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amsung)並不只是個韓國手機品牌。
翻開三星財報,可見其事業體分成:半導體(包含記憶體)、顯示面板(DP)、行動通訊(IM)跟消費性電子事業(CE)。其中,半導體部分在2019年全年營收64.94兆韓元(約1.5兆新台幣),雖並非各事業體中數字最高,但營業利潤14.02兆韓元(約3250億新台幣)卻是居冠,占去年全年度營業利潤過半份額。
根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三星曾在去年4月宣布到2030年要在非記憶體半導體領域上投入至少133兆韓元(約3.08兆新台幣),其中73兆韓元將用於技術開發、60兆韓元則用於興建晶圓廠設施,希望能一舉坐上全球系統半導體的寶座。
不僅如此,在晶圓代工的業務上,三星戰略集中於含汽車在內的物聯網移動應用處理器和記憶儲存晶片,希望在2030年一舉超車台積電,擺脫老二的身分。
不過,三星想要超車還有很多挑戰。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統計,2019年第四季晶圓代工市場的占比,台積電以52.7%過半的表現搶下第一,三星則以17.8%屈居第二;而且跟2019第三季相比,台積電更是從原先的50.5%提升到52.7%、三星則是18.5%下滑到17.8%,兩者的差距正在擴大。
不只做自己的晶片,三星也打入晶圓代工市場
三星作為一個垂直整合型模式(IDM)的半導體公司,不僅自己能針對晶片做設計開發,也同時擁有晶圓廠的生產能力。相對於台積電是專注於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型、三星多了如高通、蘋果等晶圓代工的客戶,獨樹一格。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劉智文認為,三星之所以要在先進製程上緊咬台積電不放,除了本身是韓國大企業外,韓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能加入先進製程戰局的原因。
發展成熟製程市場,對三星來說不是有利選擇,因為成熟製程市場有太多競爭對手。相較之下,先進製程雖然困難,卻是藍海市場,設備、技術投資較有效益,因此他們才會與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相互競爭。
投入異質整合,靠封裝技術強碰台積電
三星要怎樣追趕上台積電?從延續摩爾定律的方式來看,三星不論在EUV(極紫外光刻)或是異質整合上都有所著墨。封裝技術,是目前業界執行異質整合的一個手法,三星也不例外。
三星過去曾喊出要靠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來對抗台積電、並搶回蘋果的訂單,日前也終於推出整合APE和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在同一個封裝裡面的處理器Exynos 9110,應用在Galaxy智慧手錶中。
產業研究機構Yole指出,扇出型封裝技術是先進封裝技術中較為主流的一種,2018~2024年的整體產業產值營收成長將上看20%以上。
此外,三星近期在系統整合晶片方面也推出了首款整合晶片Exynos 980,集成了5G數據機晶片跟AP晶片,希望能與競爭對手高通抗衡。
大手筆購入EUV機台,三星有何盤算?
「一間公司是否在先進製程上有持續發展的動能,可以從資本支出的金額來觀察。」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研究總監曾瑞榆表示。
三星日前傳出大手筆向艾司摩爾(ASML)購入15台EUV設備,顯示他們依舊看好先進製程發展,認為導入EUV是協助三星可以延續摩爾定律的方式。
2018年年底,三星導入EUV的7奈米進入量產,接著,號稱7奈米精緻版的6奈米產品,也在8個月後的2019年登場。
三星表示,6奈米能帶領10%的電晶體密度提升,並且比7奈米有更低的功耗。此外,5奈米LPE(Low Power Early)預計今年上半年大規模生產,三星表示5奈米的登場對其來說有重要意義,不僅是因為5奈米可以替各種5G、AI等終端應用提供更多的優勢,三星也認為屆時EUV的良率也將會比7奈米時更高。
但真是如此嗎?回到基本面來看三星EUV導入的成效,同樣與台積電都是在7奈米的製程上導入了EUV,但是晶圓代工的市場反應卻不若台積電。
台經院分析師劉佩真點出,台積電幾乎囊括了7奈米製程的訂單,包括AMD、華為、NVIDIA等客戶,三星在7奈米上似乎沒有占到便宜,「三星的先進製程良率與供貨的穩定性依舊有待觀察。」
導入EUV表現不如預期,為什麼?
業界分析師觀察,三星導入EUV的7奈米之所以在良率表現上不如台積電,主要還是因為三星在EUV這個技術尚未成熟之際,就選擇全面採用EUV,而非如台積電,先是推出基於FinFET的7奈米、接著才導入EUV技術的7奈米進階版:N7+。
這讓整個製程的技術難度提升不少,也因此影響了後續量產的良率。
對晶圓代工的客戶來說,若良率無法提高影響的就是成本將會提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客戶在需要先進製程加持時,多數都還是往台積電靠攏。
此外,資策會產業分析師劉智文則認為,除了EUV技術上的難度外,「材料開發進度的差異」也會讓兩間公司出現良率差異。
不僅如此,三星也在3奈米的製程上決定轉換跑道,採用GAA環繞柵極,他推測其目的是為了要改善FinFET架構漏電流的問題,而持續選擇採用FinFET架構的台積電,是否會在3奈米製程上跟三星強碰,也是後續值得觀察的項目。
因此,三星雖然在「奈米製程」上不斷喊出6奈米、5奈米等先進製程的量產時間,但回歸到根本面,EUV技術的導入是否能提高其良率的表現才最為關鍵。面對台積電一直穩定向前走的步調,三星若沒有把技術做得更確實,即便先進製程一直往前進,但在良率無法提升的情況下,恐怕還是無法在晶圓代工市場搶下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林美欣