上市股票的價格突然出現了一輪震動。

而這一切都始於《商業內幕》的一篇報導,其標題大致意思是:Slack剛剛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大一筆客戶交易,IBM將其35萬名員工全部轉移到這款辦公即時通訊應用上。

遠端辦公市場真的在全球掀起了新一波熱潮?

遠端辦公應用受青睞,任何風吹草動都熱捧

這篇文章指出,IBM公司已經與Slack達成了協議,後者將為IBM約35萬名員工提供辦公場景的協作通訊服務,這也是Slack成立以來獲得的最大訂單。受此消息影響,Slack盤中一度暴漲達20.97%(股價接近28美元)(約新台幣839.82元),隨後緩慢回落至15%左右。

數據
圖/ 鈦媒體

考慮到Slack近一年多來面臨Facebook Workplace和Microsoft Teams的激烈競爭,以及一直以來的股價低迷,能夠贏得如此數額巨大的新合同無疑是一個大新聞。週一開盤後Slack的股價就turnaround飆升,而且這一消息還催生了坊間各種各樣的頭條新聞,現在看來,這些新聞確實有點可笑。

當其盤中漲幅超過20%後,確實導致了美股市場上一片嘩然。所有相關業內人士都在試圖了解發生了什麼:是Google買下了Slack嗎?還是Slack中了六合彩?IBM以前不是Slack的客戶嗎?

很多人都傻了。

這篇文章中所謂「IBM宣布採用Slack作為其35萬名員工的首選協作軟體」,很容易讓外界認為Slack找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新客戶,而這筆營收(資金)的注入,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這家虧損的公司實現盈利。

儘管作為回應,Slack的股價上漲了很多,但最終仍低於2019年6月登陸紐交所時的發行價(26美元)(約新台幣779.83元)。自從微軟推出Microsoft Teams之後,Slack的市場前景就開始遭遇外界質疑。在2019年11月,微軟曾表示Microsoft Teams的日活躍用戶超過2000萬,遠遠超過Slack公司2019年10月報告的1200萬。而這一消息在2019年11月19日導致Slack股價下跌了8.4%,直接跌入了谷底。

在上一季的財務報告中,Slack曾表示,目前公司擁有50多家大型年單客戶,每年至少支付服務費100萬美元(約新台幣2999萬元)(高於上年同期的30家)。但是,這依然無法改變Slack長期虧損的狀態。

IBM
IBM選擇Slack作為35萬名員工的獨家供應商。
圖/ shutterstock

在投資者看來,如果消息屬實,IBM選擇Slack作為35萬名員工的獨家供應商,它可能會得以生存下來並抵抗住微軟和Facebook的步步緊逼。但是就在周一的下午,也就是在美國東部時間2月10日15:49:00,Slack的股票交易突然停止(停牌),外界也只能進一步等待新的消息。

或許是場烏龍,但對遠端辦公市場仍是利好

遠程辦公室
圖/ 鈦媒體

需要明確的是,停牌是一件大事,會立即引起資本市場對該公司的關注。上市公司的行業新聞一般不會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因為行業新聞沒有太多價值,也沒有樂趣,但是停牌則會讓外界產生很多猜想。

隨後,Slack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文件,其中包括IBM已經是其客戶之一的事實。這意味著IBM並不是一個新客戶,35萬員工的總數也不會體現在Slack新的客戶端增量上。

Slack公司自己也實事求是,並沒有為未來的業績鍍金,其在備案文件中闡述了以下幾句話,以抑制市場的過度熱情:IBM多年來一直是Slack的最大客戶,並在此基礎上擴大了對Slack的使用。Slack沒有更新其截至2020年1月31日的財年第四季度或截至2020年1月31日財年的財務指引。

IBM方面也回應稱,早在公司層面介入以前,員工們就已經習慣了使用Slack進行工作上的交流,這也是促成雙方進一步合作的重要原因。

當日,進入美股收盤時段後,Slack很快就回吐了約一半的漲幅。Slack的股價在收盤後定在24.56美元(約新台幣736.64元)(漲幅15.44%)。它當天的開盤價約為23美元(約新台幣689.85元),而盤中股價最高曾達到了27.80美元(約新台幣833.82元)。

相關分析人士在Slack停牌後就發表了分析觀點:如果還能有一家大企業願意為其企業價值的網格產品支付極高的價格,那就是IBM了。40美元(約新台幣1199.74元)/用戶/月,相當於採用了一個永久性的聊天應用程式,而且沒有方便使用的合規功能內置(即使在這個價格基礎上)。

「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寄希望於這家企業,想想當年IBM是如何收購了Lotus軟體,並摧毀了這個搖錢樹業務。這不是Slack的一場勝利,看到好東西就吞下它,這可能是IBM願意使用Slack的唯一原因。這個合作在短期內不會成為任何其他大企業有借鑒意義的事情。」相關分析人士強調,直到Slack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平台具有哪些革命性,並真正地反映出他們的相應價值時,一切可能都晚了。

另外,也有分析指出,儘管Slack的目標客戶主要為中小企業,與微軟Team主要專注大企業具有一定差別,但微軟Team很容易向下發力,吞食Slack的市場空間。而Slack想藉與IBM的合作形成(行業大客戶)示範效應,恐怕很難。

結語

作為企業即時通訊辦公應用領域的獨角獸,Slack近兩年一直在努力,但是面對諸如微軟和Facebook等行業巨無霸的覬覦,其前途仍是未卜。不過,隨著當前特殊市場環境的催化,以及5G網絡的逐漸普及,外界對於遠程辦公、移動辦公市場的前景都是積極和樂觀的。

根據IDC的測算,全球雲融合通訊市場體量至2023年將在43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左右。其中,2023年中國雲視頻會議市場體量將達到5.4億美元(約新台幣161億元)左右,未來5年CAGR為25%,遠超硬體視頻會議市場增速。而前瞻產業研究院則預測,中國智能移動辦公市場到2024年的規模將達到486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085億元),複合增長率為12.4%。可以說,無論是行業巨頭還是新興創業企業,在這一輪智能化移動辦公大潮的博弈中,都有勝出的可能,關鍵是誰能夠把握住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

本文授權轉載自:[鈦媒體](https://www.tmtpost.com/4247824.html)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