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抗疫隱形功臣!台灣拚成全球口罩生產大國,揭一週出貨10台產線秘密
直擊抗疫隱形功臣!台灣拚成全球口罩生產大國,揭一週出貨10台產線秘密

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政府預計要 在二月底、三月初左右讓國內口罩產能每日達到1千萬片,若達此規模量,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台灣將意外成為全球口罩第二大生產國。

為達成目標,經濟部指導工研院攜手精機中心、金工中心等法人機構與工具機公會等單位,一同協助廠商要增建「60組生產口罩所需的設備及產線」。

今(14日)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沈榮津一同參訪位於新北市鶯歌區的口罩自動化設備大廠權和機械。原本一年產能最多為30台產線設備的權和機械,在工研院的協助下,將在一個月內完成20台設備,相當於增加約200萬片口罩的日產量;另外40台設備則由位於五股的長宏機械負責生產,並由精機中心與精工中心提供支援。

工研院、精機中心、金工中心投入協力,趕工生產口罩設備

此次前來支援的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智動化介面技術部的工程師陳永文表示,這次工研院派了約20人前來支援,自5日起進駐,確認與零組件協力廠商進貨以及關鍵零組件的貨量等問題,同時組裝設備,在10天內完成4台產線設備。

下週他們更預計交貨10台,馬不停蹄地趕工。

口罩工廠
陳永文(左)為這次工研院派來協助權和機械提升口罩生產設備產能的專業人士之一。
圖/ 蔣曜宇攝影

陳永文說,這個機台包含馬達在內,幾乎全部零件都是台灣生產,只有關鍵零組件「超音波熔接機」是從國外進口。但就權和機械來說,由於平時就有備貨,所以目前關鍵零組件的供應無虞。

一台口罩產線設備需要裝設五台超音波熔接機,用途在於將口罩三層布料、耳帶的接合,以及口罩的封邊等步驟上。

原則上,一台設備產線一分鐘約生產120片口罩,若24小時運作不停歇,一天最理想情況可以生產約17萬片,但扣除補貨等流程,一台設備一天可以生產10萬片左右。

口罩生產流程大公開

一個口罩的成形需要有三個步驟。一個外科口罩共有三層布料,外層紡黏不織布用於防水;中層熔噴不織布為靜電濾材,用來吸附病菌及有害物質;內層不織布則有透氣效果、可以吸收口鼻分泌物。

在產線中第一步驟中,口罩的三層布料透過熔接成形,經過第一個機台「口罩本體機」。此處每分鐘會處理120片口罩。

口罩工廠
生產線起點、三層布料各自捲入產線中。
圖/ 蔣曜宇攝影
口罩工廠
經過口罩本體機,三層布料熔接成形,鼻樑的壓條也是在此處接合進去。
圖/ 蔣曜宇攝影

後來經過分流,由兩道產線流進兩台耳帶機中掛上耳帶,最後進行封邊即完成。此處一台耳帶機每分鐘會處理60片口罩,兩台加起來是120片。

口罩工廠
經過分流,每分鐘120片口罩分半,流進兩台耳帶機進行接下來的作業。
圖/ 蔣曜宇攝影
口罩工廠
在耳帶機掛上耳帶、封裝後即完成。
圖/ 蔣曜宇攝影

根據經濟部公告的「口罩生產廠商利用本部附條件贈與機台生產口罩遴選」結果,未來這60台設備將分配給15家口罩生產商,分配到最多(10台)的有三家廠商,分別為康匠、永猷及恆大。康那香、順易利則分別拿到5台,其餘20台則將分給10間廠商,預計將於三月初開始正式生產。

蘇貞昌院長表示,目前第一階段的口罩供應是採實名制一人七天內買兩片的措施,第二階段口罩供應量起來後,則會優先提供醫護人員、基層診所、需長跑醫院的特殊疾病人士、陪病家屬、以及需要口罩的特別產業等。

他也呼籲大眾,要正確地使用口罩,同時贊同許多民眾響應的「你先領 我OK」的活動,期許政府到民間上下一心,一起完成防疫的任務。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武漢肺炎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